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豆蔻年华 - 分卷阅读60
林瑶:[问号脸]是我老了跟他们有代沟了??!这小孩在想啥呢??
☆、第三十二章 颁奖礼
“静娴,他是谁啊,怎么会过来跟我说这一大堆呢?”林瑶问坐在对面的刘静娴。
刘静娴无奈,“因为你刚刚谦虚过头被人家听到了呗。”
林瑶觉得自己很无辜,“我哪有?我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写的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好啊。”
“好好好,你是认真的,好吧那要不你就当没听到周翱翔刚刚说的?让他自己玩去吧。”刘静娴给她出主意。
林瑶觉得自己好无辜啊,一共就说了这几句话,就给自己招来了一位“对手”。
下午的课接着上午的继续进行,剩下的同学也展示完毕之后,老师就挑选了几篇进行了点评和分析,一一指出挑选文章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之后的几天,还有一位当代著名的诗人为大家开展讲座,这位老师的讲座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大家在老师的讲解中收获了美的体验。
还有作协的一位作家给大家讲解行文的逻辑,该作家就是以文章逻辑严密、深入浅出而为大家所熟知的,他的讲解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还有之前为他们当过评委的老教授“琴先生”,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给大家生动讲解了决赛的要求、基本理念和标准。
圣陶杯的基本理念是“生活化内容、个性化表达、多样化风采”,评稿标准是要求文章要“选材好、取角新、情感真、构思巧、手法活、语言美、文风实”。
大家由此对决赛的难易程度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经过这几天诸多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不凡成就的大拿们的教授,同学们都觉得学到了很多,林瑶当然也不例外。老师也分析了她写的那篇,经过大拿的讲解,林瑶才发现自己本来挺满意的文章原来还有那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林瑶终于知道决赛前的几天时间,老师们如此安排是为了什么了。为了让真正有天赋,之前却没有学习条件和资源的学生有一个可以快速进步的机会。
为了尽量不让有天分的孩子被先天的学习条件所埋没。
古语有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几天的评分都是当场给出的,大家都可以知道所有人的分数,这样就免不了因为每个人的喜好和角度不同,各有自己的想法,很多学生对其他人比自己分数高是很不服气的。
这就使得之后几天课堂写作的竞争越发的激烈,同学们都是十来岁的少年,哪里能忍得住在决赛再拿出杀手锏呢,很多学生前几天就比着比着,不知不觉就将自己之前打磨已久的好段子,给提前用了出来,就为了在课堂打分的时候能够“力压群雄”。
林瑶也被少年们的激情冲击到,不得不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面对每一次的随堂考核,她这几天就拿过一次最高分,其他的时候都只是能堪堪保住前十名的地位,勉强度日的亚子。
少年们精神紧绷了五天之后,终于还是迎来了真正的决赛。
有近400名选手参加了23日的现场写作决赛。初高中学生按之前的分组,有序进入各自的赛场。
赛场老师当众启封决赛试卷,选手们拿到试卷后,就开始了紧张严肃的写作,整个赛场十分的安静,只有选手们奋笔疾书时,笔与纸张摩擦发出的沙沙声,和巡视老师刻意放轻的脚步声。
学生们手里的试卷顶端写着“有真情实感,有个性特色,书写工整”的基本写作要求。
这次的决赛题目很简单,可写的范围也很广,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作文要围绕自己和父母亲人展开,内容题材不限,题目自拟。
林瑶拿到题目的第一时间是有一些蒙的,就是因为可以写的东西和角度太多了,才更拿不准怎么写才能写的更好。
这个题目也是她之前和班主任陈梅压题的时候,从未想到的,不得不佩服圣陶杯的出其不意啊。林瑶估计这个题目一出来会打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林瑶并没有在拿到题目的第一时间就着急忙慌地动笔,生怕时间不够使。她先在草稿纸上写出了几个她想到的可以写的角度,又尽量放空思绪,思索可以用的上的片段和故事。
经过半个小时的构思,她才决定充分发挥自己写小说的经验,放开脑洞,写自己做了个梦,一睁眼回到了老爸初中的时候,她开始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父亲,从而真正的理解了父亲的故事。
林瑶之后又花了四十多分钟在草稿纸上先打了一遍草稿,又经过一番的调整和修改,确认没有什么问题之后,她才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将全文眷写到答题纸上。
林瑶对比赛时间的安排很合理,又充分地利用了足足两个半小时的答题时间。她全部写完落笔的时候,时间还剩不到二十分钟。
而在她往答题纸上眷写的时候,她就注意到已经有学生已经写完停笔了。这样的学生剩下的一个小时就只能干巴巴的等着比赛结束了,这次比赛并不允许学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