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河村5
第三章小河村
林家老爷子是个非常睿智有魄力的人,早年战乱里给大商铺跑货做账房,攒了几分家底,当然这家底划不到资本家的档次,甚至还抵不上有产阶级。
因为除了县城两间半小房子,老爷子所有的钱都拿来养家糊口,给儿子做教育投资了。
林家五个兄弟全都上过学,读书识字,这年头农民基本都是文盲,正经上过学的村里掰着手指都数的清。
这其中林家就显得特别了,村民的话来说,每个娃都有出息啊虽然林家的条件,出了村其实不算什么。
林月生穿过马路,对,马路。村北只有零散两排房子,住户少。挨着马路的房基地都是香饽饽,人人想吃一口,林家没吃上。
林月生也不关心谁吃上了,但是她稀罕马路啊到处都是黄土垫道的乡下,甚至城里也是如此。
马路多稀罕啊简直就是隆妆华服的美人,站在乡下土妞儿堆儿里了,那叫个惹眼啊。
小河村人均不到一亩地,本应该穷的吃不上饭,为什么整体日子还过得下去。这马路就是最大的原因了了。
这条马路也是建国后才铺上,因为青石县是个山城,小河村的西山不称不上山,就是一片连在一起的大土坡。沿着土坡往西,慢慢就是山区了,山连着山。
以前国民政府开了一条山路,经过小河村去临省运煤,这条路原本坑坑洼洼,建国后政府修补过,铺成了水泥路继续运货。
运煤的路线后来挪到小河村与南沟村之间了,那两边边没住户路宽敞。有路运煤自然县城就有煤场,煤场就在路边就近建了,大部分的煤炭还是往市里送。
西山最西边还有个小铁矿,建了个钢铁厂。听二哥说前些年全民大炼钢铁,就是因为钢厂有矿有煤炭,村里、厂里口号虽然喊得响。
但是钢厂真看不上村里人的铁片片,还不够浪费煤炭的,所以村里的铁锅、门环才保住了,西山的树才没被砍光。
运煤还要有车队,县城的运输队大院,离小河村也不远,村里孩子十分热衷,去煤场和运输大队看大汽车,清一色绿皮大卡车,在林月生看来,简直就行走的金钱。
钢厂、煤场、运输队,有门路的都使劲儿往里挤。运输队村里能进去的凤毛麟角,县里的关系够铁的才能进去,这年头司机太体面能挣钱了,技术性也强,想学也没地方学。
两条公路夹着村子,总的来说,小河村也是有富裕人的,自然穷老百姓最多。
林月生一直往村南走,三伯家在大水渠边上,这也是三伯抢的好地方,西边平安水库放水的时候,这边浇自留地啥的,省钱省力又方便。
村民偷摸着用公家的水,干部们也装没看见,毕竟村干部的自留地,基本都在这一片。
低矮的土砖房,外墙掺了石灰的黄泥,盖住了泥砖。掉了漆的两扇木门。上面还有斑驳的,掉色儿对联红纸。
整个村子基本都是这个色调,还好树多绿化不错,才让村子颜色不那么单调。青砖瓦房只有四五家。
一个狭窄的过道门堂,门口还伸出去一节房檐,推门还能看见黄土影壁墙,这在村里很不错了。
很多人家连正经的门口都没有,玉米秸秆编起来,几根木棍一固定,就是一段墙,一扇门了。
林月生自家也是这样,有大门,有围墙、有过道房,房子看起来齐整利落。
林月生敲敲门环,不等人答应就往里走,“奶奶,我来了。”
“谁啊”坐在屋门口晒太阳丢嘴儿打瞌睡,头一点一点的的老人,抬头睁眼发现小孙女来了。
顿时高兴起来,“小闺女来啦,奶奶给你拿糖吃。”说着就要起身进屋。
“奶奶,不用给我,你自己留着吃。”
林奶奶是不听的,自己站起来往屋里走。老太太身体硬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