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274
路君年跟着谢砚来到门口,他看到门口森严的护卫,自知皇帝在里面与人谈事,不能轻易打扰,便停下脚步候着。
谢砚却径直走到了大太监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大太监微弓着身体,毕恭毕敬,听完谢砚的话,转身推门进去,没过一会儿,又出来扯着细长的嗓音对谢砚跟路君年说:“皇上有请,请太子殿下和路侍读进殿议事。”
路君年这才随着谢砚踏进了议事殿。
殿内烧着新制的暖香,是宫外不曾闻过的香味,早春料峭,殿外还有冬日残余的寒凉,到了殿内便荡然无存,隐隐还感到热意。
路君年知道皇家富贵,却并没有东张西望,随着谢砚一路向前,脚下细软精美的地毯让人行走过的脚步声都减轻了不少。
“砚儿。”皇帝的声音突然从右前方传来。
谢砚回头看了路君年一眼,示意他快到了,路君年低头颔首,目光下移,跟在谢砚身后一路走到了皇帝面前。
谢砚上前双手握拳,微俯下|身,道:“父皇。”
路君年站在谢砚右后方,垂头拱手,道:“皇上万安。”
皇帝正坐于书桌前,桌上堆满了奏章,路恒就坐在他左手边的椅上,面上倒是看不出情绪。
谢砚没有等到皇帝回话,就径直起身走到了皇帝身边,边看他手中的奏章,边跟他说:“父皇,儿臣听闻你跟路大人在议事殿谈论女官殿一事,特来询问。”
皇帝放下手中的奏章,将几本批改过的奏章堆到谢砚手边,说:“你对女官殿这么上心,几次三番来询问,可是觉得有什么异议?”
谢砚抱过一堆奏章走到一旁的椅上坐下,宫人很快为谢砚端上一盏热茶。
“大元国崇尚官学,在各城池修建的正规学堂都由官府开办,因为招收的学子数量有限,里面就学的大多是王公权贵、富豪子弟,贫苦百姓根本没有接受学业的机会,即便民间有大家开办私学,教习的也是同一圈层的大家子女。寒门学子入不了官学、私学的门槛,便只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春试考获得当官的机会,而那些清贫女子更是连春试的机会都没有。”
谢砚说完很长的一番话,话锋一转,说:“自年宴儿臣回东宫以后,觉得路侍读在年宴上的一番言论正合我意,今日听闻路大人也在议事殿,这女官殿还是他提出的,所以我特地把路侍读也带来,我们父子四人,正好一齐讨论讨论。”
年宴上是汤成玉替的谢砚回答的皇帝的话,谢砚如今这一番话隐藏了很多内容,认可路君年在年宴上的言论,同时也表明当时在年宴上的就是他本人,打消皇帝的疑虑。
年宴之时皇帝很不满意,现在也只是默默放下笔,抬头看向还恭敬地站在前方的路君年。
谢砚有意提及路君年,皇帝自然听得出他的意思,视线落在路君年身上,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君年,起身坐吧。”
路君年这才敢直起身,坐在了路恒身边。
皇帝翻出了一本奏章,眼神落在奏章上,说:“路臣提到的女官殿可是有很多人反对,这本奏章中就提到,‘男子当家,女子育子,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怎可随意更改,鼓励女子当官,实在可笑至极。’,依你们之见,如何批复?”
皇帝没有说此奏章是何人所写,也是为了让他们畅所欲言。
谢砚背靠在椅背上,手指轻点着手边的奏章,直言道:“除了生儿生女需要女子,其他府内之事,其实男女皆可做,只是通常男子在外当官,女子便只能留在家中,反之亦可。”
路恒答:“女子当官,即便从官位上退下,也能在家规导子女。去年大朝会上地方曾发生过太多私塾先生诱|奸大家闺秀,最后将其横尸野外的惨事,若是大元国有更多的女官教习这些女子,祸事自然要少许多。”
皇帝听完两人的回答,又看向路君年,说:“他二人都说了自己的见解,君年,你以为如何?”
路君年:“臣听闻边境祸事频发,每年的死伤足有万余,且逐年增加,依照史书上记载过的对战伤亡的规律演算,想来不久后又会有场大战,兵队填补,京中正值壮年的男子减少,若女子能为官,也能缓解官政压力。”
皇帝放下奏章,提笔在奏章上写下几笔,边写边说:“你们三人在这件事上倒是出奇地统一了意见。”
皇帝之后又提了几个时政要点,谢砚跟路恒有时各执一词,有时又持一样的观点,皇帝对他们这样对峙的场景很是熟悉,倒是路君年的话让他觉得可圈可点。
皇帝问:“夜林泽常有偷盗猎者,屡禁不止,又不可斩而除之,何解?”
路君年答:“盗猎之径兴起皆由贪念,野兽不同家畜,肉骨民间难寻,物稀价贵,便人人为利益所驱使,心生歹念,若将宫中官级评定运用在野兽身上,各级制定不同的惩罚,新设处刑的武官,严加执行,或能解此忧患。”
谢砚双眼一亮,在路君年的想法基础上又加了百姓间相互监举获利的说辞,让百姓间自行约束行为。
“君年假以时日,定青出于蓝。”皇帝难得哈哈笑了几声,对路君年赞许有加。
四人交谈甚欢,不知不觉天色已黑,直到大太监进来传用晚膳,皇帝才拍了拍手起身,放了路家二人离开。
三人离开了议事殿,路君年让谢砚先回东宫,跟上路恒的步伐往宫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