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说网 > 历史 > 《大清真相全文最新+番外》在线阅读 > 正文 26
再说了,在这之前,除了官方刀笔吏三番五次讲外,没有任何具体事件可以证明鳌拜已经专权的情况下,刚亲政的小皇帝不同意,敢这么明目张胆搞出这么大的动作来吗?还有太皇太后呢?一句话也没说呀?她的聪明才智,她的无上之尊都到哪去了?有很多让人不可理解的地方,四辅臣时代的历史,是一个充满疑问的历史。看来只有一点可以讲清楚,鳌拜不是冲着康熙来的,不仅这一次,四辅臣的八年,没有一个真正的事件可以证明他鳌拜曾经与小皇帝对着干过,这才是真相,擅权之说很是有点勉强。
擒鳌究竟为哪般
不过,康熙亲政后的前两年,鳌拜之权肯定要比以前大很多,这倒是事实。索尼逝去,苏克萨哈被干掉,遏必隆即使不是同盟者(杀苏时是),也不是相抗的对手,鳌拜已成实际上的首席辅臣。高处不胜寒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如果上面那一个还是喜欢唯我独尊的话,稍有闪失,人头落地都是小事,满门抄斩也非稀事呢。
偏偏鳌拜又不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政治上也是刚猛有余,谋略不足。苏克萨哈事件,特别是其中两旗圈地的事,他做的事从两黄旗的角度看,不能说不对,兴许皇帝也是支持的,毕竟皇家的最嫡系遭受了不公平待遇吗,可他的具体做法就显得太猛了一点,也过狠了一点。另有一费扬古事件也是被他搞得人头落地的。鳌拜与出身正白旗的内大臣费扬古(可能还有黄白旗相争的因素)素有积怨,便寻机将人家父子全干掉,并把籍没的财产全赐给了自己的亲弟弟都统穆里玛。权争流血杀人,史上皆如此也,层出不穷,不必专苛责于鳌拜一人,但他此作派,却也烈得很啊。
鳌拜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史上对他歪曲太多,已很难看清真相,是否就是蛮横粗暴,好勇斗狠,乃至飞扬跋扈呢?还真不好说。大清前期满洲贵族中基本都是万刀丛中滚过来的,非独他鳌拜一人,似也不能仅从他打过多少仗来判断他的性格,政治斗争的狠赖当然也不能与蛮横粗暴划等号,不过多少还是能从这些事件中,看出他应是有一些刚猛凶悍,且不达目的不罢休。
应该还是他性格中的问题,让他在与圣上相处时,不是一个乖巧温顺的人,加上自己的声望年龄,面对一个小毛孩,虽是皇上,多少还是有一点未放在眼里,又兼实际首辅之位,有国之重任心系在肩之责,一来二去,自然与康熙矛盾就出来了。
咱们的康大帝这方面可不是他的老爸,即便多尔衮逝去,也未能完全摆脱勋旧重臣的羁绊,康熙不会,性格决定命运,只有高高在上、乾坤独断才符合他的秉性,不要说权臣,就是魏征这样的,擒鳌拜后的50多年里出现过吗?NO!他的手下从此只有奴才!决策时的表现更是如此,几年后盲目独断引发三藩乱,便是很好的例证(见三藩篇)。鳌拜的命运已然注定,除非他自己激流勇退,否则被干倒是迟早的事,可他没有,也许以他的思维,这一层根本就没有想到过呢。
康熙已经暗中准备拿下他了,很多记载绘声绘色讲了这一点,极为高超,也极富戏剧性。康大帝年少便露伟帝王之才具,面对掌控帝国的权臣种种谋叛迹象,泰然自若,稳丝不乱,暗中周密部署,巧妙安排,来了一场智斗。
他精心挑选出一批年轻力壮的侍卫,都是满洲贵族子弟(其他人也没资格当)出身,天天相聚玩满人的摔跤游戏布库。据说既强健了体魄,做好了准备,又让对手感到皇帝的不学无术,只知贪玩,受到了麻弊,放松了警惕,以至经常在宫中进出,却不再有丝毫的戒心。
就这样,到了康熙八年(1669)的五月十六日,时机终于成熟啦,待鳌拜进宫时,康熙一个眼神,众侍卫们一拥而上,迅速擒住了他,来个五花大绑,关入监狱,他的一帮亲信随后也全部被拿下,包括另一辅臣遏必隆。
