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说网 > 历史 > 《大清真相全文最新+番外》在线阅读 > 正文 39
清军这才一昼夜疾驰二百余里,二十一日傍晚到达山海关外,很快便与唐通所部交了一次锋,轻松败之。想必李自成不用多久,便会知道满洲人来了,那么第二天的决战,大顺军打的也不应该是一场无准备之仗。
起以雄关定中原(中)
多年死对头走到一起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吴三桂心自然是诚,可人家一时半会儿哪能看清呢?多尔衮很谨慎,说精明干练行,勇略不足也可,就看你站在什么角度了。反正到了山海关大门口,纵使你吴三桂派多少使者前来恳请,他就是不愿进去,领大军驻于关外四五里远的欢喜岭,并严令当晚“披甲戒严,夜半移阵”。
吴三桂一看急了,这样下去怎么行呀,只好一大早亲自去见多尔衮,求其入关。双方一番交涉,多尔衮感受到了他的诚意,疑虑大减。双方达成了一个口头协议:“桂念腹背受敌,势不得全,乃与清帅约云:‘从吾言,并力击贼,吾取北京归汝。不从吾言,等死耳,请决一战。’问所欲?曰:‘毋伤百姓,毋犯陵寝。访东宫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黄河为界,通南北好。’清帅许之,攥刀说誓,而以兵若干,助桂击贼。”(《谀闻续笔》,卷一)
这个协议是否存在,历来纷争不一,难有定论,存在的可能性也许要更大一些。清人这次出兵,最高目标一开始也不过就是取得河北数省,真像协议中所言与明黄河为界,那不就实现了吗?而他吴三桂刚请兵时,便有了给人家财帛再裂地以酬的打算,最后达成这样一个协议也属正常了。
后来,战败于山海关的李自成想和谈时,吴三桂提出的一个条件也是:“请归太子二王,速离京城,奉太子即位而后罢兵。”(谈迁《国榷》)李自成答应,如果让他顺利撤退北京,即把太子二王交出来,二者于是成交。倘使没有与多尔衮协议在前,吴三桂这样做那可是里外不是人了。
再过三十年,吴三桂起兵反清时,激昂檄文中就曾愤然指责多尔衮背盟,义正辞严的样子真不像编造出来的,而当时清廷的反应也非坚决否认,倒有点刻意回避的味道,若其间没有猫腻会如此吗?再说了,清人占了京城后,刚开始也是按照黄河为界行事的,并没有打算南下,与他们起初的战略相吻,也与这个协议内容相合。这方面以后再说,还是继续看那命运攸关的山海关大战吧。
能够达成这样的共识,多尔衮是高兴的,因为入主中原的空前伟业在向他招手了。而后他又提出要求,为便于战场上同大顺军相区别,吴军将士们都要剃发,因时间太紧迫来不及,便定以肩膀上系块白布作分辨。吴三桂则是当场剃了发,等于是降了清。接着双方又歃血定盟,一番肝胆相照的激情渲泄后,抗顺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了。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吴三桂已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历史的大势也更不会按照他的设计来实施了。
随即,清军有史以来第一次入了山海关,左翼英王阿济格率万余骑入北水门,右翼豫王多铎领万余骑入南水门,多尔衮自统主力入关中门。清吴一旦联手,李自成败局已定。
清军战斗力本来就强,人马最少也有十四五万,再加上吴三桂的五万,算算多少人吧,而李自成只有六万人马,即便沿途收容了唐通的部队,也不会超过八万,与人家相差太悬殊了,怎能打得过?老李呀,兵力太分散,还有主力部队在外面,现在后悔了吧?
