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崩人设啦[快穿] - 分卷阅读18
的问我。”
经过昨晚,姜宓知道,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她觉得简单的东西,别人不一定看懂,而她觉得难的——
比如跑步,对阿沙和战士们来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负重50斤,跑个几十里回来跟做套热身操似的,看他们的模样,身心更舒畅了!
“这个弹针是什么原理?一号针为什么要弹九下?二号针会什么要先重后轻,依据是什么?三号针……这个穴位是不是扎得太深了?要是手慢了会怎么样?还有……”
一个个问题抛过来,姜宓懵了,她以为自己的脉案写得很清楚,可被他这么一提问,好像,都是问题……
弹针的原理,也要写吗?
针不弹动,里面的寒气怎么排出来?只有搅动打散了针尖处的寒气,才能引出啊!
挠了挠头,姜宓求救地看向巫家昱,这要一个个回答吗?要这样,她不想教啊,好麻烦!
巫家昱被她的表情逗乐了,以手抵唇,闷笑不已。
王医生一脸茫然,他问的不对吗?
巫家昱好不容易止了笑,轻咳了声,跟王医生道:“姜医生所谓的弹针,是中医里「毫针法」的演变。”
哦,这么一说,王医生就明白了。
姜宓却知,跟「毫针法」无关,她弹针的手法比毫针法重多了,而且手劲是有一定韵律的,那种玄而又玄的感觉,很难向人传达。
就像正骨,知道怎么做,可效果好不好要看医生的手感,这个手感就没办法向人传达和传授,你得多看多练,自己找感觉。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见!文中的歌为《我的祖国》
第9章 六十年代错位人生9
姜宓自觉跟王医生说不清,也不想浪费那个时间,理论只是借鉴,最好的老师是实践。
而军营最不缺的就是像王师长、巫家昱这样双膝受寒的病患。
姜宓的意思刚一表达出来,不等巫家昱吩咐,小陈就一溜烟地跑出去叫人了。
片刻就进来了五人。
为首的汉子厚棉帘一掀,人还没进来就叫嚷开了:“团长,小陈说新来的医生治疗老寒腿很有一手,是吗?”
姜宓拔下巫家昱双膝上的银针,冲几人点了下头,银针消毒放回针包,拿起摄子夹了块医用棉,一边给巫家昱清洗小腿上的伤,一边对王医生道:“你先给他们建个脉案。”
王医生是空手来的。
而姜宓从中医院出来,医药箱里自然不会带什么病例本。
小陈见此,忙给王医生找了两个本子。
王医生接过道了声谢,挨个儿给几人登记、号脉、查看双膝、脚踝,或是手脚、肩颈、大腿等处的冻伤。
小陈找的都是风湿或老寒腿、冻伤最严重的病患。
帮巫家昱处理好小腿上的伤,姜宓接过王医生记录的脉案看了看。然后,自己挨个儿过了一遍。
诊脉结果,跟王医生出入挺大的。
说记冻伤,王医生真就光记冻伤了,可姜宓在号脉的过程中,却发现了他们身上的暗伤、胃病、肠炎等,便是冻伤引起的风湿,也是有所不同的,有的纯粹是近期冻得寒气入骨,有的则是在潮湿的地方待久了……
姜宓一边把脉、查看,一边讲解。
施针时,又将为什么这么下针,这样下针结合了病患身上什么病情等等,说得很细。
巫家昱冲小陈使了个眼色,小陈出去,不一会又有几位重病患被送了过来。
这一忙就是几个小时,直到饭菜被小陈端进来,姜宓才感到饿。
巫家昱:“先吃饭吧。”
小陈忙倒了热水给她洗手。
姜宓拿起肥皂一边搓手,一边想着方才一重病例:“光施针不行,得有药。”
巫家昱立刻应道:“要什么药,你例个单子,我让人去买。”
姜宓微一颔首,扭头跟王医生道:“张卫国,男,32岁,风湿痹痛,四肢伴有麻木,骨节酸涨疼痛。你把他的病例挑出来,他这个治宜需先用药祛风除湿。”
“羌活、独活、防风、白芷……袪风除湿;辅以木瓜、五加皮……舒筋活络,强壮筋骨;
苍术、藿香……健脾燥湿……红花、栀子活血通络……厚朴、佛手、乌药消积化滞……诸药合用,祛风除湿,活血通痹,行气止痛……”
王医生手下不停地记着,为了听得更明白点,往她身边凑了凑,姜宓撩水冲了下手,接过小陈递来的毛巾胡乱擦了下,一转身差点没撞上他。
小陈扯着王医生肩上的衣服猛然往后一拉,让开了路。
巫家昱在小桌上摆好饭菜,递了双筷子给她:“除了药,是不是也得打两张诊疗床?”
“嗯,还得有个诊室。”
今儿这治疗是在巫家昱的住处。要针灸了,人顺着炕边一躺,姜宓站在炕下虽然也能施针,却多有不便,若是另一边的肩颈也要下针,那就得让人调个个,分两次来。
接过筷子,姜宓在桌前坐下,诧异地看向桌中摆着的一大盒酸白菜炖鱼:“哪来的鱼?”
虽然才来了半天一夜,姜宓却知道这儿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像今儿的玉米粒红薯饭里掺了大米,这都是特殊照顾的了。
“上午,王师长带着工程兵不是在河面上搞了次军事演习吗……”小陈笑道,“几十发炮?弹?下去,轰开了冰面,炸死了不少鱼,战士们都给捡了回来。”
姜宓夹了块尝了尝,味道挺不错,放了红红的辣椒和黑籽的花椒,酸辣开胃。
巫家昱见她喜欢,将饭盒往她跟前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