照官方记载,鳌拜都想谋反了,还不万恶滔天,理应处死,但其认罪态度较好,皇上亲审他时,又打了感情牌,突然揭开衣服,露出累累伤痕的身体,这是为大清事业多少次拼杀疆场留下的呀,有些还是当年救皇上祖父皇太极时的历史见证。充满仁爱的康大帝萌生怜悯之情,放了他一马,由死刑改为终身监禁,最后死在狱中。据说是他死党的九人可没那么好运了,全被处死,遏必隆到是很幸运,保住了性命,很快又以公爵的身份宿卫内廷啦。
有意思的是,鳌拜,这个在历史上从此被定性为十恶不赦的乱臣贼子,又在康熙五十二年,早已一命归天时,运道再次转过来,被追赐了名号,由子孙世袭,跟平反也差不多了。有点搞不懂,是康大帝仁义为怀,也不完全能讲得通,历朝历代对想造反的人,一般可没那么心慈手软过,难道其中掩藏着啥大秘密?没有新的证据出来,谁也不能乱说啊,但疑问还是抹不去的,不仅此,还有太多太多。
就说鳌拜被擒,真象记载的那样,党羽遍朝堂、又掌控军队的虎视眈眈的大权臣,就被你看似高明实则儿戏的方式拿下了?事后还没有一丝动静,他的人呢?史上权臣被干倒的不少,能有这么轻松的,恐怕没有吧?康熙又创造了一个记录,问题是可信度有多少?有的记载里还说,康熙为确保大事成功,派亲信控制了京师的卫戍权,更加可笑了,既然军队你想控制就控制了,还谈什么人家专权呢?
其实以上用布库方式,就是连极尽捧康之能事的圣祖实录,几千里之外干的事,甚至包括其中的细节,只要是好的,都能被它安到康大帝头上,怎么就这一次,小小年纪就能制编导演齐把抓的一场漂亮大戏,却被它疏忽,只记载了短短13字的一句话呢?“命议政王等 问 辅臣公鳌拜等”,这里面有布库少年的事吗,好象明明说得是议政王等拿问吧?想见上面那种充满戏剧性的版本,能有多少真实性了。《清史稿》,民国时一帮大清的遗老遗少在那缅怀大清盛世时写的东西,对这一点不知依据的是什么,难道是一些私人的笔记杂谈?这方面有清一代倒是很多。
好了,怎么拿得并不重要,关键是对擒鳌拜定性的问题。反正看来看去,也没看到鳌拜有啥专权甚至谋反的证据来,倒是看到康熙亲政才两年,便杀了一帮大臣,比鳌拜辅臣八年都多。当然人家康大帝是平定谋反,而鳌拜就是擅权滥杀,历史上杀人的事就是这样,也是要分三六九等的,高等的便不叫杀人了。好比萨达姆那叫杀人,美国人打伊拉克造成民众大量伤亡就不是了。
说白了,鳌拜有啥子问题吗?哪想过和你皇帝较个劲,甚至篡个党夺个权?分明是你自己无上的权力欲在作耸,一旦长大了,你的为我独尊、专断固执的个性尽现,岂能再容忍有一点权力外泄?鳌拜不是不忠,而是分割了你的权力,对你产生了制衡,这还得了,拿下算了,问题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有疑惑,不妨再看一看,从此以后,康熙身边再出现过一个能对皇权稍有一点点制衡的人物吗?哪里有哟!都是奴才了,大清完全进入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最高度集权的帝王专制时代,直到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后,局势才有所改观,其间,众里寻它千百度,你不要想再找到一点点哪怕所谓的民主的影子,而这在汉唐宋明都是能看到的。
[罪人卷]谁说不是亡国君~勤未补拙朱由检
亡国岂会在朝夕
1368年,朱元璋创建明朝,北上逐元,大宋日月重开,华夏复兴再现。成宣时代,大明极盛,璀璨不逊汉唐,后虽武功下滑,弊端渐生,规模依然宏大。万历之初,居正改革,巅峰重回,后期坠落,女真崛起,直至天启,1620年代,外患加大,内忧又生,帝国危机真得来临了。
恰于此时,有一人机缘巧合,幸登大宝,明之命运就握在他的手上了。怎么办?路向何方?勉力 维持王朝命脉?力挽狂澜实现中兴?还是……关键一环呀!对其个人如此,对王朝如此,对一个民族的兴亡更是如此!
