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辞旧迎新(上)
不等莫慈萍怼回去,她婆婆就冲出来叉腰站在门口大骂:“叼你老母!你要敢动我们地里的东西,我铲平你们家的坟头!咒你全家死绝!”
村里的女人骂人特别猛,尤其是年纪大的,手一叉腰,眉毛一竖,眼睛一瞪,张嘴就能把对方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个遍,李水琴也是村里的吵架高手,现在退休了,但村里还有她的传说。
这还是第二天乌桃去村里看地,几个婶娘八卦起昨天的事才提到的,她们刚嫁来乌家庄的时候最喜欢看乌桃妈妈跟人吵架,可精彩了。
要看的那几块地也在旧村坪,离莫慈萍家的不远,但土质完全不同,乌桃半蹲在地上,拿根小棍子这里戳戳,那里捣捣,别人也看不懂她这是要干嘛。
过了会儿她站起来,拍拍手上的土,“你们昨天跟人吵的很厉害吗?”
“啊?”莫慈萍替她拿东西,“也没有怎么吵,他们就是想要回那些地,我公婆不可能同意的,就吵了几句,已经跟阿叔说了以后不放他们进村。”
这就是在村口设岗亭的好处,小人哪里都有,既然跟他们讲不通道理,干脆直接拦在外面。陈春美每次都被拦住,她的车没有登记,娘家也没人愿意到村口领人,她就进不去,在村口闹过一回,被派出所的人带走关了一晚上,便再也没有来过。
对村里的土地山林买卖,乌桃也不清楚,她从莫慈萍帮拿的袋子里抽出自己的平板,打开乌夏林发来的地图,在看过的这块上做好标记,等看完其他几处地方再回去琢磨该种哪些药材。
第77章 辞旧迎新(上)
腊月二十三在桂区这边就已经算是开始过年了, 这天李水琴要拜神祈愿,早早就起来准备大公鸡、猪肉、花生米、金针(黄花菜)、木耳、供茶供酒供饭,将客厅的八仙桌挪到院里, 朝南摆着。
桌子最前端放香架子, 是上下两层呈长方形的红木架, 有五个并排的小洞,中间三个插线香,两边插红蜡烛, 架子左右两边各摆一束用柚子叶、柏枝、肉桂叶捆成的叶束, 在本地, 这三样东西有驱邪避凶的寓意, 拜神、祭祖都会用到, 捆叶束用的是红绳, 不能用其他。
从香架依次往下是三个并排的小酒杯、三杯茶、三碗饭,之后是金针木耳、花生米和白灼的大公鸡、带皮猪肉, 桌角放叠好的黄纸,还有金银元宝。
拜过一轮, 斟酒斟茶后, 李水琴就会拿出一张提前找算命先生写下的祈愿清单,上面是家里人的姓名、生辰八字、祈愿语等等,对着供桌念, 虔诚的祈求新的一年家人平安顺遂,心想事成, 念完要拜三拜, 把祈愿单折好装进一个红色香囊, 挂在香架子旁边,等还愿那天再取下, 最后烧纸元宝,放鞭炮,整个仪式才算完成。
拜神都是在上午,越早越好,下午再拜那就不叫拜神,叫拜祖,也就是祭拜祖宗的意思。
这些事一向都是她妈负责安排,乌桃就跟着拜、烧一下黄纸元宝,在家拜完,还要把供品收进竹篮带去社公庙继续拜,她以前不信这些,也懒得去,今年罕见的跟着一块来了。@无限好文,尽在 5 2 shu ku.vip
整个乌家庄都是今天拜神祈愿,鞭炮声齐鸣,社公庙人挤人,供台都摆不下,只能等前面的拜完了,后面的再进去,有的村民急哄哄的,错拿了别人家的供品,回家才发现公鸡不是自己家那只,想换回来都不知道找谁。
以前李水琴也错拿过,为避免这种情况再发生,乌桃专门从景德镇定制了一套拜神用的瓷器,青釉的,样式古朴,从酒杯到盘子,都是独一份,绝不会认错,旁人一看就知道是她家,每回摆出来都被夸好看。
李水琴笑的合不拢嘴,“我女儿从外地买的,找遍南桂都找不出第二套!”
庙里人多,实在挤不进去,乌桃就和放寒假回来的乌榴去大榕树那边挂许愿牌,树下有很多换了新衣的小孩在追逐打闹,有的手里拿着用零花钱买来的摔炮、火柴炮,大人呵斥他们不许往人多的地方放,他们也听话,嘻嘻哈哈闹着跑远。
“今年人真多啊。”每年都回来,往年却没有今年热闹,乌榴拿着一把香,看着人来人往的社公庙感叹,随手拍了张照片发给同学。
“不少在外打工的人元旦就回来了,没走,昨天镇上和县城的所有学校开始放寒假,孩子们都回村,所以热闹。”
“往年都没有这么多人。”
“今年不一样吧。”
“是啊。”
不一样,乌家庄已经变了,跟之前不一样,也不对,用她爸的话说就是现在的乌家庄跟二三十年前的乌家庄很像,绿树环绕的老房子,背后是郁郁葱葱的山林,雾气缭绕,神秘,悠远,哪怕是冬天,这里也生机勃勃,没有丝毫颓败。
拜完社公,乌桃骑电驴载她妈回家,妹妹骑另外一辆跟在后面,路上碰见相熟的村民,都问今年都有谁回来过年。
往年乌梨都是回江西公婆家过春节,前两天视频说跟姐夫商量好了,今年回带孩子回乌家庄团圆。
到家正好吃中午饭,也不用怎么做,把公鸡切了,调一个白斩鸡的蘸酱,猪肉切薄片煸炒出油脂,放金针木耳一块炒,再弄个青菜,简简单单的一餐饭就做好了,三个人吃绰绰有余,还剩下不少,也不用留着晚上吃,拌饭喂给家里的三只四脚成员,剩饭剩菜一直都是它们负责打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