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智能火!

智能小说网分类书库 手机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智能小说网 > 古言 >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免费无删》在线阅读 > 正文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_分节阅读_第131节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_分节阅读_第131节

肉肉喵 11338字 2024-10-08
  传令兵挨个拜访了钱谦益的几个好友,几人也同意推动海上运粮,并付出积极的策划中。毕竟信上所言现在北方急需生丝,价格暴涨,利润不菲啊。
  当然最为积极响应的是李适的老家浙江,李家在当地还算有点实力。李适的信一到,李适的老娘便立马暂停了自家的海上贸易,和周边比较亲近的商人组织了一个船队,准备运粮进京。
  消息也传到了福建和广东,不过反应比较冷淡,毕竟这些地区大多走的是南洋,有点看不上运粮到北方这个生意。
  也只有黄景昉家族在积极推动,并联合了几个小家族组织了一支规模不大的船队,准备北上。
  福建的坐地虎郑芝龙也接到了朝廷的旨意,要求他积极响应朝廷政策,拿出家族力量,调集船队往京师运粮。
  不过郑芝龙看了以后就把朝廷的旨意丢到垃圾桶去了,还敢叫我老郑干事,就你那点利润,我老郑看都不带看一眼。
  现在郑芝龙醉心于海上“收税”行动,船队往那一堵,不管是哪里来的,不管你是什么肤色,统统交保护费才能过路,这才是发家致富的好手段。
  干贸易?没兴趣!
  不过郑芝龙最近也很闹心,一个月前自家的宝贝儿子郑森吵着要去京师,自己当然不允许,结果这个混账小子当夜就带着十几个人跑了。
  后面到了南京才给自己回了一封信,说是去京师为大明效力去了。
  郑芝龙鼻子都气歪了,我们老郑家大好事业你不干?偌大的家族企业你不继承?你要去为大明效力,真是一个逆子啊!
  江南的大商人们还在商榷,而一些胆子大的小商人却在行动了。
  松江府,最近朝廷海上运粮政策把一些小商人搞得寝食难安。
  特别是有人求购生丝喊出两百两一担(大约四百斤)的价格,有多少要多少,只要运到天津港,现银支付,更是让商人们疯狂起来了。
  要知道生丝的成本一担在五十两的样子,只要运到天津就有三倍的利润。
  靠近北方的地区有些都在走陆路运丝,据可靠消息,京师生丝需求量极大,价格居高不下。
  沈重远是一个松江府的小商人,家里有三条一百石(载量)的商船,主要做一下近海的运输生意,反正不温不火也不能发大财。
  最近就被这个朝廷的海上运粮给搞得寝食难安,当然他看上的肯定不是海上运粮,而是那个不查夹带。
  沈重远在心里琢磨了一下,要是自己装一半粮食一半生丝运到天津港,至少有五千两的利润,而自己这么多年每年也才几百两的收益。
  这一想就不得了,财帛动人心啊。
  又想自家的商船虽然没有进行过远洋航行,但是还是沿海岸到达过浙江,甚至更远的福建。
  于是沈重远一狠心,联系了几个亲朋好友来家里商谈此事,有得有船而有得有钱。
  “实在感谢诸位应邀而来,这次沈某召集诸位前来是有大事相商,诸位大概都知道朝廷的最新政策吧。”
  “海上运粮,不查夹带,不征商税,到港现付,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生丝更是高达两百两一担,据说生丝运到吕宋也才一百多两一担,而吕宋的风险可比到京师高多了。”
  “怎么样,诸位想要参与一把吗?我们组织一只船队运一半粮一半丝到天津港去,一艘一百石的船利润大概在两千两左右。”
  在场众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两千两?
  沈重远的堂兄弟沈重明是个生丝商人,现在正为手里大量的生丝发愁。
  “远弟,京师的生丝真的高达两百两一担?”
  沈重远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兄长,我刚从苏州回来,消息确实属实。据说江北的一些商人走陆路运丝进京,大发横财。”
  “可惜陆路限制太大,运量太少,完全满足不了京师所需。”