但谁也没想到,结局竟是其身死国灭,华夏也再次被异族征服,时间更长,268年呢! 这个人就是朱由检(1627-1664在位),谥号明思宗,我们习惯以他的年号称呼之--崇祯。
有趣的是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崇祯却颇引得大众的同情。一个很有影响的观点是,大明亡于崇祯,但实亡于他的爷爷明神宗朱翊钧(1572—1620在位),一般称之为万历,那时已经国是日非了吗,何况后来还有一个魏忠贤添乱,崇祯接手时,国家十足烂摊子了,谁能搞得好哟?
怎么说呢,一个王朝的衰亡就象它的强盛一样,岂能朝夕而成,一两人决定?总该循序渐进,因果相连,环环相扣的。特别制度的松驰、吏治的败坏、人才的凋零、战力的减弱、道德的沦丧、气节的消亡,更是如此,可能盛世中便已悄然形成。商周汉晋唐宋元皆如此,秦隋巅峰时刻刹那而亡,个案特例也。
有明一代也不例外,就说军队,那个时代立国强国之根本保障,中期以后便不再有洪武永乐时的强悍,其间虽有嘉靖戚继光俞大猷抗倭、万历三大征及李成梁镇辽等闪光点,总体滑落趋势不可挡,弊病丛生不可除,日积月累,岂能没有大爆发的那一天?与后金(清的前身)萨尔浒之战的惨改,虽说发生在万历后期,实则这一趋势的必然产物,即便不是这浒,也会是那浒。再说崇祯时已极端严重到打击军队士气、降低国防能力、危及边疆安定、助推民众造反的军队欠饷,早在万历爷爷嘉靖(1522-1566在位)时就已很严重了。至于各种矛盾激化产物的边防部队兵变,自正德四年(1509)至崇祯十七年(1644)的130余年中,较大规模的便达60余次!(见林延清《论明代兵变的经济原因和历史作用》)
如此,大明虽亡于崇祯朝,但把责任都推给那个时代的人甚至崇祯一人,肯定不合情理,往前推呢?尤其主要责任?既然人们更多喜欢把明亡之责算在万历头上,那咱们就从万历开始,大致一看吧。
辉煌之下隐忧现
万历9岁登基(本文人物年龄及时间皆按实数算),在位48年,将近半个世纪呢,时间充裕得很,本人也是天资聪颖,如果勤努力,埋头干,怎会没有一番大作为?何况前期也是很给人以期待的吗。头十年,华夏史上顶尖的大政治家张居正(1525-1582),位首辅勇改革,一手打造了近三百年大明最为富庶的一段时光。万历亲政后,虽对已逝居正“秋后算帐”,手段相当残酷,籍没家产,亲属或饿死或自杀或流放,初却也励精图治,事必躬亲,帝国继续向前迈进,看起来不是再现而是超越成宣辉煌(成祖仁宗宣宗时期),又有啥不行的呢?
试看紧跟而来的三大征,就是对万历前期帝国大发展的最好试金石。西北平宁夏哱拜之叛、东北援朝御日之役和西南定播州杨应龙之乱,三大军事行动,几乎同时进行,天朝雄风再展,强盛重现。
哱拜,蒙古鞑靼部人,嘉靖时投靠明军,屡立战功,升做了宁夏的都指挥使,手下还蓄养了一支私家部队苍头军,骁勇善战,俨然已成当地一大军阀。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副总兵致仕,子哱承恩袭职,势力不减。哱拜早有不安之心,又与宁夏巡抚党馨不睦,怨望日甚,二十年(1592)二月,恰逢宁夏戍卒因久欠饷群情激愤,便乘机纠合靖虏卫人刘东旸叛乱,并结蒙古河套部为援,一时间河西至玉泉47个城堡相继陷落,西北为之震动。
明军赶紧组织会剿,历时七月歼灭之。时任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居功至伟,击败蒙古套骑援军之关键一仗及叛军最后堡垒宁夏城的攻破,皆其阵前指挥。还有一个麻贵,出身将门世家,也是非常了得,战功卓著,日后二人都曾参加过朝战,也都干过帝国最为重要的总兵官~辽东总兵。此次平叛本身只是内部的一场剿乱之战,客观上却也成了大明在西北边境上的一次国威展示,对当地蒙古各部也具有极强的威摄力。
同年(1592)四月,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妄图建立以北京为首都的“大东亚帝国”,派20万大军先征朝鲜,一路所向披靡,六月即占平壤,停留驻守。应属国朝鲜恳请,万历命尚在宁夏的李如松率军4万入朝作战,第二年正月初八克平壤,“斩获倭级一千五百有余,烧死六千有余,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余”(见《万历邸抄》),共毙敌12500余人,一场大捷!虽后明军乘胜收复开城、黄海、京畿、江源四道,日军被迫退守王京(首尔)。然李如松轻骑前进,碧蹄馆之战遇挫,后明日王京府龙山议成,日军退往釜山,朝鲜大部国土收复
