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18)
【胤禛在位十三年,拉下来的政绩清单是一串,弘历的政绩清单……不仅需要从各处抠出来,还需要后人帮他描补一番,最典型的就是他早期拆台他亲爹的那些事。若是撇开大部分皇帝都会做的维护国家统一的对外战争,和救灾抚民这类帝王日常任务,除了一个金瓶掣签制,他在位六十年,实际掌权六十三年的从政生涯,竟说不出更多的、有别于别人的政绩高光。】
【对比起来,他好像没有朱祁镇那般无脑愚蠢,没有赵构那么惜命且自私,没有李隆基那般鬼迷心窍,但因为他身处那个特殊时期,因为他对危机的浑然不觉,因为他的自恋与喜欢逢迎拍马的人,致使整个王朝,都在繁华热闹下、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悄然跌落。】
【玄烨在康熙末年懒政怠政,持续了大约十年,就留下了那么大一个烂摊子,让胤禛夙兴夜寐地努力了十三年,才解决了一部分问题;那像弘历这般,比玄烨做的还过分的,还持续了六十年的,会给朝政、给国家留下了多大的坑?之前觉得难以想象,但是看到自鸦片战争后,整个国家直接跌碎,天*朝上国的幻境直接被打破,整个民族被打倒,被蹂躏被踩在脚底,才知道弘历留下的坑有多大。】
这一席话,算是击中了帝王们的心坎。
弘历的行为,看上去和前面几个败家子皇帝比起来,似乎要正常多了,一朝皇帝可是当时最尊贵的人,什么艺术品文物,什么女人之类的,都不及他重要与尊贵,而且他的那些行为,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国家的利益。
可是这种看似正常的事,反而掩盖了深层次的危机。弘历的好大喜功,较杨广还差了好几个层次,不足以摧毁王朝,可是因为这个点过于微妙,正好在能送清王朝走向末路,却又不至于直接葬送的地步。
嬴政看似静静地看着天幕,心中已有无数个念头浮起,天幕强调着,因为弘历身处在一个特殊的时代,所以他的恶看上去够不着一个昏君的标准,却也是一个有罪的人,这个特殊的时代,是什么?难道就像他这第一个皇帝一样,是一片崭新的天下吗?
第174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18)
在嬴政想到这一层时, 其他帝王也陆陆续续地领悟到了,帝制的崩塌,就像帝制的出现一样, 是任何人都难以阻挡的事。弘历作为帝王, 也阻止不了这样的事发生。
这些手掌天下权的帝王们, 第一次感觉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威压, 一种任何权力都抵抗不了的力量。
朱元璋沉默了良久,才道:“这清朝,运气好,也不好。”
天幕说他们是捡漏了, 所以入主了中原, 可是入主中原的时机不好,正是封建帝制摇摇欲坠的阶段, 所以最后的结局,必然惨烈。
朱棣也觉得心中有些发寒, 心中再有不甘心,也不得不相信天幕所说的, 皇帝是会消失的。“父皇,那咱们……该怎么办?”
最后的王朝注定是要挨不少骂的。
朱元璋调整了一下情绪, 道:“还能怎么办?继续按照计划的办。”
“听父皇的。”
朱元璋继续道:“这天下, 必须由汉人来坐。虽然天幕讲了那些清朝皇帝的功绩, 可是你忘了她有些问题是避而不谈的。要想这天下之人避免奴役之苦,大明就不能倒下,不能给满人可趁之机。”
朱棣郑重地点了点头。
玄烨领悟到了潜台词后,更是有心如死灰的感觉。
他们大清的皇帝, 果然还是想的太浅了,眼界格局小了。天天防备着汉人, 又有什么用?结果真正的毁灭者,是从外面打进来的。当外人打进来的时候,内里已经混乱不堪了,如何经得起外人的打击?
玄烨感觉,自己从来没有这么绝望过。
【前面说到,玄烨懒政怠政造成的最大问题,便是府库亏空,贪腐横行。弘历一样的作风,造成的问题也十分类似,但弘历的帝王威压与手段,与玄烨还差了几个等级,再加上康熙末年时,阿哥们划地盘,大臣们站阵营,互相之间还要提防被抓小辫子,所以并不敢太过于明目张胆。乾隆年时,没有了这些压力,再加上弘历是个喜欢听人拍马逢迎的君王,所以出现和珅这样的大贪官,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和珅被称为华夏历史上最大的贪官,比明朝的严嵩、北宋的蔡京,都要贪的多得多。不过,贪官们到底贪污了多少,很难做一个准确的资产评估,因为每个朝代的物价和货币价值都有些不同,而乾隆朝越到后期,通货膨胀越严重,导致银钱货币也贬值很快。但从金额的角度来说,和珅确实算得上是历史上第一巨贪。】
【为何历来贪官都是被憎恶的对象,但相对于平民百姓的人人喊打,上层却似乎态度有些不同?有些上位者会对他们赶尽杀绝,比如胤禛和朱元璋,有些上位者却对他们睁一只眼闭只眼,比如弘历?因为贪官大多时候,损害的是百姓的直接利益,他们收受贿赂,就意味着本应该公正判决的案子,会让犯罪者逃脱;他们收受的银钱,就是来自民脂民膏;他们摆弄的权柄,利刃都会冲着无权无势的弱者……而上位者是不太能感受到,贪污腐败带来的直接伤害的,相反,贪官们一般在上位者面前,表现得十分出色,不仅机灵聪敏,还乖巧顺从。这一点,在和珅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