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说网 > 历史 > 《大清真相全文最新+番外》在线阅读 > 正文 27
可他万历亲政十年还没到呢,个人诸多问题便暴露无疑了,最被诟病的就是怠于临朝。他竟然藏于深宫大院近30年,不上朝,也不出宫门一步,除了内阁辅臣们偶有机会外,就是朝堂上的官员都不给面见了,国家日常政务更是不闻不问了,甚至部门有缺编缺额、官员需正常擢升等都弃之一旁,随它去了。
虽说帝国的文官组织已成较完备的系统,即便没有帝王的参与,首辅也能带领大家搞好基本正常的运转,绝不会出现崩盘的迹象,但作为国之最高领袖,如此作派,不管什么原因都是讲不过去的,危害也是相当深远的,特别制度精神层面。
君臣如何能和谐共处?臣子们会怎样对待他们的工作、他们的职责?又有多少向上的激情与动力?说白了,长此以往,只会让国家制度更加松驰,吏治更加败坏,人才更加凋零,人心更加散乱,风气更加不振,而这些东西日积月累,一旦由量变到质变,后果不堪设想,甚至会从根本上摧垮帝国。
远不止这些呢!身为一国之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帝国的一切不都是你朱家的吗?可万历他竟然贪财!后期为聚敛财富,以致矿税太监横行地方长达十年,政治经济民心方面的杀伤力相当之大,社会动荡也随之加剧,湖广、山东临清等民变莫不因此。
至于文官集团的党争,哪个时代都有,明朝也是贯穿始终,但真正发展到空前激烈,以至成为明亡一个重要因素,还是从万历时开始的。什么东林党、浙党、昆党、宣党、齐党、楚党等等,不管其中水份有多大,是否就不如独裁专制,如果不加以很好地制衡,党争权斗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肯定不利于帝国之发展也。万历长期对朝政的不闻不问,很大程度上加快了这一步的到来。
不过因此对万历过于苛责,甚至把明亡的罪魁祸首都安到他的头上,就有点与事实不符了。其实万历深居内宫不上朝,并非不过问政事,相反他通过批阅奏疏、发布谕旨的方式,始终把国之要务牢控在手。三大征便是一个明证,那时他已开始不临朝了,但战争的每一个进程,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重大的决策更是他最后拍板的,大体上也还都不错。比如将帅的任用,除了杨镐需要商榷外,其余皆是一时之选。李如松、刘綎等建立大功,都离不开他的慧眼识人。以后要讲的辽东边事,也同样如此,无论李成梁,还是熊廷弼,他都给予了所能给的最充分信任。
另外,被痛责的矿税太监乱国扰民一事,万历二十四年(1596)开始,三十三年时矿监便已全部招回,税监仍在行动,但经过一番改进后,征收中的弊端及危害已大为减轻。这样说绝非给万历卸责,只是觉得应该公平公正地看待一个人和一个时代,既不要捧上天,也不要踩入地,该咋样就咋样吗。
大凡论及国之兴亡,范围之广可谓无所不及,而且都能被讲得头头是道,深刻得了不得,特别事后诸葛最好当,知道了结果,定好了框框,把原因往里放不就行了吗?很多东西这样说有理,那样讲也对。为此,对这些方面不再进行过多探讨了,否则大而全,反而搞得人不知所措,倒不如换个角度来看看。
能让明朝这等大帝国灭亡的,原因再多归纳于最终的表现形式,不外乎三种:外患、内乱及两者兼顾。且看万历时,国家并没有大乱呀?既使山东等地民变,也都是小规模的,未给帝国造成什么惨重打击,更不要说毁灭性了。就是宁夏、播州等地发生的大叛乱,不也得到了彻底平息吗?外患如日本者,有否入侵中国的打算且不说,朝鲜战场上明军大体上还是保持着一定优势的。北方200年来最为强劲的对手蒙古人,万历时也只是对明之辽东不断侵扰,产生过压力,但已根本不具备对整个帝国造成威胁的能力了。要不是东北一个民族的崛起,一场大战的爆发,谁也不会想到十六、十七世纪之交,仍是那么雄伟壮阔的大帝国,竟然有轰然倒塌的可能。
女真曾归大明属