四月二十二日,大顺军先与吴军在石河西红瓦店一带再来一番拼死搏斗,惊天地泣鬼神啊。大凡一个民族衰弱时,最勇猛的表现一般都是在窝里斗中,这次自然也不例外。双方苦战了大半日,下午时分,吴军支持不住了,大顺军也已筋疲力尽。
就在此时,一旁窥伺多时的多尔衮终于完全对吴三桂放了心,而大顺军的战斗力也已大体掌握,一切就绪。清军以多尔衮最嫡系的两白旗骑兵为先锋,三吹角,三呐喊,万马奔腾杀奔而来,气贯长虹,锐不可挡。吴军再复振作,与清军合力共战。大顺军英勇拼搏,顽强抵抗,大势却已不可挽回。李自成策马而走,二当家刘宗敏中箭身负重伤,全军溃败而逃,清吴联军乘胜追击四十里。
起以雄关定中原(下)
此战可以说正式拉开了清人入主中原之路,又因北方实力最强的两个汉人鼎力相助,让他们极其幸运地打响了第一炮,也为今后夺天下定下了一个轻松的基调。李自成与吴三桂的PK,太具有代表性了,简直就是明末清初中原民族最生动的写照。
原来官匪之斗是可以超越民族利益之上的。不仅吴三桂,明体系的人士大都持这种观点,连那名声超亮的民族英雄史可法也不例外。清人过来消灭起义军是帮忙,应该感激才对,这严重阻碍了他们对清人入关本质的认识,等到终于清醒时,一切为时已晚。
李自成堪称中原抗清最有实力者,他的大顺军战斗力中原之地尖中尖了,没想到在满洲铁骑面前,依然不堪一击。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人们在讨论兴亡时,能够找到很多原因,一般却不愿意过多讲到实力的问题,其实这才是失败的根本所在。就是其他方面错误都不会发生,如果实力不足,你还是打不过人家。拥有强大的实力,才是一个民族力挽狂澜于即倒的根本保证,可惜当时的神州大地,只有一个字——“无”。就是这样,代表抗清最高水平的李自成们还一再犯错,失误连连,那你还靠什么去抵御外敌入侵呢?
吴三桂恰是民族背叛者中最具代表性的。他本可以成为大明的支柱,却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成了本民族彻头彻尾的投敌者,反过来比征服者还要不余遗力地镇压本民族的反抗,取得一个又一个加官进爵的资本。当然还有更多人,连吴三桂都不如,强敌面前没有一丝挣扎,迅速便降了过去,吃香的喝辣的,但人格上有什么尊严?就连被称为清初第一名臣的范文程,老婆都差一点被多铎公然抢了去,幸亏多尔衮还有点起码的政治头脑,及时制止而作罢。这还是早就投清的最高等级汉人呢,想见中原民众地位何等之低。不过,就那也不妨碍他们一批又一批争先恐后降敌而去,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呀。毫不夸张地讲,他们为清人定鼎中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期更是无可争议的主力军。相较之,英勇的反抗者也不少,但比起他们却是小巫见大巫了。
窝里斗更是加快了入侵者征服的步伐。李自成与吴三桂,华之北最有分量的两大实权人物,不能同心协力共御外侮,却在外敌入侵的关键时刻,彼此间打得难解难分,反而给入侵者提供了更多的征服机会。多尔衮真是太需要感谢他们了,要不然怎能入得山海关,又拿下北京城,继而河北乃至差点夺取天下?这样的事以后还更多。李自成逝后,大顺军内部始终未形成一股绳,直至二十年后全军覆没。张献忠丢下的大西军同样如此,孙可望与李定国皆英才,却因彼此不和,极大摧毁了西南抗清之局。还有李定国与郑成功,要不是后者过于考虑小集团利益,真能合力攻下广东,南方抗清之势怎会没有转变的可能?至于南明,内部更是一塌糊涂,不值一提。面对如此对手,清人凭借游牧渔猎民族惯有的剽悍之气与勃兴时机奋发向上之力相融而成的优势,岂有打不赢之理?
