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魏无忌眼睁睁的看着秦国得到越来越多的人才,甚至秦国的民心前所未有的团结,都一致想让秦国更好。甚至就连秦国朝堂之上,也以肉眼可见的得到越来越多为秦国的制度添砖加瓦,让秦国更上一层楼的人才。
秦国的局势好的让魏无忌既羡慕又痛恨,如果这是魏国那该有多好?
妒忌也是没有用的,魏国没有秦国这样一名睿智的太后,也没有一个善于广纳人才的王。所以秦国不管怎样强大都是理所当然的,而魏国也终将难逃一劫。
而在这种时候,秦国没有一丁点要对外动手的意思,反而开始强化国内的各种改革,甚至一心在于教导百姓上。
所谓的教导百姓也并非是让百姓都纷纷读书识理,而是教着百姓们如何卫国安境,魏无忌有幸得知。嬴政的手里有一支强悍的女兵时,突然意识到秦国的兵马并非只有明面上的那点人而已,私底下连女人都能练成强悍的兵,可想而知,秦国用人用到了何种地步。
魏无忌以为嬴政耐得住,其实是被赵姬硬压着的。用嬴政的话来说,其实秦国现在足够强悍,既然如此就该出兵攻打其他的国家,魏国不能出手,那就先对付韩国好了。
韩国最是弱,对付他们那不跟逗孩子玩一样。
偏偏赵姬却让嬴政莫着急,嬴政知道赵姬肯定是知道了一些别的事情,却不肯跟他透露,那也没有关系,反正早晚他会知道的。
既然赵姬打定了主意不肯出兵,嬴政也只能加强对兵马的训练,也更加努力的学习。
魏无忌这个人的确是人才,看看考核官员的制度一弄出来,谁人看得不得老老实实的认一句服。这些年魏无忌监察百官,那也算尽职尽责,反正他也不怕得罪人。但凡看着谁事情做得不对,可劲的在赵姬和嬴政的面前参。
嬴政不得不承认赵姬是会用人的。既知魏无忌处处想挑秦国的错,只有这样,才能让他稍稍有些安慰,既然如此,那就大大方方的让他挑秦国的事。不管是秦国的王亦或者是秦国的朝臣,甚至是秦国的所有规章制度。只要他魏无忌挑得出刺来,有理有据,他们该改就改。
明明魏无忌是想让秦国不痛快的,到最后不痛快的反而成了他自己。
不过这一切都没有关系,魏无忌针对秦国的情况倒也不是没有生出一点其他的歪心思,无奈赵姬又不是吃素的,他想推行的政策,难道赵姬就一定要执行吗?只有对秦国有利的赵姬才会听。
魏无忌一回一回的在赵姬的手里讨不得半分好处,甚至还会被赵姬警告,倘若在打着为秦国好的旗号做的却是利于魏国的事,可别怪她先拿魏国出气。
随着对赵姬了解越深,魏无忌知道这一位说到做到。
事到如今,他都成了秦国的御史大夫了,再挣扎表忠心也不过是徒惹人笑话而已,赵姬需要他的忠心,才愿意保留魏国,那么他最好牢记这一点,否则魏国必将要为此付出代价。
吕不韦和嬴政都能感受到魏无忌的变化,无论魏无忌是不是真的忠于秦国,只要他做出的事情利于秦国的,他们都容得下魏无忌。
嬴政盯着的韩国,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位自称能够助秦国强大的水工郑国,赵姬在听说秦国派来了这样的一个人后露出了欢喜的笑容。
这些年秦国一直没有忘记兴修水利,开渠引水,以助百姓耕种。
郑国渠的位置到底在哪儿?赵姬大概知道,但是也让人前去勘察过,并没有得到相对让赵姬满意的答案。这也是为何赵姬一直没有听嬴政的话对韩国用兵的原因。
一条郑国渠让秦国为此更加强大,让两渠的百姓都得到了千年万年的好处。就冲这一点,赵姬就必须留着韩国,等着韩国把郑国送到大秦的手里。
嬴政是不知道赵姬在等着这一位郑国,听完郑国有意为大秦修一条渠,直言只要此渠修好,必然能够让关中肥沃。
听到这里的嬴政第一时间望向后面的赵姬,魏无忌在此时提问:“休渠所费时间和人力,不知阁下是否有统计?”
你没有容人之量
这样的问题也不算唐突, 只不过赵姬在听到魏无忌此问时,嘴角勾勒起一抹弧度。魏无忌是看到了修成这条郑国渠之后,秦国可以更加强大, 所以阻止呢?还是担心郑国打着为秦国好的名号实施的却是弱秦的目的呢?
赵姬其实都无所谓,毕竟最终的决定权在赵姬和嬴政的手里,而赵姬和嬴政必然是要同意这件事的。在同意之前, 倒是可以大大方方的让他们吵一吵,各抒己见。
底下看似忠厚老实的郑国, 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统计出来所费的时间和人力物力都报了上来。谁听得不倒出一口冷气,十年的时间。十年的光阴可以让大秦怎样快速的发展。而大秦在这十年的时间里,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更是不可估量的,这样一来岂不是让大秦不得不放慢统一六国的脚步?
立刻有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以为韩国居心叵测。派着这样一个说着能为大秦分忧的人来到秦国,实则是想要让秦国转移注意力。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