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说网 > 历史 > 《大清真相全文最新+番外》在线阅读 > 正文 25
满洲人从蒙昧中走来,和其他大部分民族一样,在实行君主专制前,都会经历一个原始贵族民主制阶段(详见杂谈篇)。无论努尔哈赤时八贝勤会议,还是皇太极时议政王大臣会议(1637始),尽管很初级也很粗放,领袖作用已然不可撼动,但那种包括皇位继承在内的国家重大事项集体决定的架式,都还是有民主因素在里面的。
皇太极逝后,新皇帝的诞生虽说是多尔衮与豪格权力斗争下平衡的产物(见摄政卷),形式上到也是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推选产生的,多少能讲话的人不是一两个,而是好几个吧。后再经多尔衮到顺治时,皇权进一步强化,连形式上都把议政王大臣会议抛在一边了,决定继承人,根本就不顾诸王贝勒大臣们的意见,直接任命,并选拔亲信重臣来辅佐,不可谓不是一场革命,只是走向专制的革命罢了。
而这个革命最终就是由康大帝来完成的,紧跟着的一大步也很快就要来到,欲知详情,则需进入历时八年的四辅臣时代瞅瞅了。
首席辅政大臣索尼,满洲正黄旗人,来自于原海西四部中哈达部的赫舍里氏,奴尔哈赤时便已在帐下听用,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与父亲、叔叔都精通满蒙汉三种文字,在刚起步的满洲人中,绝对是顶尖级学问家了。不过,拼杀疆场他也同样不怵,曾在清军第一次攻打北京城时(己巳之变,见罪人卷),冒着炮火箭矢,奋不顾身救出了困于城下危在旦夕的皇太极大儿子豪格。当时满洲贵族一片武夫之中,文武双全的索尼真有点卓而不群了。
难能可贵的得,他还有无尽的忠勇与坚贞。大清入关前皇位争夺战那会儿,坚决拥立皇太极的儿子,毫不妥协,以后面对多尔衮的几次拉拢,又丝毫不为所动,结果被安了个罪名,抄了家,撵回沈阳,看守皇太极陵墓去也。这样的忠诚之士,顺治亲政后立马重用就很自然啦,后累进一等伯世袭,擢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成为大清皇家事务的大总管,足见皇帝对他多么信任了,首席之位可不是随便就能坐的。
次席苏克萨哈,满洲正白旗人,来自于叶赫那位氏,慈禧与他一个直系祖上呢。其父苏纳乃深得努尔哈赤宠信的创业之臣,后被招为第六附马。凭着开国之主外孙子的关系,加上能力也确实不错,苏克萨哈仕途可谓一帆风顺。明清松锦大决战中的优异表现,更让他崭露头角,后随多尔衮入主中原,又深得信任,干上了议政大臣,进一等,加拖沙喇哈番(一等公),这时他应该比其他三辅臣要风光多了。
没成想,多尔衮病逝后,他却卖主求荣,率先揭发多尔衮所谓阴谋篡逆(见摄政卷),凭此又得到了顺治的赏识,被提升为镶白旗护军统领,头脑可真是活呀,与索尼完全不是一路人。后因围剿湖广农民军残部屡立战功,再获提拔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衔。虽然干上内大臣比遏必隆、鳌拜要晚,又是从多尔衮那里反水过来的,可谁让人家是驸马之子呢,本人看来也相当会混事,结果反连超二人,日后成了仅次于索尼的第二辅政大臣。
遏必隆是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努尔哈赤开国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的第十六子,也是老努的外孙子,人生颇有点奇特。本来官做得顺风顺水的,皇太极天聪八年(1634),便承袭一等昂邦章京(一等总兵,子爵),授侍卫管牛录事,却未料到横生两个变故。先是一侄女嫁人后不生育,弄了个仆人的女儿以假乱真,被人告发了,遏必隆知情不报犯了包庇罪,世职被夺不讲,脸上也无光呀,你说这事咋整的。
还有呢,好事成双,楣事也成对呀。等他好不容易凭军功再次熬出头,竟又来一个亲侄子,诬告他当年皇位争夺战时对抗过两白旗,结果被多尔衮革除官爵,籍没一半家产,真是楣到家了。可没想到人生竟是如此无常,遏必隆却因祸得福了,日后凭此得到了顺治的信任,被提拔为议政大臣,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太傅兼太子太傅,四辅臣中名列第三。