又把京城轻松取
就这样,多尔衮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及好得不得了的运气,把父兄几十年从未到得城下的山海关收入囊中,已经打破了大清征伐中原的纪录,接下来就像布勃卡一样,不停刷新了。新的便是拿下中原王朝的心脏——北京。
过程惊人的顺利,让你不得不承认历史就是如此吊诡。想那崇祯后朝,即使衰败不堪了,也未让满洲人下过京城,可战斗力超过明军的新生力量大顺之师,入得京城一个半月不到,便被满洲人撵走了。猛一看,还真让人难以理解,细思量原来是吴三桂与李自成再次联合送大礼罢了。
当初山海关战败,确实给了李自成沉重一击,但绝不是致命性的。不说还有大批部队分布在京畿之外,就是他带到关前的人马被歼灭的也只是一部分。大决战当天晚上,李自成退到永平(上次路程用了三天),收拢溃散之卒,又得数万人马,不少了,只是士气较前大为逊色也。
多尔衮并未穷追猛打,清军主力撵了四十里就回来了,只派吴三桂带着他的汉人部队及少量清军追赶而去,后来一直到李自成退入山西都是如此。
吴三桂追到永平,与李自成达成协议后(详见前文),当晚也返回了山海关。有点奇怪,行军打仗不是讲究“宜将剩勇追穷寇”,决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吗?多尔衮可是被捧为大军事家的,应该清楚呀?这个时候如果清军主力毫不耽搁地猛打,完全有可能彻底击垮李自成。师困马乏绝不是理由,以前清军入犯中原长则连续作战半年,这次从出征始不过半月仅打了一仗而已。要是李自成以后有守北京城的决心与勇气,赶紧调集各路人马云集而来,与你死嗑,这时机延误的可就大喽,多亏了人家实战中没这个概念。
吴三桂这次可真是大功一件,自然受新主子奖赏了。多尔衮以顺治名义封他为平西王,手下将士跟着也全部剃头,算是彻底降了。二十三日,吴三桂受令带所部及清军马步兵一万,作为强力中锋,继续突前追击李自成。那个与李自成的协议?自然作废了,也就是,都成哈叭狗了,还有什么资格自作主张?多尔衮则带着自家大部队,消停慢意地跟在后面,既能吃到桃子又能减少伤亡,何乐而不为?
李自成也是牛人一个,等吴三桂回头再追过来,他竟然还在永平!他又一次轻信了吴三桂,以为只要和他谈妥,就可以顺利回京了。老李呀,这人世间最不能让人相信的就是政治上的承诺了,以后吸取教训吧。
吴三桂很快进逼永平。李自成被迫迎战,人马不少,士气低落,一战即败,赶紧向北京疾退。路上他越想越恼,至永平城西二十里的范家庄,下令斩首吴襄,用竹竿挑头示众(管什么用)。
二十六日,李自成败回北京,下一步怎么办?随即摆上议事日程。他本来就无长留北京的打算,西安才是理想定都之地,所得金银财宝也早已开始打包装箱准备带走,今又大败而归,城内人心也是惶惶,更加坚定了回陕决心。
登基的事,李自成本无兴趣,但经不住臣子们的劝驾,北京的地位又不同凡响,好吧,走之前把这事办了,说不定还能再凝聚一下人心。另有一事必须要办,三桂这等可恶之人,不杀他全家不足以泄哦心头之愤。二十七日,吴氏家族在京人等,除了三桂一个哥哥,三十四口全被处死。
二十八日,吴三桂到得近畿之地,发布了一番通告——大家听着,咱马上就要进京了,降贼的人等赶快反正吧!京城内外,人心更加不稳,那些十足墙头草的官员们又在谋划着改头换面投靠吴三桂了。
二十九日,李自成搞完了登基大典,一把火烧了宫殿和各城门楼,第二日带着太子二王(后下落不明)撤离了他仅拥有四十一天的北京城,归心似箭,直奔老家而去。
吴三桂也未入得北京城,当天晚上,多尔衮在蓟县获知大顺军撤退后,即令他与阿济格、多铎率清吴联军,快马加鞭追击李自成。
其间历史记载相当混乱。捧多尔衮的又是一番雄才大略的论证,什么吴三桂有扶立太子(并不在他手上)进京登基的打算,而清军名义上是为明帝复仇讨贼而来,如果让吴先进了城,清军再入就名不正言不顺了,那多尔衮当然不干了。占领北京入主中原才是他的雄心壮志嘛,岂会让给他吴三桂复兴大明?
