智能小说网 > 历史 > 《大清真相全文最新+番外》在线阅读 > 正文 46
康大帝的德政仁政太多,不能一一列举了。总体而言,同上面所讲差不多,没啥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一个恰逢王朝百废待兴时应运而生的正常帝王,正常干的事,有作为有成绩之处,赞一下就行了,没必要捧上天。其实任何一个大王朝逢此阶段,在位的帝王只要不出格、不乖张,哪怕无为而治,国家都会有一个发展期,并能从中找到一些善政的。此乃历史前进的必然规律,汉唐宋明皆如此。
也许康熙的优势在于他的起点更底、机会更多、空间更大,好比一张白纸上,更易勾画蓝图!如果自崇祯算起,明清交替近四十年的大战乱、大破坏,华夏已惨破至极点。人口由晚明时的六千万,死亡三分之二,清顺治十八年(1661),只有一千九百二十万了(孟森《明清史讲义》),耕地也大量荒芜。工商业严重倒退,明代繁华景德镇几乎一片废墟;山西潞安丝绸业,明末有织机三千张,清顺治十七年(1660)仅剩二三百张了;著名的成都蜀锦,“锦坊尽毁,花样无存”;南京、苏州、杭州与广州佛山的手工业也都遭到严重破坏(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税收》)。至于思想制度方面的就不说了,反正都专制了,说了也没用。
晚明的繁华活跃一去不复返了,中国的经济又衰落至最低点,而这恰恰是抄底的最佳时机,不是每个人都能随便遇到的,你什么都不做,它也会翻上来,你要是稍加用心,那更是不得了。
康熙就逮住了这样一个机会。当他擒鳌拜后,广阔的发展前景一下子便在他的眼前展开,等待他去追求,只要不偏离预定轨道,一切OK。而从他今后的人生轨迹来看,半个多世纪居于金字塔尖,时间太充裕了,没什么不可以的,只要他好好干。
社会发展纵深看(3)
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大清告别战乱还不到十年,却因康大帝的急躁冒进和专断固执(见三藩篇),紧跟着又引发了一场历时八年、波及十余省的三藩之乱。帝国所受创伤,民众所遭灾难,不比清人入关后天下大乱轻分毫。加之东南沿海迁界的人为大浩劫,平三藩、收台湾时的大清,可想而知是个什么样的场景了,连二十年前康熙刚接手时都不如。
如果再加上大破坏后的恢复过程,起码一二十年吧。在社会发展方面,康熙头三四十年基本算是白过了!这是个什么概念?历史上绝大部分帝王皇位都坐不到三十年呢,而他一个失误就给浪费掉了,亏得还有二三十年,不然康大帝怎么着也享受不到所谓圣主的待遇了。
时人唐甄对康熙四十年时的帝国曾这样描述:“清兴五十余年矣。四海之内,日益贫困: 农空、工空、市空、仕空。谷贱而艰于食,布帛贱而艰于衣,舟转市集而货折赀,居官者去官而无以为家,是四空也。金钱,所以通有无也。中产之家,尝旬月不观一金,不见缗钱,无以通之。故农民冻馁,百货皆死,丰年如凶,良贾无筹。行于都市,列肆琨耀,冠服华腆,入其家室,朝则熄无烟,寒则蜷体不申。吴中之民,多鬻男女于远方,男之美为优,恶者为奴。女之美为妾,恶者为婢,遍满海内矣。”个人之言当然不能尽信,但间隔很短的两次大战乱后,真是这样也不足为奇也。
应该讲,康熙后二三十年的社会经济才算真正开始超越老爸向前发展了,至于水平究竟如何,不妨拿捧清捧康者最喜说事之口谈谈吧。就以被世人痛责鞭挞腐朽没落的晚明为基准,看看康熙时恢复到啥程度了(前文已有提及,这里再略为详说之)。
据明清官方记载,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为六千零六十九万两千八百五十六人,经过万历三大征、后金侵略等系列战争后,到光宗泰昌六年(1620)略降为五千一百六十五万五千四百五十九人(明熹宗实录卷四)。后经明清交替的大战乱,中国人口极速减少,清顺治八年(1651)只有一千零六十三万三千三百二十六人了(清实录世祖卷六十一),比晚明降了四至五倍。破坏何其之巨!