终于讲到鳌拜了,这个后世形象堪称康熙朝的第一大反角奸角,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四辅臣中位列老末,努尔哈赤开国五大臣之一神箭手费英东的侄子,和前三位一样,都是根红苗正的主儿,早年拼杀疆场,大小数十战,骁勇无比。多年对大清有肘腋之患的明属皮岛(见罪人卷),就是他作为先锋主将,冲杀在前一举拿下的,且凭此役的神武表现,被清廷赐为“巴图鲁”这一勇士称号,其后随清军入关击灭农民军,进封一等昂邦章京,就这样凭借战功不断累积,功成名就。不过有称他为满洲第一勇士,到有点不够格,他还没有这等实力与业绩。
鳌拜与索尼一样,最坚定的拥护两黄旗者,也即皇太极这一支最忠实的臣下,所以多尔衮当权时,连续三次受到惩处,最后一次还被夺取世职,免死赎身,但他绝不低头,是条汉子,古往今来,像他与索尼这样的人,太少了,也太值得称颂了。顺治亲政后,即予以重用,授议政大臣,累进二等公,予世袭,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太傅兼太子太傅。
这四人有一共同特点,都曾反对多尔衮过,足见顺治对他这个皇叔父最后竟是皇父摄政王有多么深恶痛绝了。也难怪,权臣权到等于是皇帝了,完全傀儡的顺治内心岂能不愤?老妈(见摄政篇)竟又和他搞在一起!不管真相如何,是否有甜美的爱情,是否为了儿子的前程,对身为一国之主的顺治,又怎能不感到羞恼与耻辱?
辅臣政绩客观看
四辅臣被先皇高看重用时,刚开始也是很诚惶诚恐的。顺治一反常规,不与诸王贝勒大臣们商量,便自行决定让异性四大臣辅政,有违祖上的训令,开了一个大先河,王们贝们会怎么想,有不满怎么办,再使啥绊子,更没法接招了,他们怎能不担心忧虑啊。
后来诸王贝勒们做了一番拥护遗诏的表态:“大行皇帝知汝四大臣之心,故委以国家重务,诏旨甚明,谁敢干预,四大臣其勿让”。接着四辅臣又与王以下文武大臣先后分别在顺治灵前和大光殿立誓,同心协力共助幼主,索尼等这才稍微放宽点心。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不得不为之吗,谁敢说不同意?但心里咋想就不好讲了,所以紧箍咒终还是去不掉的。
另外,议政王大臣会议还在呀,与四大臣辅佐并存,成员都是满洲贵族,大多还是直系宗室亲王贝勒,以前军国大政皆由此定也,现在虽不如前,地位仍不能低估,制衡作用还是有的。辅臣们谁想来个大专权,真不那么容易呢,起码前期都不会有那个胆量与能力。
辅臣们都是前朝重臣,风吹雨打过来的,治国经验当然有,应该不会比他人差,文治武功中规中矩到也不是难事。只是最后一出康熙计擒鳌拜,先前的一切跟着都变了味,极端乖张了起来,从此四辅臣时代成了反面典型的时代,极少有赞扬,却大量是批判,尤成了猛揭严批集历代权臣奸臣甚至贰臣大全之鳌拜的 大舞台。什么如何擅权啦,如何压制小皇帝啦,又如何紊乱朝纲啦,反正帝国已被搞得不象样了,甚至皇家爱新觉罗氏还有被他鳌拜篡权的可能。这可如何了得,在如今已被捧为最神奇最伟大的孝庄皇太后(见摄政卷)的坚定支持下,咱们的千年一帝力挽狂澜,英明神武地解决了这一祸害,大清终向伟大盛世迈进。
其实诸多真真假假中,仔细瞅瞅,还是能看出端倪的。四辅臣当政期,一般认为是顺治十八年(1661)至康熙八年(1669),前后8年也。这段时间,恰恰是大清告别战乱、走向和平的时候。顺康之交,逃亡缅甸的南明永明帝朱由榔被吴三桂索回绞杀,西南抗清之擎天栏李定国也忧愤而死,南明基本已亡。康熙三年(1664),接过老爸衣钵的郑经在大清与荷兰联军的打击下,丢失了所有东南沿海岛屿退入台澎。同年,李来享等领导的夔东十三家反清武装也败亡,至此整个大陆包括沿海近岛的抗清之火已全被扑灭,入主中原二十年(1644~1664)后,大清终于步入了稳定发展的轨道。三藩之乱前大陆九年的和平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而且它占了五年。
