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辞旧迎新(上)150
屋檐下挂着成排的腊肉腊肠辣排骨,还有腊鱼腊鸭,风干鸽子肉、风干鱼,各种菜干、瓜条,一串串新拔的大蒜,一筐筐刚挖的土豆,有黄皮,也有红皮的,还没有时间处理的水灵灵的大萝卜堆成小山,这是要切开腌制晒萝卜干的,旁边还有不少芥菜头、儿菜,都是要腌制保存的,咸菜坛都洗干净在外面晾着了。
吃过午饭就开干,乌桃姐妹俩负责洗、切条,李水琴负责撒盐搓出多余的水分,再摊开晾在竹篾席上,晚上再收回来继续用盐揉搓,第二天再晒,反复几次直到能收进咸菜坛。
第二天上午李水琴让乌桃姐妹俩开车到社湾坳镇的集市买过年要放的烟花炮竹、春联门神、窗花、红灯笼,元旦之后镇上的集市就开始卖年货,也不分圩日闲日了,每天都有很多人出来采买年货,街上人挤人,这种热闹喜庆的画面只残存在儿时的记忆里,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了。
春联、门头、福字都是成套的,可以一起买,不想要印刷的也可以往前走走,有那种现场写的,就是价格高点。
乌桃蹲在摊位前挑挑拣拣,家里院门、大门、厅门都要贴春联,每一对还得不一样,她跟乌榴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要哪几对,这个以前都是她妈出来买,她是真不太懂,又怕买错了,还是热心的摊主帮着挑了几对,用掺着金粉的墨汁当场行云流水写出来,墨干了才卷好给她们。
拿上春联,乌桃被妹妹拽着去其他摊位,“二姐,那边有仙女棒卖,我们买点回去晚上在院子里玩,呀!好大的炮仗,我们也买吧!烟花烟花!二姐快看,那边还有烟花!”
“人多,你慢点,看着点包包,街上有扒手的。”乌桃无奈的跟着妹妹在人群里钻来钻去。
生抽酱油这些也要买,家里剩的不多了,应该不够过年,糖果饼干这些不需要,家里多得是,饮料啤酒可以囤点,买的太多,拿不下了只得先回停车场那边放东西,再转回来继续买,中午就在老集市吃炒河粉,八块钱一份,配菜有豆芽、韭菜、鸡蛋和瘦肉,锅气十足,还是小时候的味道。
回去的路上,乌榴在车里跟爸妈视频,说:“春联门神炮竹烟花我跟二姐都买全了,你们跟大伯回来的时候就别买了。”
“你们买的够不够啊。”
“肯定够的啊,都是双份,怎么可能不够。”
“那行吧,我们少买点,”不可能真的空手回家过年,乌兰水说道,“封红包的现金桃桃你不用换了,我跟你小婶都在县城换好了。”
虽说现在都有手机,流行微信抢红包、直接转账,但春节的仪式感不能没有,现金红包还是要发,尤其大年初一早上,长辈给小辈的开年红包得是现金,往年李水琴都会提前让乌兰苍或者乌兰水在县城换现金。
乌桃早几天就把钱换好了,也可能不够,今年来家的亲戚肯定很多,都有小孩,现在时代变了,不像以前红包只封10块、20块,李水琴封的都是200起步,像舅舅、表姑表叔这种平时来往频繁的,给他们孩子的红包会更大。
乌梨是年二十七这天带着老公和孩子回来的,大包小包,乌桃原本想去省城接他们,但张清让那边提前安排了司机将人送到乌家庄,省了她再去,司机还把张家给的年货拿来了,乌桃也回了礼,另外给司机也送了一份,都是家里现做出来的,炸鱼、扣肉、红糖米果、糍粑等等。
“大哥跟大嫂都是二十九才放年假,能赶在年三十回来,”乌梨把东西放下,带着团团圆圆去天井洗手,没买到飞机票,坐了将近七个小时的高铁才到省城,“家里今天做什么呀,在山脚下就闻到香味了,俩小的一直嚷饿,给他们买饭又不吃,把手手洗干净,让二姨给你们拿好吃的。”
穿着红毛衣小马褂的团团圆圆挤在木盆前洗小肉手,嘻嘻哈哈的,也不等乌梨给他们擦干净,蹦哒着就上去,围在乌桃腿边要吃东西。
厨房的锅在烙红糖米果,是本地逢年过节都会做的一种用糯米粉和红糖揉匀摊成的一个个小圆饼,婚丧嫁娶也会做很多送给来吃席的宾客,还有糯米粉做的寿桃,里面包花生碎白糖的馅儿,蒸好了再在表皮点朵小红花或者喜字。@无限好文,尽在 5 2 shu ku.vip
估摸着他们是这个点到,中午留了饭,乌桃又单独给团团圆圆蒸了肉饼汤和鸡蛋羹,放在儿童碗里让他们自己拿勺子挖着吃,鸡蛋羹很嫩,黄澄澄的,浇了一点点芝麻油和蒸鱼豉油,不咸,小孩子都能吃的。
大桌上放了两大簸箕烙好的红糖米果,乌梨数了数,一百多个。
“做这么多?”
乌桃往厨房努努嘴,用她妈绝对听不到的声音说道:“里面还有呢,三四百跑不了。”
她妈做东西主打的就是一个量多,她掀开盖着竹盖的两个大盆,里面满满都是上午炸好的扣肉,表皮炸的金黄酥脆,泡泡起的也好,肉都是肥瘦相间的,蒸芋头扣肉、梅干菜扣肉肯定好吃。@无限好文,尽在 5 2 shu ku.vip
乌梨抬手擦眉毛,哭笑不得,“是不是还有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