顺治后期大局几定,南明抗清斗争局限于西南云贵川及东南沿海一带,中国大部分地方趋向缓和稳定,人口也跟着略有增长,至顺治十八年(1661),人口上升为一千九百二十万(孟森《明清史讲义》)。本来随着帝国走向安定发展,人口肯定会继续增长的,结果没几年又来了个三藩之乱,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也就是平乱后的第一年,全国人口只有一千九百四十三万两千七百五十三人,几乎与二十年前持平。至于社会经济,应该连持平都没有,刚乱过怎么可能恢复那么快!
那么康熙晚年呢?所谓几十年的盛世也到后期了,社会要是大发展也该有个交待了,人口总会大幅增长吧,其实不然。直到康熙五十二年(1713),帝国人口竟只有两千三百五十八万七千两百二十四人(清实录圣祖卷二百五十七),连晚明的一半都没有!虽然上述这些数字极有可能并不确切,官方统计的也许只是交纳赋税的人口,还有大量漏报人员,但放在一个水平线上还是能看出高低的。原来所谓的康熙盛世,人口还远未恢复到差点被批成一文不值的晚明时期呢!
明清时代究竟人口有多少,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讲法。雍正时期搞摊丁入亩前,社会上漏报少报瞒报人口现象很严重,都是为了少交税!因此官方统计数据极不准确。真相是十七世纪初明代人口已突破两亿大关;后经明清战乱、三藩之乱,应该还有沿海迁界等大破坏,期间恢复缓慢且不具连续性,康熙二十九年(1690)大清人口才突破一亿,而康熙一朝最多时也仅一亿五千万左右,直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才突破两亿。(葛剑雄《人口与中国疆域的变迁》)也就是说,直至康熙逝后三十七年,清人入关一百一十五年后,中国人口才恢复到晚明时的标准!人口多少绝不是衡量一个时代是否盛世的决定因素,但或多或少还是能看清一点康熙盛世的真相吧,特别是能够击碎那些捧康捧清者们用人口来证明盛世的谎言。
当然如此讲,并非要全盘否定康熙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也与事实不符,只是觉得没必要无原则地高捧。百废待兴后的稳定期内,帝国即使发展了又有什么可称道的?必然规律也,根本不是康熙施展了什么魔法,充其量也只是正常帝王的表现吧。何况,要不是康熙年轻时乱来,大清在他手上应该会有五十余年和平发展期的,要论,过还大于功呢。再说了,在一个极低的起点上有前进哪怕大大的前进,又能进到哪去呢?原来还不见得比晚明时强呢!
而这还只是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上来衡量的,需知从欧洲的角度讲,那时秦汉隋唐的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来临了,它要求的是一条崭新的不同以往的发展道路,否则即使你老路上走得再远,比过去再前进,当鸦片战争到来时,结果都是一样的。而康熙恰好就处在这个临界点上,但他没有抓住,确切说他根本就没有想过去抓住,错过了大清也是中国近代化最好的起步时期。说到这一点,还得从康熙一个最了不起的爱好入手,因为它给大帝实在增光添彩太多了。
高捧科技是笑谈(1)
古往今来还有谁能比咱康大帝更才华横溢?看过清官方记载及捧康者们的称颂,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大帝才是惟一!
这位身在皇家据说打小却勤奋苦读又天纵奇才的大帝,伟大政治领袖与天才军事统帅合于一体,另经史子集诗文词赋琴棋书画,还有天文地理数理化,再加本民族骑射之根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谓中西之学都精,文武之道皆通也。如此之非凡,他不是千年一帝,谁敢够胆说是?
大凡一个人、一个事物,捧到极至,便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因为这个世界哪有神!如果康熙是人,又岂能做到这一点?前说他的各项功业时,已能看出个中端倪了,就是芸芸众生中极其普通的一员,这么铺天盖地包装你炒作你,难道你成不了大帝?由此及彼,也能略知康熙的那些才究竟能挤出多少水份了吧?