治政方面,史上极有名的《明史》案是必须要提的。浙东乌程(今吴兴)庄廷鑨,目盲家富,欲学左丘明盲目写《左传》的精神,搞一部明史出来。他购得了前明大学士朱国桢的明史遗稿,又请了些饱学鸿儒者做枪手,大大地润色了一番,署上自己的大名,逝后由他老子刊行了。没成想,有小人出来举报,说书中以明朝为正朔,写到崇祯时,评价大清多有贬义,结果可想而知,官府一追查,又是一场大劫。所有相关人等,包括未及时查报的地方官,共2000余人被捕,有80余人被处死,其中17人被凌迟处死,家属全部发配黑龙江为奴。庄廷鑨死了,都被抛棺焚尸。
如此残暴,天理难容,但有清一代哪朝没有?要说混蛋,都一块带上,如若不说,那就都不要说,没必要相同的事,还分个三六九等,噢,这是他干的,可以拿出来讲,骂骂也行;那是他干的,还是该放哪放哪吧,两个字“闭嘴”,不要破坏人家的好形象。不公道啊!况且这都在四辅臣刚当政那会儿,即使有人以后会专权,那时也不可能吧,他们干的事,实际就是整个当政集团的思想,及前朝施政之延续也,
至于其它方面,翻遍史书也没啥波澜起伏呀,一个已然掌控天下的帝国,该干吗干吗就是了,大伟业没有,大乖张也无,中规中矩吧。政治机器在正常运转,百废待兴后,国家应该会有一个向前发展的空间,民众起码也能比以前多过些安稳日子吧,可惜这一切很快就被康大帝激发的三藩之乱给打破了(见三藩篇)。当然,权斗就不同了,八年时间没有一点腥风血雨,好象历史上也不多吧。
这样一个时代,如果全都算在鳌拜一人身上,还真抬举了他,他可没那么大功劳,也没那么大本事。四辅臣时代,索尼直到康熙六年(1667)六月病逝前,都是担当首席之职的,鳌拜不过是排名第四吧,就是之后,他也没当上首辅呀?
权争哪是欺康熙
一般不管什么事,捧康者们一般都会从中找出无数充分的理由来,证明康熙是对的,而他的对立面肯定是不对的,且早就不对了。比如这次,他们又出来说话了,索尼虽是首辅,但已垂垂老矣,不复当年勇,人更变得圆滑啦,凡事不出头。遏必隆也是官场摸爬滚打几番沉浮,历练的快赶上索尼了。
很奇怪,这种观点从何而来,什么时候什么事件什么行为,可以证明他们二人变成了这样?空口说白话可不行呀,凡事要有据为证。就说索尼,大半生都意志坚定,遭受重大打击,也绝不放弃自己的信念,加之威望资历其他三人皆不能望其项背,说话自然也是最有份量的,怎会让鳌拜专权,甚至危及到皇家利益,这可是他一生为之孜孜奋斗的目标啊,也许他确实老了,很多事情没精力问了,但大事大非面前,袖手旁观似乎不是他的风格。
这不促请皇帝亲政,可是他一再建议的,要是真不想问事,或者不敢得罪鳌拜的话,他建议这干吗,不是引火烧身吗?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段时期,没有哪一个人专权的问题,朝政该到哪就讲到哪,既然到了皇上亲政的时间,首席大臣主动提出来,也是正常,根本就没有其他想法。你别说,这种可能性很大哟。
还有一位辅臣苏克萨哈,很幸运没有得到给上述两位的评价,老于世故啦圆滑啦,反过来不就是更有责任心啦更有与强权斗争的意志啦。想想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四位辅臣恰恰就是他,过去到是表现出一个老于世故圆滑无边的派头,曾经的主子恩重如山,他却率先一棍子把人家打到,然后还狠踩一脚,为了能投靠一个新的主子,这样的人怎么现在就彻底变过来了呢?
不是他变了,而是后人太能侃了,就因为他和鳌拜干上了,不能再说他圆滑了吧,否则,极有可能也与索遏二人同样的命运,但是他的斗争绝不是与强权斗争,而是与他的亲家鳌拜极不相能。
很有意思,两个人儿女亲家好多年,却总是合不到一起,见面就吵架,什么事都要争个高低,于是四辅臣中就见他二人斗得欢,基本上你说的我就反对,矛盾越演越烈,如果再来一个掺和的,这问题可就更大喽。
啥呢?两黄旗与两白旗的矛盾斗争呀,大清之初没有停止过,虽然正白旗后来也入了皇帝手中,与两黄旗并成为上三旗,但黄、白之争根深蒂固也。索尼、遏必隆与鳌拜都是两黄旗的,本就视苏克萨哈为异己,对他没什么好感,在册封索尼孙女为皇后的问题上,苏克萨哈又曾经掣肘,这下好了,前二人实际上还是支持鳌拜与他斗呢。
苏鳌之争终于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就像历史所有的权力斗争一样,往往一方流血或双方都流血为最终结局,极少有都全身而退的。不过这一仗,不论干到什么程度,都与欺压小皇帝无关,与谁谁擅权无关,退一步讲只有打败了对方,自己才有擅权的可能呀?
