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112 章214
这次还不等消息传回大梁,魏军主将也想掀桌子了。
这个齐国怎么回事!临阵倒戈!
魏国怎么也没想到,被秦国挑衅之后,还要遭受齐国的背刺。
对此齐国那边后胜反驳道:“我们本来也不是一个阵营的吧!去年你们合纵联军,我们齐国也没参加啊!”
非常的理直气壮。
魏国被气了个倒仰,但办法还是要想的,秦国和齐国已经结盟了,要不他们和赵国也结盟一下吧。
然而想法是好的,实际操作起来非常有困难,因为秦军和齐军是挨着的,他们想结盟轻而易举,魏国和赵国却是一南一北,中间隔了个秦国,想要传个消息结盟,必须得穿过秦军营地才行。
蒙骜早就防着他们了,哪怕人手捉襟见肘,依然派了人出去截胡,凡是有两国的使者往来,发现之后全部杀死,让他们连信都送不过去,我看你们怎么结盟!
多么简朴的计策,可偏偏它就奏效了!
起初,庞煖和魏军主将迟迟收不到回信,还以为是对方对结盟不感兴趣,可不止信件,双方的使者也随着信件一起杳无音信,这才意识到,哪里是对方没有回信,是都被秦国拦住了!
蒙骜这个无耻老贼!
可除了暗骂,他们什么也做不了,结盟也是不了了之。
他们双方写了不下五六封信,可一封信都没有传到对方手中。
秦国这么容易就能截留他们的信件,若是正好在信中商讨针对秦国的良策,结果信却到了秦国手中,这跟直接献上自己的人头有什么区别!
两国只能遗憾放弃。
在蒙骜艰难抵抗魏国十二万大军的第三天,秦国援军终于到了,整整八万!
不得不说,还是秦王大手笔,一次就增兵八万人,哪像魏王抠抠搜搜的,七万人还得分两次增兵。
魏王听了想发疯。
你也不看看秦国国土多大,魏国国土多大,这能比吗!
再说了,秦国有军功爵制度,他们征兵毫不费力,反观魏国呢?有人愿意从军就不错了!
然而这怪谁呢,提出军功爵制度的商鞅本来可是在魏国出仕的啊,魏国不懂欣赏,他才跑到秦国去的,谁让你们没有眼光。
秦国本来就有十万人,现下增加到十八万,又有齐国做盟友,形势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逆转,干脆就是一边倒了!
这八万大军由将军桓齮(yi,第三声)带领,他们第一时间到了莘县解救蒙骜。
面对对面将近十万的秦军,魏军再不复前几日的勇猛,开始踌躇不前,等着将军和王上下令撤退。
笑话,再菜他们也是有脑子的,或者说正因为菜,才会在察觉到危险的第一时间选择保命。
面对两万秦军时,他们勉强还能嚣张一下,然而十万秦军?他们还不想找死。
如今齐国已经和秦国结盟了,他们打败赵军只是早一日晚一日的事情,总之耽搁不了多久,兴许兵力都不会有所损耗。
到时候秦国和齐国联合起来二十八万兵马……灭了魏国都绰绰有余。
越想越有可能,这两国可是都与魏国接壤的,灭掉魏国再瓜分,对他们来说大大有利,很有可为,说不定现在已经开始密谋灭魏的计策了。
魏军主将擦了擦头上的汗,觉得自己已经一脚踏进鬼门关了,接下来就两国的结盟牢固不牢固,若是牢固……那魏国就惨了。
离战场不远的大梁,魏王也擦了擦头上的汗。
玩脱了啊。
本来想速战速决,杀了蒙骜替魏国立威,谁知蒙骜这块硬骨头这么难啃,两万对十二万还能坚持三天,硬是等到秦国援军到来。
现在好了,秦国大军逼境,还离大梁这么近,几日前赵国的遭遇这么快就轮到魏国了。
魏王内心热泪扑簌簌地落下,他才继任王位没几年,魏国不会亡在他手上吧?!
那悲惨的样子丝毫不见前几日的雄心壮志。
秦国能继续派援军,魏国可没有下一波援军了!秦国有齐国做盟友,魏国可没有人能当盟友了!
向韩国求助吗?那倒霉玩意儿还不如没有。
还是向楚国求助?楚王只会抚掌大笑,然后派大军压境,跟秦国一起将魏国瓜分掉吧!
都是不靠谱的,只有魏国自己才能救自己!
魏国很快就退兵了,根本没给秦国摆开阵势的机会,怂得非常快,只能说一句能屈能伸,魏王真大丈夫也。
魏国不仅退兵,临走之前还很大方地表示,莘县我们不要了,就送给秦王,做一个秦国和齐国结盟的见证,祝福你们,比心。
对于魏国的做法,蒙骜丝毫不觉得诧异,他也非常不客气地将莘县划入了秦国版图,从援军中挑出几个人当县令县丞,直接就开始经营起了这座城。
至于原来投诚的那个县丞?
蒙骜表示赞许:投诚的做法很好,值得鼓励,希望以后每一座城池的县令县丞县尉们都能像他一样识时务。
不过这种人才出现在对面就行了,自己国家可不敢用他,尤其是在这种边境,免得哪一天别国来攻打秦国时,他重操旧业,又带着莘县跳槽到对面阵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