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智能火!

智能小说网分类书库 手机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智能小说网 > 都市 > 《八零之女配重生当学神最新免费+番外》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17章 临门一脚300

第117章 临门一脚300

海船果心 8385字 2022-05-06

  “你说……咱们女儿还能嫁出去嘛?”回过头, 井母忧心忡忡的问自己的丈夫。

  “操心这么多, ”井父晃着腿,看着电视里的春晚小品呵呵直乐, “咱们也管不了这俩丫头了啊!”

  井母叹气:“也是, 你看大丫也是,这么大年龄了,连对象都不肯谈……”

  千里之外的江流县肉联厂里,外头同样是鞭炮喧嚣, 办公室里却依然还有不少人。

  因为订单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是大年三十生产线也不能停,除了加班工资发得丰厚些,井媛还特地买了丰富的过节慰问物资, 保证加班的工人们依然能过一个好年。

  至于她自己,反正父母和妹妹都远在京城,也根本没有过年的想法,年夜饭都是在厂里跟工人一起吃的,也挺热闹。

  等到晚上十点来钟,今年的事情才终于忙完,井媛推开门,准备踏着雪往家走,却惊讶的看见一个不该在这里的人正等在门外,一看见她,就露出殷勤的笑。

  “你到厂里有事?”井媛话一出口就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傻问题,又看了周围一眼:“你在外头等多久了?”

  张成栋憨憨的笑:“没等多久,我怕进去打搅你。”

  井媛一笑,问:“有什么事?”

  “这不是过年了嘛,知道你一个人,又没时间买什么,所以给你提点点心过来,免得夜里肚子饿。”

  井媛:“我爸妈去京城之前早就把点心盒子填得满满的,饿不着。”

  “那也是我的心意。”张成栋嘀嘀咕咕的小声说。

  “你说什么?”井媛没听清。

  “没,没什么,”张成栋支支吾吾的,“天晚了你一个人走不安全,我陪你一起吧。”

  “就在厂里有什么不安全的。”井媛好笑,也没拒绝他。

  今天的雪不小,两个人一路走了十来分钟,张成栋嘴贫,就这么说了十来分钟,几乎一刻都没停。

  等到井媛快到家了,他才突然回过神,不好意思的笑:“我话多,你是不是觉得烦了?”

  井媛摇头:“我今天说话太多,现在听听你说话,还挺好的。”

  “那,那就好。”张成栋傻呵呵的笑。

  把手里的点心硬是塞给井媛,又看着她上楼点亮了灯,张成栋才转身离开,井媛站在窗边上,看着这人离开的背影,嘴角忍不住微微弯了起来,又摇摇头,转身烧热水洗漱去了。

  过完年,井熙的父母只在京城多呆了三天,就惦记着厂里的工作,急急忙忙回去了。

  井熙把二老送上车,转身又开始没日没夜的泡在实验室里。

  事实证明,艰苦的努力,正确的方向,以及充足的经费,终究能得到回报。

  之前一个个项目都在卡壳,但是能到出成果的时候,又是一个个的开始井喷。

  最开始被攻克的是瞬态全息干涉计量,井熙把这种非接触的测量方法应用在对准系统上,极大的消除了系统误差。

  蒋芸那边深紫外光没有太多进展,但是紫外光源已经到了可以被成功应用的程度,对于目前百纳米级制程的精度要求,已经尽够了。

  井熙带着这些新成果,很认真的和钱教授谈了谈,大概一个小时以后,钱教授又带着她去找了院长。

  “光刻机……你真的决定要做这个?”院长迟疑道,“国家目前的经费有限,只能集中投入几个重大项目,光刻机的研发,已经被半放弃了。”

  光刻机肉眼可见就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项目,鉴于其复杂程度,还需要大量顶尖的高科技产业的支持,比如更好的光学镜头,更优秀的液压和控制系统。

  相比起更加紧迫的航空航天,或者是重型装备研究,看起来效益更慢,而且国内需求并不太迫切,还可以通过进口解决的芯片问题,自然被放在了后头。

  “我觉得这个项目我能做出来,”井熙胸有成竹的说,“我能自己解决一部分经费,但是也希望校方和国家的资金支持。”

  简单算算就知道,这绝对是一个研究时间超过十年,每年投入经费过亿的大项目,井熙一个人可负担不起。

  院长还在犹豫:“你……真的能做出新一代光刻机?”

  “肯定可以,”井熙点头,“我手里的技术积累已经够了,只是还需要一个对液压和控制系统比较有经验的实验室合作。”

  一台先进的光刻机需要多个行业的顶尖技术结合,才能去挑战芯片生产这个及其精微的领域。

  “合作倒是好办,钱教授就可以帮你联系,”院长说,“院里可以先帮你解决两百万的经费,要是你真能做出原型机来,就算是拉下我这张老脸,我也一定帮你在国家重点专项基金里,狠狠要一个位置过来。”

  国内放弃光刻机的研发,主要是因为花费太大暂时又看不到什么成果,但要是井熙真的做出了世界领先的原型机,重新排序也不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把引进国外光刻机的钱拿出一部分,也很不得了了。

  两百万比井熙预想的少些,但是她也知道学校的难处,这已经是院长能力范围内最大的帮助了。

  关键,还是要见到成果。

  钱教授很快就帮她联系到了学校里一间专门做液压和控制系统的实验室合作,那边对光刻机这种大项目也很感兴趣,合作的意愿十分积极。

  然后,就是开始拼凑原型机。

  当前国际上的主流芯片尺寸是4英寸,蚀刻精度两百纳米以上。

  井熙瞄准的是还没有问世的6英寸光刻机,纳米制程控制在200以内——更大的尺寸,更小的纳米制程,只有这样的成果,才能在经费大战中抢到足够的份额。

  目前实验室各个技术的储备都有了,但是想要把它们拼凑起来,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便是一台普通的紫外光刻机,需要的零件也差不多上万,有十来个重要的部件,比如测量台曝光台,发出光源的激光器,光束矫正器和能量控制器,还有掩膜版,掩膜台,物镜等等,每一个部件都需要配合得恰到好处,才能做出一台合格的光刻机。

  为了解决掩膜版,也就是一块在内部刻着线路设计图的玻璃板,井熙在国内问了一圈,但是都没办法定做,最后还是花了几十万美元,从国外专门定制了一块。

  光是这块掩膜版,就把井熙辛辛苦苦从院长那里要来的经费给花得一干二净,更不用提其他更复杂的结构和部件。

  还好合作的液压传动实验室帮了不少忙,解决了绝大多数机械方面的困难,帮井熙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经费。

  就这么紧张的忙了大半年时间,这台光刻机终于基本成型了,虽然它又笨又重,零部件间也充满了强行拼凑的粗犷气息,没有一点工业美感,但是,能用。

  也只是能用而已,距离好用,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其中最麻烦的,还是光学镜头。

  世界上最先进的光学生产商主要在日本和德国,日本那边对井熙提的需求基本无视,蔡司那边因为产能有限商品又完全不愁卖,对井熙定制特殊镜头的订单也同样表现得有些傲慢。

  但是现如今,光学镜头已经成了项目组最大的阻碍,井熙终于还是决定,亲自去蔡司那边走一趟。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