第191章 海船到达天津卫
  沈重明当即说道,“算我一股。”
  沈重远顿时大喜,这就拉到了一家,生丝问题解决了。
  不过其他人就没有这么热情了,有人问道,
  “重远,这海上运输风险太大啊,何况你也没有到过京师附近,这路线不熟啊。”
  沈重远当然知道这个问题啊,但是高额的利润让人奋不顾身,
  “北方是没有去过,不过福建那么远我都去过。我想京师也不是问题,只要沿着海岸线走,危险不大。”
  当即便有几家也是跑运输的站出来反对,
  “重远,没有去过的路线,万万不能独去,这一不好那就是船翻人亡。”
  “是啊,海岸线若是不熟悉万一触礁也是个致命问题,风险太大。”
  “我们对北方的水文也不了解,何时会有风暴什么也不了解,重远你要慎重啊。”
  沈重远也仔细倾听意见,但是沈重远可不会被这些困难打倒,富贵险中求。
  这时又有人说道,
  “朝廷的政策说得是好,但是究竟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不能去冒这个险。”
  “北方战乱频发,还是莫要往北方做生意为妙。”
  最后走得只剩三家了,沈重远,沈重明,还有沈重远的一个发小刘大舟,刘大舟有五条百石商船。
  沈重远还是一脸坚毅,内心的发财梦想也不动摇。
  “哈哈,还好,还是有人支持,那就活该我们三人发大财。”
  沈重明摇摇头,
  “我是生丝砸在自家手里了,必须要尽快出货。”
  刘大舟却是一脸淡然,
  “想要发财,怎么可能不冒险,重远哥,我听你的。”
  沈重远哈哈大笑,
  “感谢你们二位的支持,我的计划是现今我们八条百石商船,再去借两艘,筹够十艘。装五百石的大米,一百五十担生丝,即刻出发。”
  沈重明说道,
  “远弟,需要这么急吗?还有朝廷虽然说不查夹带,可是我们是不是夹带的太多。”
  沈重远急忙说道,
  “兄长,不得不急啊,我听说苏州的大商人正在组织一个大船队,载重数万石。到时候要是把生丝的价格打下来,就没有我们啥事了。”
  “关于夹带问题,朝廷也没有明说,我们先夹带一半。到时若是有问题,多花点钱打点,反正利润如此之高。”
  沈重明也开始着急了起来,
  “好,一切听远弟的安排。”
  只见沈重远又说道,
  “这次成本我们三家平摊,利润也是共享,要是出现风险也需要均摊。要是没有意见我们快去准备吧,尽量早日出海。”
  几人也不磨蹭,短短三天时间便打包装好。五百石米花了七百两,一百五十担生丝沈重明出了一百担,又外购了五十担。
  十艘船,一百多人,总成本大概一万两的样子,从黄浦江入海沿着海岸一路向北。
  沿着海岸线,基本没有遇到什么风暴,由于船小吃水量浅也没有撞到礁石,三人顿时大喜过望。
  顺风顺水走了十多天,船队便在山东的靖海卫附近停靠补给。
  一路上沈重远等人尽量不和岸上交流,万一被当地官府给扣了那就得不偿失。
  沈重远单人上岸贿赂了靖海卫的卫所官兵,卫所官兵给沈重远指了道路,并告诉了沈重远最想知道的京师消息。
  回到船上后,沈重远赶忙把两人拉过来,一脸喜悦,
  “哈哈,打探清楚了,我们到了山东。只要继续海岸线走一天,然后往西北方向,只需要几天便可达到天津港。”
  “而且,我问了京师的生丝价格果然暴涨,不过具体价格他们不知道。”
  沈重明本来紧张的脸色顿时松了一口气,这船上的一百五十担生丝成本都是七千五百两,要是出问题了,自家三人估计就得跳海。
  于是船队又沿着海岸线走了一天,然后在长岛附近不再沿着海岸线走,准备穿过渤海直接到天津港。
  行使进入渤海第二天便遇上了较大的风暴,还好沈重远等人运气好,只损失了一条船。
  看着不远处的陆地,沈重远等人流泪满面又是激动万分,终于要到传说中的天津港了。
  此时的天津大沽口,正好有高台眺望,一眼便看到了船队,即刻通知了天津卫。
  天津卫早就得到了朝廷的旨意,疏通了海河,时刻关注海上来的船只。
  于是沈重远等人得到了天津卫热烈的欢迎,并将船只停靠在了天津卫的码头。
  天津卫一边招待沈重远等人,一边向朝廷通告消息,毕竟这可是李适大人重点关注的事情。
  沈重远的船一停靠在天津卫就有商人上门询问,最近京师织造业火爆,但是南方独有的生丝原材料枯竭,出现一丝难求的状况,价格节节攀升。
  早就有商人堵在天津,就等着碰运气看海上的商船来,然后买生丝。
  见沈重远等人的生丝数量不少,而且质量也不错,当即开出两百二十两一担的价格。
  沈重远等人直接惊呆了,居然比两百两的价格还好,当即就同意了这交易。
  当然沈重远等人要是沿着天津段的运河进入通州价格估计卖得更好,但是这价格对于他们来说很满足了。
  天津卫也没有刁难沈重远等人,也没有检查沈重远等人的货物,只剩以二两的价格把沈重远等人的大米给买了。
  沈重远一算账,除开沉掉的一艘船,把剩下的卖掉。粮食卖了八百两,生丝卖了两万九千七百两,合计三万两多一点,除掉成本净赚两万两。
  沈重远等人直接麻了,居然这么挣钱,每人也能分个六千多两,跑一趟当以前干二十年。
  三人一合计马上修缮加固一下船只,回去加大马力继续干。
  几人归心似箭,不过却被告知京师的兵部左侍郎李适大人召见。
  无奈之下,只得沈重远一人进京,沈重明和刘大舟看守船只,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货物返程携带。
  沈重远坐着天津卫的军船走运河进京,路上看到岸边有大量的工人在干活,不由问道,
  “军爷,这是朝廷征发的徭役吗,我看有数万人在这一路上干活了。”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