诗文书法之类不想过于较真,只说一点,高捧的下面也是有其他声音的。据说宫中档案里有一些康熙的亲笔信(过去用的可都是毛笔),差得很,简直就像小孩子写的,而如少林寺大门上面的题字等悬挂于外的,皆是别人帮他代写而成。美国著名汉学家恒慕义在《清代名人传》中也曾讲过:“下列诸书是以玄烨的名义刊行的,但有些肯定是朝臣们写的……玄烨被说成是一位书法家,但最近看到的被确认为是他的真迹的复制品并不说明他的书法非常高明。”虽然证明康熙书法拙劣的真迹,现在想看到很困难,但他的诗文倒是能见到,确实平常得很。只是比孙子乾隆的烂诗水平高些,如与同为政治领袖的曹孟德等相比,文采可就逊色多喽。
不过传统文化,史上精通此道的政治家多得是,帝王中也有不少,再说大帝水平多高,也难成独一无二呀。但有一样就不同啦,由于它的特殊性,被康迷们乘机狠狠地高捧了一下,对塑造康熙非凡大帝的形象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一定要好好说道说道的。
它就是科学技术。据说康熙一生酷爱钻研,也极其擅长精通,简直称得上那时最优秀的中国科学家了。这可了不得,历代帝王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名副其实的惟一,而且还能充分说明康大帝是能跟上世界发展潮流的。
也许康熙真爱钻研科学,也真懂些科学知识,甚至是个大科学家的水平(怎么可能呢),作为个体,考证真假很重要,但作为一个帝国无可争议的最高领袖,着眼点就没必要放于此了,关键看他是否用科学来兴国。这才是真正要关注的地方,才是衡量康熙是否为大帝的一个重要因素。
历史上有太多擅长某一方面的帝王,有的还堪称个中翘楚。如宋微宗赵佶的绘画、南唐后主李煜的文学,不要说他们所处的时代,就是中华上下五千年,都能进入最优秀的行列,但有谁说他们是好帝王呢?两码事嘛!评价一个帝王的优劣,根本还在于他的治国水平,看他对国家的贡献。其他如能有助于此,方为最佳,比如会打仗,弱肉强食的时代自然益处多多了。反过来讲,哪怕你什么都不会,但会治国就够了,照样是杰出的领袖,顶多浪漫传奇的东西少些,缺点明星的光彩而已。雍正就是,相比老子与儿子,没听说他会这会那,可现在大众有人说他不是优秀的帝王吗?
所以康熙学习科学本身,真像捧康者们所说那么神奇高超吗?或是仅供个人消遣娱乐的工具,水平其实很一般?甚至为了炫耀自己,批评别人?等等。这些都不重要了!当时代的发展已经越来越需要科技立国强国的时候,一国之尊高下之分,就看你是否在国内发展了科技,推广了科技,并用其促进了社会的前进。有,了不起的帝王;无,纵使自己再擅长,不还是“奇技淫巧”?和明天启帝爱好木匠活有啥根本区别呢?就算最高级也无非就是李煜、赵佶。遗憾的是,康大帝恰恰就停留在这“无”的水平上,科学在他的时代所处地位、作用及现实状况,甚至连晚明都不如!
高捧科技是笑谈(2)
且看晚明,从宣传效果来看,也许帝王们自身好像没有康熙对科学那么钻研,但在认知与态度上丝毫不逊甚至是超越的。被后世批判鞭挞的万历,其实对西方传教士及他们带来的先进科技知识,都是积极接纳的。崇祯更是在他即位才两年(1629),不过十九岁的小年轻,就能用极宽广的胸怀接纳西方科技,批准了徐光启宏大的修历计划,并要求他“广集众长,虚心采听,西洋方法不妨兼收,各家不同看法务求综合”。说得多好,关键还迅速付诸了实践。
崇祯虽说对明亡负有极大责任(见亡国卷),但绝对是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他在短短十七年的当政岁月里,又是在内忧外患、国是日非的情况下,却能大力推动科技的发展,殊为不易呀。在他的支持下,徐光启、李经天等主持编写的《崇祯历书》,堪称囊括西方天文学的百科全书,当时仍存有疑义的哥白尼学说也在内,无可争议世界先进也。
不仅如此,崇祯时期还组织编译了《坤舆格致》、《主制群征》等大量西方科技著作,总量与质量都远超六十一年康熙时。这些书很多清时散失了,有的先进知识也被遗忘了。比如康熙认为:“其所云人之知识记忆皆系于头脑等语,于理实为舛谬。”其实正确的理论观点《主制群征》里就已有过了。崇祯还非常注意对先进科技的推广,如记载矿冶技术的《坤舆格致》一书,就曾批示户部将之分发各地,“着地方官相酌地形,便宜采取”,可惜明朝很快便亡了,没能得到落实,而到了清时这本书就没啦。另外,在顺治康熙时展露光芒的西方传教士有很多也是崇祯时到中国来的。比如汤若望等,崇祯给予了他们充分的尊重与支持,让他们成为播撒西方科技的排头兵。