这个民族就是建州女真,以后被称为满洲。提起他们可能首先会联想到宋时之金,建立者不就是女真人吗?其实此女真非彼女真也。
中原王朝向来称周边之族,大多笼统概括之,如东夷、西戎、北狄、南蛮、百越、西南夷、靺鞨等,哪是一个民族哟,根本就是同一地区各民族或氏族部落集团的总称。女真也是这样呀,宋辽时对东北居于松花江、黑龙江中下游及长白山一带所谓白山黑水间各部族的统称也,绝不能因此便说他们是一个民族的。至于现在乱认祖宗成了风尚,把东北曾经有过的肃慎、靺鞨等都拉过来作为满洲人的祖先,实在是没啥依据的瞎扯,这里不作任何相连的考虑。
且说宋辽时被统称为女真的氏族部落,有熟女真和生女真之分,灭辽建立金国的就是后者完颜部。待金占了宋的北方,入了中原后,那些参与建国的女真各部大抵也都跟着进来,不可避免也都汉化了,等蒙古人再灭金,更是渐渐溶入汉人当中去也。如此一看,满洲前身的女真与建立金国的女真哪里是一回事吗?至于当时散居在东北的那一群女真人,蒙古人则设了若干万户府来统治,这里面倒是有满洲人祖先的。
明兴逐元以后,东北很快为大明所有,当地女真民众自然也就是明之臣民了。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设置三卫统辖女真:浑河以西至松花江上游的,属建州卫;辽河上游与松花江上游之间的,属海西卫;黑龙江中下游至乌苏里江一带最为落后不开化的,就属野人卫了,顾名思义吗。
明前中期是女真人一个大迁徒的时代,建州、海西女真更多是受到野人女真的侵扰,被迫离开故土由东北向着西南方跋涉,当然后者也有部分跟进的。冷兵器时代就是这样,往往越野蛮就越强悍,女真之初也是,生女真不也是逼迫着熟女真往南跑吗?
本居于黑龙江三姓(今黑龙江依兰)的胡里改(火儿阿)、斡朵怜(吾都里)两个元时万户府的女真人,也分别在他们的首领阿哈出和猛哥帖木儿的带领下,涓涓细流汇入了奔腾向南的大江大河之中。
阿哈出率部辗转多处,来到了绥芬河流域,并于永乐元年朝明,成祖就在其部设卫,又因其所居之地含有原渤海率宾府建州故地,遂命名为建州卫,并赐汉名李思诚,封为指挥使,建州女真因此得名啦。李思诚后来传子李显忠,紧跟着是孙子李满住。以后的大清(后金)皇室就出于建州女真这一支,开国之君努尔哈赤即为猛哥帖木儿的六世孙。
另一个首领猛哥帖木儿来到了以阿木河(今朝鲜会宁)为中心的图们江一带,居于建州卫的附近,永乐十年(1412)也归附了明朝,成祖分设一个建州左卫,命其担任指挥使。后来,猛哥帖木儿为七姓野人所杀,其子董山与其弟凡察争位,明廷遂把建州左卫再一分为二,增设建州右卫,叔侄各掌一卫,时在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
这建州女真和其它女真人一样来着,大迁徒可没到此结束啊,连带着又有一番分化组合与发展壮大,大约到了明中期正统、景泰年间,建州三卫基本居于浑河上游,扩展成了五部:苏克苏护河、浑河、栋(董)鄂、哲陈和完颜,其东为朱舍里、讷殷和鸭绿江等长白山三部,也可算在建州卫范围。建州五部北边的海西女真,则有叶赫、哈达、辉发和乌拉等扈伦四部。长白山部与扈伦部的东北,野人卫辖区,主要有瓦尔喀、库尔哈、渥集等东海三部。
各部以扈伦四部最强,尝与大明相结,明倚之为东北防御蒙古的外援。其中叶赫与哈达恰居于辽东重镇开原东北与东南,明人分别称之为北关与南关。尤哈达对明最为效忠,明廷也不遗余力支持,后来还授予其首领王台武官正二品散阶的“龙虎将军”勋衔,位居大小数百部女真酋长之上。有明一代,除王台后人承袭过外,只有努尔哈赤得过这一个封号。
女真三卫之间和各部之间,经常打得不可开交,烽烟四起,一片混乱。明廷为便于有效掌控,对其也是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让他们各自雄长,不相归一也。就是哈达这样最效忠的,也坚决杜绝其统一女真。
