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初见36
学回头跟你二伯学。这个不费什么钱,玉生也学学吧。”
“爹,我知道了。”林玉生觉得自己并不想学啊,不过他听爹的话,嘴上答应下来。
林爹把烟屁股扔到墙角的簸箕里,起身叫上二儿子,“走,我带你走一圈儿,告诉你废品站怎么走,怎么到村里去,得打听一下什么时候过集。”
周一林爹去上班,林月生几个也准备出发去废品收购站。昨儿个林爹托的人,留意到木材了,今儿兄妹几个租个三轮车去拉回来。
现在就算是大城市,路上也看不到几辆汽车,马路上只有公交车,偶尔看到一辆也是公家的车。放眼望去是两个轱辘的天下,摩托车是看不到的,自行车是主力军。
怎么拉货呢牲畜助力的板车多在乡间,独轮车也是农村常见,在城市靠的是三轮车。林玉海直接跟同片的大爷借了车,半天押金五块,租金两毛。
林月生蹲在车斗里体验一下,不靠腿的路程,“二哥,你什么时候学的骑三轮车啊你学了这还会骑自行车吗”
按照经验来看,一般人学会骑自行车了,再学骑三轮车就掌握不了方向。反之,先学骑三轮车,骑自行车就没问题了。
“呼呼”林玉海蹬着车,自信的回道,“瞧不起人不是,你哥我都会骑。初中为学这个,白给拉煤的老头干了一个月活儿,还搭了三两烟叶。怎么,想学啊”
同样蹲在车斗里的小弟,举手喊道,“二哥,我想学,你教教我呗。”
“你给我下去,累死我了。”林玉海对弟弟是毫不客气,觉得在拉着这俩,待会儿拉木头就骑不动了。
“哥,你停一下,我们俩下来。”林月生拉着小哥,一起跳下来,跟在车后头。
经过一段拐七扭八的小巷子,周围建筑物渐渐稀疏,废品站到了,市区的收购站除了建筑齐整点,跟县城的区别也不大。
三人直接进去,林玉海离开不知去哪儿叫了人来,“李叔,这是我妹妹和弟弟。”
被叫做李叔的人身材健硕,脸上布满风霜,衣服裤脚、胳膊肘能看出缝补的痕迹,估计家境不会太好,也是如果家境好,就不会在儿工作了。
“这就是你那双胞胎弟妹,长得真不错,小姑娘太瘦了,多吃饭啊。”李司机爽朗的一笑,摸摸口袋,有些不好意思,伸手去摸上衣口袋,“头次见,也没给你们准备糖。一人一毛钱,拿着花。”
林月生两个乖乖叫了叔,见此情况赶紧推辞。
一番推让,林玉海示意弟妹收下,“叔,别的没有,下次准给你带点好烟叶。”
“行,还是你小子知道,走吧,带你们去看木材。”李司机带着几个孩子拐过大门,对林玉海说道,“你想给娃儿找毛笔啊,去问问站长,那是个学问人,挺好说话的。”
“知道了,叔。”
林月生、林玉生两个互相看看,搓搓手里的一毛钱,跟着进去了。现在的一毛钱挺值钱的,能买两块儿橘子糖,三根铅笔,林月生把钱塞兜里,开始今天的“寻宝”。
这些木材大多是各个单位退下来的就桌椅用具。没有样子好的,稍好点的单位有门路的自己就消化了。剩下这些缺胳膊短腿、磕碜的,找个木匠拼凑一下才能用。
自然在这个特殊时期,也有不少是被红袖章砸坏了充公的。林月生不懂木料,只能看出一些纹理细腻,质地沉的应该不错。
二哥在那边挑拣木头,林月生对纸质的东西比较感兴趣。纸质的东西容易被淋坏,全都放在一一间屋子里,林月生蹲在小屋门口,翻检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
“小姑娘你在找什么”
林月生听到声音抬头,“额,叔叔好,我想找一些书和能用来写毛笔字的纸。”
叫叔叔没错吧,心里惊讶,这两天是走什么运了,总能遇到气质“美人”。眼前这位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四十上下、鬓角微白,即便眼角有细纹,仍能看出昔日眉眼的俊秀。
林月生不惊讶他的长相,而惊艳于他的气质,这人有种民国的诗人的气质,年龄并不是遗憾,而是岁月的积淀。就像语文课本上近代诗人的配图,是从黑白水墨里走出来的长衫文人。
林齐光原本在里头找书,听到这儿略感惊讶,外头学校闹得翻天覆地,课本都进了废品站。这个孩子居然来这里找书看,心里对女孩有些好感。
“你想找什么书这里找不到宣纸的。”林齐光暗叹,估计都拿去糊窗户了吧。
发现这人长得好,好说话,林月生也不客气,“没有宣纸,旧报纸或者比较大张的纸都可以。有没有字帖,最好是楷书,行书、隶书也行。”这人满身书卷气,不像“收破烂的”,没准儿是被“发配”的。
“呵呵,小姑娘挺懂啊我可以帮你找找看,在这儿等一下。”林齐光拿着东西出去了。
林月生应声,“好。”继续翻眼前这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