其实不仅崇祯与康熙之比,就说晚明与西方科技文化的交流也远远多于鸦片战争前的大清。这个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如徐光启、李之藻、李天经、方以智、孙元化、朱载堉、王征等。现在所讲的明清西学东渐,大部分都是那时渐的,清代小配角也。何况晚明还有自己的科技著作,如李时珍《本草纲目》、朱载堉《律学新说》、程大位《算法统宗》、徐光启《农政全书》,等等。后者呢?不仅一部没有(自然包括康熙时),明代的也被丢弃了,最后想看只能从国外“出口转内销”了!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便是其中的代表。
晚明中西交流,可贵之处不仅停留在官方,靠着几个帝王的认知接受推广,打交道的主流还是知识分子,且是有地位能说上话的知识分子。这样不仅能推动官方层面的深入开展,也能在民间予以有效的传播。当然范围还并不广大,基础也并不雄厚,但方向是对的。如果没有后来的山河巨变,有理由相信中国科技会走向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但现实就是现实,明亡清兴后一切都改变了。虽然康熙也表现出了对科学的热爱,也重用了西方传教士,也编译了一些西方科技著作,如晚年的《律历渊源》等,但科技知识和大量的科学仪器更多成了供帝王与少数大臣热衷摆弄的“奇技淫巧”。除了种牛痘的药方等极少的一点外,基本都只限于宫廷范围内流传使用,如此,学得再好搞得再精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说晚明时民间还有一些知识分子搭建的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平台,就是干过大学士的徐光启起初也并不是以官方身份与利玛窦们接触,那么康熙时已经没有这样的场景了。南怀仁此等传播西方科技的传教士们,只能在宫廷看到了,他们与少数大臣一样,都成了康熙以科学为笼关起来的鸟。真不知为了什么?科技方面,康熙得到的赞美却比晚明帝王总和还要多好几倍,可现实是他不仅未能走出他们的范畴,反而缩小了,这帮吹鼓手们!
其实清代帝王对西方科技文化的吸收本应该比晚明帝王更容易些,毕竟满洲人刚从蒙昧中走来,像任何一个同类民族,正处于吸收文明最快的时期。就好比一两岁的孩子学什么语言都比大人要更容易些,一张白纸嘛,不像中原民族还有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束缚。但事实上晚明帝王却显得更加开放一些,这就要从康熙们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讲到康大帝的科学精神,有一个例子会反复拿出来说事,就是代表了保守的汉人杨光先与代表先进的西人汤若望、南怀仁之间关于历法之争。且不说这个事件到底真相如何,单看康熙的决择,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呀。他支持了西方人,并不能说明他在真理面前有多么无畏无私,胸膛有多宽,境界有多高了。
一个客观现实,虽然汉满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但在当时必须承认,满洲贵族入关不过三四十年,汉人作为被征服者的身份哪能这么快就改变,而清廷防汉制汉心理可一直都有啊。此情此状,康熙对汉人并不见得比西方传教士亲近呢,何况也未影响到任何本民族的利益,支持后者有啥特别之处吗?如果是崇祯,倒还能看作毅然打破传统、敢于接受新事物的先进典型,康熙就免了吧。
而且那个被康熙最终接受的历法,实际就是崇祯时期命令徐光启、李天经们和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共同编写出来的。要说有反对这时应该更大些吧,怎么也未见有人专门找个对立者出来,把崇祯好好夸奖一番呢?可惜的是,崇祯最后也未来得及颁布,便身死国灭了,以后再经汤若望之手,改头换面竟成大清的历书了。
另外,也是受一点防汉制汉心理的影响,康熙研究科学时才更信任西方人,即便他们并不站在正确一方。有一件事很能说明问题。当时中国的天才科学家戴梓,武器制造水平比大帝最宠信的南怀仁还要高,这引起了南的忌妒,于是诬告了戴梓一状。康熙也不分青红皂白,即把他流放到东北三十余年,贫病交加而逝。但康大帝对传教士们却非常信任,让他们参与过尼布楚谈判(见沙俄篇),却被他们借机当了一回俄方密探,暗耍了一次,康熙却一直都蒙在鼓里。
章节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