如果所讲属实,一般人在那个位置上,其实又何尝不会这样去做?没什么复杂呀?要是这就叫大略的话,太多领袖人物可以称颂了。何况吴三桂此时是否有那种想法,都很让人怀疑呢。
山海关战后,吴三桂随即彻底投降,手下将士全部剃发易服,自己也做了大清的平西王,怎么可能还会立太子于北京即位?何况这太子也不在他手上呀?且看他到了近畿发布的通告,可是半点未提过太子的。
此时的吴三桂,已经死心塌地做那清人的鹰犬,不可能再当明之忠臣了,否则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后对他百般笼络,又是加官进爵,又是送钱送粮,他还不投奔了去?或者做个地下党什么的?吴三桂,助大清定鼎中原的居功至伟者,不管找什么理由,都洗刷不掉他民族背叛者的耻辱。
多尔衮让他继续追击李自成,也许就是用他打头阵这么简单,就像后来征讨南明时前方打仗的逐渐都变成了汉人部队,再往后,康熙平三藩向昆明进发时,安排冲在最前面的基本也都是汉军一样。
吴三桂多英武雄健的人呀!打李自成那是毫不手软,因为同行的清军基本作为后援部队参战,有时甚至故意旁观,冲锋在前、浴血奋战的其实都是他吴家军。真是不得了啊,一路上连战皆捷,迫使大顺军很狼狈地退入山西。晋冀咽喉之固关(今山西平定县境内)脚下,清吴联军止步,五月十二日返回北京,吴三桂当然又是大功一件。
而就在十天前,多尔衮便已率领清军兵不血刃进入了北京。当时城里的官民们哪知道真相,还以为吴三桂带着太子回来即位了,赶紧浩浩荡荡出城迎接,没想到定睛一看,来者竟是穿胡服扎辫子的“蛮邦”领袖多尔衮!众人皆惊,有点气节者悄悄走了,大部分却都做了良民,将错就错把多尔衮迎入了京城。
此时的多尔衮怎能不开怀大笑?这前前后后运撞得也太大了,新对手竟然如此不堪一击,让他一不留神,干了这等伟大的事儿,入了关,进了北京城了!一个月前打死也不敢相信呀。
终定囊括天下志(上)
这次多尔衮占了北京,决心要常住了。内部也有人主张狠狠屠戮一番,留点兵马守着北京,大军还是回辽东得了,起码也退保山海关。他哥哥阿济格,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粗莽汉子,便采此说,愚蠢透顶,无须多论。
既然想长期占着,过去烧杀抢掠那一套就不能再搞了,民心还是要稍稍争取一下的,于是便有了严肃军纪啦、不扰民啦、为崇祯发丧啦、革除前代弊政啦,等等“英明”举措。结果多尔衮和清廷又被狠狠高捧了一下,看看!人家获胜是有道理的,得民心者得天下也。
不错,因为入关目的不同,多尔衮领衔主演的这一次,统治手腕上确实有所改进,刚开始略少了一点野蛮,某些方面终于做得像个正常样了,不过都是治国最基本的东西,有啥可高看的?何况又有多少真实性呢?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如果李自成掌控了天下,那么现在看到的就是大顺军如何体民爱民了。
其实就在那无尽颂扬中,细瞅瞅也还是能看到清兵留下的暴行痕迹的。他们从山海关一路下来到京城,沿途强令民众一律剃发,怎能不扰民?这可不是现在花几个小钱理个发那么简单的,直接牵涉到民族尊严与个体人格的大事,残酷性丝毫不逊于杀戮。后来江南诸多民众已经屈服于征服者的淫威了,却因剃发一事,又发出反抗的怒吼呢。
当多尔衮到了北京城,起初也是严令剃发的,只因抗议声太大了,刚来也需要巩固统治,暂时作罢。可他为了腾地方给八旗子弟们住,竟强行把京城东、西、中居民全部赶走,这是何等的扰民?被横加贬斥的李自成不就是对那些墙头草们下了点手吗?可绝没做过这等混帐事!
至于革除前朝弊政,如免除“三饷”加派这样听起来非常冠冕堂皇的民生工程,其实就是一张空头支票,不仅未得到兑现,整个多尔衮顺治时代,收钱反而直线上升了!只是名字改了一下,不叫辽饷了,“九厘额银”是也。
更甚者时间不长,多尔衮们就连那一点点刻意塑造的温情都打碎了,彻底撕下伪装,凶相毕露,干出一系列残酷暴行来。中原民众不得不生活在战乱与压迫的双重苦难中,这讲到清人征服江南时再详叙吧。总之,清人能够夺得天下,绝不是凭啥收民心之举,而是靠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中原民族自己太不争气为保障的。
这个民族在明清交替之际进入了一个最晦暗的阶段,精神沦丧,一盘散沙,逆来顺受,软弱可欺,人多顶个啥用?还不是让征服者盘中餐更丰盛些?十七世纪人类史上最大的悲剧与耻辱,就是他们创造的。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一小群野蛮人还能够让一个人口超级多的文明之族屈服于他们的铁蹄下,多么不可思议!放眼全球,恐怕也只有在中国发生了。更令人痛心的是,当征服者都认为蛇哪能吞象时,这个民族还尽干一些事,仿佛在告诉人家,来吧,不要急,一口一口吞,完全行的。
章节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