但一个民族历经长时间的积淀后,总会有爆发的那一天,此乃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任谁也阻挡不了的。这不,嘉靖、隆庆时,女真各部便日益强大起来,尤其海西、建州南移后,更加靠近大明之疆,渐受汉民族经济文化的影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明帝国的辽东边防,越发感到压力大大喽。
不过万历前期,东北扰明最甚的却是蒙古王廷所在的漠南察哈尔部(插汉部),其首领即为蒙古大汗,当然蒙古内部早已窝里斗盛行,这汗位也仅徒有其表罢了。恰逢在位的图们可汗(1557-1592在位),达延汗的玄孙,明人称之为土蛮的,骁勇剽悍得很,联合蒙古兀良哈三卫及部分女真人,隆庆时便屡犯明之辽东啦。
幸亏辽东总兵李成梁(1526-1618)勇武绝伦,镇辽21年力挽狂澜,功绩彪炳,万历前十五年先后十次大捷,威振边陲,实乃辽东擎天一柱。但万历十六年以后,功成名就的李成梁斗志渐削,每战失利,竟难求一胜了,还不惜掩败为功,杀良民冒级,加之骄侈无度,专擅边利,又公行贿赂,结交朝士,诸多弊病一一暴露,搞得曾一万分信任他的万历也不得不去了他的职。
未成想明军能挑大梁的帅才竟如此稀少,此后十年,辽东更易八帅,边事却日渐废驰,非万历用人不当,能用得都用啦,就是李如松这等当世顶尖名将,虽然非议颇多,万历也力排众议,于二十五年(1597)让他干了辽东总兵,军事上没话说了吧。无奈天不假人,这位宁夏、朝鲜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一代英豪,没多久便在一次轻骑追敌中(好此道,朝战就曾危险过一把),3000兵马陷入人家几万大军的包围中,力战而亡。想见辽东之局远非言官及后人们嘴皮 拨拉拨拉就能解决的,对手实力确实很强大啊,不要一打不过,就自虐,领导不问事呀,腐败透顶呀什么的,讨论兴亡也要把敌人的力量狠狠地计算在内的。
李成梁另一个儿子李如梅后来接了任,结果也是大梁难挑,没办法了,儿子不行,老子出马吧。万历二十九年,李成梁再被起用出镇辽东,75岁的人啦!天大的本事也是英雄迟暮也,何况他第一次守辽后期就与失败为伍了,真遇到强敌不见得比儿子能干呢。可巧得是,当初一批悍寇如土蛮等,再厉害毕竟逃不过生老病死的法则,一个个都逝去了,蒙古察哈尔部与兀良哈三卫渐衰。明廷呢?又乘势采用了和戎之策,于开原、广宁两重镇开设马木二市,两相一结合,蒙古人基本也就不再入寇啦。李成梁也得以较安稳地度过了第二次守辽的七年时光。
可这有什么用呢?更强劲的对手已经起来了,很快就将证明,他们比蒙古人还要厉害,对辽东不仅仅是骚扰,更是夺取拿下,大明帝国的危机这次真得要来临了。
努尔哈赤雄健起
土蛮扰边时,蒙古人在东北势力强于女真各部,与明作战也时有女真人的参与。东北战局当然是以明蒙之战为重的,但明与女真哪会相安无事哟,单独的掐架也是经常发生的,所以李成梁镇辽时既与蒙古战又与女真斗。就是明依之为南北二关的哈达与叶赫,明军也曾与他们干过三次大仗。
东北之局复杂就复杂于此,明之对手盘根错节,蒙古人与女真人、女真人诸部之间,不管你打哪一个,都有可能此消彼长,导致另一个潜在对手的乘机壮大。就像李成梁打击海西女真一样,某种情况下,你不能不打,但打了无形中却助长了建州女真的发展。从这一点看,李成梁第一次镇辽,能够长达21年,确保辽东的坚挺,着实不简单呀,称其为万历朝第一名将不为过也。
从蒙古再返回来讲女真,有一事不得不提,与日后明与建州女真的关系很有影响的。万历二年(1574),建州右卫指挥使王杲(努尔哈赤的外祖父)叛变入寇,溃败于李成梁,逃奔哈达,结果被其首领大明龙虎将军王台捉拿献给李成梁干掉了。
本来哈达与叶赫关系就不睦,这次更是雪上加霜,几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王杲的儿子阿台为报父仇,联络叶赫攻打哈达,李成梁出兵助哈达击败之,并攻克了其据守的古勒寨。到此为止很正常呀,没啥异样的事,可其间有两人被杀,日后方才证明不简单啊。
