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26)301
朱棣道:“既然天幕说咱们可以有,那应当是可以的。”
朱元璋微微叹了口气,语气有些低沉道:“依照天幕的意思,咱们大明,也没落后别人过,一到大清,就……”
“就一落千丈了。”朱棣接话道。
朱元璋点头:“不错。就像大户人家,表面上还光鲜着呢,内里亏空耗尽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若是换做一个汉人王朝,也不至于跌落成那样。”
从天幕悲愤的语气中,可以听出那段历史,到底有多黑暗,有多痛苦。
朱棣看着自己写满字的纸张,道:“如今,我比之前有底气多了。父皇您瞧,这些都是对我们有借鉴意义的方法。”
朱元璋看了几眼,就让朱棣收起来:“这些事儿,要交给你和你的子孙们去做啦。”
“可是父皇,这提前敲鼓、做些牵头之事,还是需要您来做。”
朱棣心里可十分清楚,一些事,秉承着先皇的旨意,和现任皇帝自己搞的,说头就不一样,用先皇名头压人,可比直接讲道理要轻松容易得多。
朱棣自己想锐意进取,可是最近朱元璋对他的态度,让他慢慢地生出了一些孺慕之情,也想靠着父亲的荫恩,躲躲懒,省省事。
朱元璋也看出了他的心思,顿时一乐,指着他笑道:“你呀你,老四也开始学坏了。”
朱棣忙道:“那可不敢,只是觉得这样做更妥帖一些。”
后世说起来,这些事就是太*祖皇帝起的头,也能算他的功劳一份。
【对比着东西方的历史看,就会发现十八世纪时,欧洲在轰轰烈烈搞各种社会变革,而东亚,特别是中国,是万马齐喑。一直以来的优等生,突然就成了世界舞台上的后进生,更可怕的是,这种事许多人身在其中且毫无察觉。】
【回到和珅这个人身上来。修《四库全书》,也只是他借机打压异党,巩固自己的权柄的一个方面。在利用各种手段,将其他人都打压了下去后,终于在乾隆五十年左右,达到了大权独揽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和珅也聚敛了巨额财富,但他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到了乾隆五十五年时,甚至提出了“议罪银”制度,意思是,若有官员犯罪,只要他缴纳一定数额的银两,就能减轻甚至免除罪责。这种荒诞的制度,竟然是皇帝最为倚重的肱骨大臣提出来的,不知道是因为他重权在手,就飘了,还是真被多年敛的财撑大了胆子,更重要的是,弘历不仅没有因此惩罚他,反而惩处了弹劾此制度的大臣。】
【从这样的事,就能看出,到了弘历晚年时,乾隆朝的朝政,已经腐败腐败到了什么地步,而弘历本人昏庸到了何种程度。但这还不是极致,和珅最得意的时候,是弘历到了暮年,比老年的玄烨还要精力不济,还要昏沉无力的85岁时,将帝位传给了嘉庆帝。】
【可是嘉庆帝颙琰虽登基做了皇帝,却没有真正获得帝王权柄的传承。这时候的弘历,依旧是恋栈权位的,所以即便是成了太上皇,他也要上朝,要和嘉庆帝一起坐在上首,听着群臣的汇报。而弘历又因为年事过高,中气不足,说话声音不够大,所以和珅被要求站在他和嘉庆帝之间,负责听弘历的话,然后将他的话传给大家。】
【看上去,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工作,就是个传话筒。可事实上,弘历到底说了什么,外人无从得知,只有弘历和和珅知道,和珅当着弘历的面,“歪曲”“扭曲”一下他的意思,外人也看不出来,还得恭敬听从。弘历对此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信赖倚重了和珅几十年,若是要再找一个和珅这样的人,还真找不出来。这个大半截身子入了土的太上皇,最防备的人也不是和珅,而是儿子嘉庆帝,所以和珅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于是,这个事情的清廷,就有了一个奇观,真正的皇帝,毫无实权,像个吉祥物一般,摆在上头,真正掌权的太上皇,行将木就,能喘气都是幸运,更别提处理国事了,所以实际上有话事权的,是和珅这个“二皇帝”。更重要的是,这段时间,和珅对弘历和颙琰这对皇帝父子,限制了人身自由,围在两人身边的其他人,比如服侍他们的宫女太监,亦或者是亲信大臣,都可能是和珅派来的人。和珅虽名为大臣,实际上是掌控整个朝廷的幕后黑手。】
这种描述,都让帝王们眼前一黑。
到底是多无能多昏庸,才会让皇帝都成了别人手里的傀儡?才会弄成这种局面?
李世民闭了闭眼睛:“臣工挟天子令众臣,从秦汉时起,便是亡国之兆。”
什么时候皇帝会成为傀儡呢,看看汉末时的情形,看看南北朝时的各种乱象,就知道出现这种情况时,国家已经有多乱了。
赵匡胤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又带着一丝惋惜道:“这个弘历皇帝,在位时间太久,又太无能了。”
但凡脑筋清楚一点的,都知道此时权力倒挂了,只会损害国家与朝廷。
只是想到弘历那自私的性子,赵匡胤又觉得,知道也没用,人家肯定不会轻易放下权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