一桩陈年旧事,成了导火索。原来大清入关后,曾在京畿五百里内圈地(看看是什么样的征服),分配给同来的诸王勋臣兵丁人等,各旗都按照左右翼的次序分给,可摄政王多尔衮玩起了私心,把原该分给镶黄旗的好地与正白旗的相对较差地互调了一下,镶黄旗的人当然不满了,身为其中一员的鳌拜本就嫉恶如仇,面对如此不公,哪能咽下这口气,这不仅仅是与苏克萨哈的问题呀。
鳌拜遂决意将黄白两旗之地再予调换,索尼与遏必隆坚决支持,正白旗苏克萨哈自然站在反对一方,四辅臣三打一,不是一打一,这一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这个事件最高层次的问题,是黄、白旗相争。
正白旗的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苏纳海与镶白旗的直隶总督朱昌祚,及直隶巡抚王登联上书皇上不同意这样做,结果竟被处死,苏克萨哈肯定要保,他其他三辅臣意见一致也,据说康熙不同意,是真是假,不好说了,反正行动上他没有不同意。话说回来皇上坚决不同意,索尼与遏必隆会帮着鳌拜跟他对着干?于情于理也讲不通啊。还有孝庄太皇太后呢,怎么没出来讲句话,照人们对你的高捧,你是可以改变决策的人呀(见摄政卷)?
康熙六年(1667)七月,也就是索尼逝后的一月,康熙正式亲政了,这本是一个了不得的大日子,但因为要证明鳌拜专权,又变得轻了,相反两年后擒鳌拜的那一年通常才被称为是康熙真正亲政的开始。真是这样吗,看来问题在于鳌拜是否专权了。
看到皇上亲政了,那咱们还在这里干吗,于是三人联名上疏,请求归政于皇帝,未成想皇太后没答意,说什么皇帝年龄还小,经验不足,三位辅臣还是再坚持一两年吧。真是人嘴两张皮,这不仅未成为鳌拜不专权的证据,反而成了歌颂孝庄皇太后政治韬略的东西了,不知韬在哪略在哪呀?
之前说鳌拜专权很是有点牵强,那以后这两年呢?还是那句话,以事实为证据。鳌拜终于抓住机会,和遏必隆干掉了宿敌苏克萨哈,起因到还在苏克萨哈自己身上,还有哪小康大帝,结果让鳌拜乘机得手。
康熙亲政不过六天,苏克萨哈以健康原因上疏乞退,愿为先帝守陵。也许他深感与鳌拜结怨太深想自保,也许他确感官场险恶年老又大想激流勇退,不管啥原因吧,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竟然得罪了小皇帝。
怎么啦?俺才刚上路呢,前方也不知啥情景,正需要你们这些重臣扶一把带一下,太皇太后不也说了不许退吗?可你苏克萨哈却偏偏在俺亲政没几天时,却非要提出去为先帝守陵,莫非要和俺唱对台戏,不满俺亲政不成?来呀,著议政王大臣会议具奏,口气相当不高兴,不客气。鳌拜于是与遏必隆等会商,罗列出苏克萨哈二十四条罪状,连其子孙兄弟无论到岁数还是未到岁数的,一窝端了,全部干掉!
据圣祖实录这样的大清官方史书记载,是鳌拜密谋杀苏克萨哈,康熙起初是不同意的,架不住鳌拜朝堂之上大呼小叫,整整一天的折腾,才被迫同意的。这样的书一般牵涉到康大帝是非问题时,能有几句真话?很难说得清。
从杀苏克萨哈的时间程序上看,就有很大蹊跷。康熙七月七日举行亲政大典,十三日苏克萨哈上疏乞退守先帝陵,当日,小皇帝即派侍卫米斯翰前往责问(不是鳌拜派的),十五日决定逮捕,十七日公布罪状,随后便是被迫同意对一个当朝重臣全家下毒手,这个被迫实有点于情于理不通呀。
章节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