话说猛哥帖木儿成为明帝国的建州左卫 指挥使后,他的这一系便世代成为明之属臣,除董山屡犯明边被杀外,与帝国关系处得还不错,颇有点忠心耿耿的架式。董山一个曾孙名觉昌安的,成了建州左卫的指挥使,这边与李成梁关系非常之好,那边王杲也是他的亲家,阿台更是他的孙女婿,所以听说阿台为明军所困,就带着儿子塔克世前往古勒寨,想做做调停工作,没想到城破时,一场混战,父子俩全被误杀,时在万历十一年(1583)。
应该讲当时明军除了有点抱歉外,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多么严重的事,哪能想到觉昌安的孙子努尔哈赤日后会有这么大能耐呢?且把仇恨一直埋藏在心底呢?时年24岁的努尔哈赤(1559-1626)闻知噩耗后,悲痛欲绝,不敢与明军对抗,只好把仇恨泄在帮助明军攻打古勒寨的苏克苏浒河部图伦寨主尼堪外兰身上,三年后杀了他。
也就是祖、父被杀的那一年(1583),从攻打尼堪外兰开始,努尔哈赤正式起兵了。所谓凭借十三遗甲创立丰功伟业的传奇,现如今与大清诸多传奇一样,有无限拔高的趋势,其实里面更多是注入的水份。
当时,李成梁因与努尔哈赤家族的特殊关系,又感觉昌安父子死得无辜,自对努尔哈赤好生宽慰,让他袭了祖父的指挥使,并把觉昌安遗留下的十三副甲胄和二三十骑人马,都交还给了他。可以看出这些只是觉昌安带到古勒寨被误杀后遗留下来的,并不能说明他们这一支就这点力量啊。
先看努尔哈赤的创业过程。至万历十六年,他已基本实现了建州五部的统一,俨然一方雄主了,紧跟着便与过去女真各部中实力最强的海西女真发生磨擦。二十一年(1593),海西扈伦四部联合长白山朱舍里、讷殷二部及蒙古科尔沁、锡伯、卦尔察三部等共计九部3万人马往攻建州,努尔哈赤与敌激战于古勒山,大获全胜,是为古勒山之战。
努尔哈赤从此“军威大振,远迩慑服”(见《清太祖高皇帝实录》),九部军事联盟破碎了,前进道路上的最大绊脚石海西女真再也没有力量与之抗衡了。同年,他彻底收拿长白山三部,完成了整个建州女真的统一,距他起兵整整十年。其后,海西女真也相继被拿下:万历二十九年(1601)哈达,三十五年(1607)辉发,四十一年(1613)乌拉,四十七年(1619)叶赫。
很奇怪,努尔啥赤对女真实则建州与海西的统一,用了那么长的时间,整整36年呢!大一统用时之长堪称开国者第一也。是对手太强吗?也不尽然,唯一的古勒山大战,他要消灭的对手与蒙古人联合起来,才不过3万人马,就这以后也再没出现过了。客观讲,好多次战斗顶多就是村与村之间械斗的规模与架式罢了。努尔哈赤能够统一女真,建立后金,当然不简单,肯定有其雄武之处,但如把他捧成军事天才,多伟大多杰出,就未免太过啦。其实努尔哈赤能够完成统一大业,个人努力之外,大环境有利也是极端重要的。
养虎为患因哪般
血统很高贵。努尔哈赤出身于建州左卫指挥使世家,那个猛哥帖木儿与董山父子,就是他的六世祖与五世祖,爷爷觉昌安也是左卫 指挥使,外祖父则是建州右卫 指挥使,出身应该是建州女真最高等的贵族级别了,这才是他在爷爷、老爹被杀后,能组织一帮人跟着他干的最根本原因。至于他童年时家道已衰、继母寡恩什么的,无意考证真假,总之不影响他的身份,那个时代,尤其是建州女真这样尚处于氏族部落阶段的民族,想当领袖,血统要高贵呀,成吉思汗类似也。
视线被转移。努尔哈赤反明以前,辽东主要是明蒙之战,大明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抗击蒙古侵扰上,无形中也会减轻对女真尤其努尔哈赤统一战争的关注。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三大征,尤其朝鲜之役,十六世纪九十年代正是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后争霸女真的关键时期,古勒山之战就是那时打的,而明帝国主要精力却不得不放在了朝鲜战场上,辽东主力也调了过去,客观上弱化了对女真的控制,给努尔哈赤提供了大发展的绝好机会。
章节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