其间再经数年和议未果,万历二十五年(1597)正月,丰臣秀吉再发兵12万侵朝,明援朝兵力最盛时也达11万,双方激战互有胜负。明军既有稷山大捷,也有攻蔚山不利,战争遂进入相持阶段。第二年(1598)七月,丰臣秀吉突然病逝,日军撤退,明朝联军乘势追击,大败之。朝战虽未取得完胜,然明军面对日本史上最被高捧的战国之兵的大集合,依然略占上风,颇值得称道,且有力遏制了日本的侵略,彰显了明之东亚帝国的威力,还得到了一个更为忠诚的属国盟友朝鲜,后来打努尔哈赤时都跟着去的。
播州介于四川、贵州、湖北之间,山川雄峻,广袤千里。杨氏自唐代杨端起,世袭此地,明初内附,朝廷改播州宣尉使司,隶属四川。隆庆五年(1571)承袭的杨应龙,骄横跋扈,藐视朝廷,俨然一方土皇帝。万历十七年(1589),部属告其谋反,自此朝廷抚战相间,问题却一直未决。朝鲜之役结束后,万历遂于二十八年(1600)初,大发兵20余万往征,历时近4个月,斩敌2万余人,击灭之,朝战归来的刘綎功绩最著。三十一年(1603),明廷在播州改土归流,“悉天下全力,平二千里,为国家辟土开疆,此盛事也。”(见谈迁《国榷》)。
呜呼!帝国能在8年间(1592-1600),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军事动员与作战(朝战可算两次),一次10万以上,另一次竟达到20万,怎不让人啧啧称叹?又不是游牧民族,说打仗民众一上马就OK啦,怎么看也不像是即将没落的样子呀?当人类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十七世纪来临时,大明乍一看依然是以东亚超级帝国之雄姿迎接它的到来的。登临绝顶上,一览众山小,试问周边还有谁能撼动它的地位?
再细观?原来这庞然大物,纵不是泥足巨人,也有点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先说大势,帝国历经前期的短暂腾飞后,主客观各种因素交集下,并未如所愿般直冲云霄,相反,还没达到成宣(成祖仁宗宣宗时期)高度时便已开始再次滑落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等各方面的种种问题,有历史遗留的,也有新近产生的,竟也越来越向严重化迈进。就是那万历三大征,表面光鲜的背后,危机已然潜藏了。
其实三大征很参差不齐的,相较朝鲜之役,其他两战对手远逊。尤宁夏一战,叛军力量实际很小, 几千人而已,明军调动几 万大军,且有李如松、麻贵(打败蒙古套骑一战作用大)所率的精锐参与,方为搞定。播州也是,面对一个地方土司,再强又能到哪里去?前后抚呀战呀竟折腾了十几年!取胜又何足大喜?。
规模影响最大之朝战呢?明军可谓精锐尽出,李如松、麻贵(宁夏平叛也有之)、刘綎等皆当朝顶尖大将,最终也未能完全靠自身力量取得胜利,要不是人家丰臣秀吉死了,这仗还有得打呢。军队战斗力不能不让人担忧啊,北方传统游牧劲敌一旦再起怎么是好?
何况这仗来得也不是时候,虽说都是必须要打的,也体现了万历一朝的功业,但在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就要到来之即,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却先来了个空前大消耗,这个损失也确实太大了。
单说一个财字,《明史》记载:万历“二十年,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万历前期积累的财富就这样丧失几尽,帝国元气大伤,客观上成为帝国滑落的一个重要因素。
切莫疯狂棒杀人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万历后期没能再攀高峰反而坠落,最大的责任还是要由他自己来负的。张居正改革打了下那么好的基础,帝国完全有实现超越成宣辉煌的可能,三大征这么大规模的战争打下来,其间帝国财政都未出现崇祯时那种捉襟见肘的窘境,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章节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