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选代表674
不过大老爷不是很放心,路上又找了两个人确认了一遍新告示上写的内容如前头那个年轻人所说的那样之后,才往城里赶回去了。
这一天和老大爷一样的,还有许多京城里的老住民们,他们都十分的关心城门口的新告示上写的内容的真实性。在确定了告示是真的之后,他们又急匆匆的往家里赶回去。
不过到选人的时候,这些同住一条街上的老住民们就产生了不一样的意见了,他们每家的人都想进宫去见天子,谁都不想把这么好的机会让给别人,于是不少邻里之间就为此产生了争吵。
这一点在宫里的韩凛也是没想到的了,但是即便是他想得到,他也不会去管百姓们如何选人的事情。反正机会他是给了,就看这帮人要如何用了。
***
同一天里,京城里还流传了一段关于他们陛下梦见天上帝君的传言,说他们陛下要迁都燕北是得到天上帝君给的指示,天上帝君说他们大召国运在北方,迁都燕北可保大召百年国运昌盛。
这里头有人相信,也有人不相信。
为了增加这个传言的可信度,传出这个传言的同一伙人又传出了其他的传言,来增加前一个传言的可信度。
这些传言很快的就传遍了整一个京城的酒楼茶馆和大街小巷。
茶馆里头的老百姓们也在谈论天上的帝君和他们陛下的关系,一个穿着灰褂子的男人在人群里高谈阔论,“自从咱们陛下登基以来,咱们大召风调雨顺,这就足以证明咱们陛下就是天上的帝君亲选的在人间的天子。”
“天上的帝君还赐予了咱们陛下新粮种,陛下把新粮种发给百姓们耕种。听说咱们陛下庄子上的新粮都已经收成了,番薯一亩地能达到两千多斤呢。”坐在茶楼里喝茶的一个年轻人扔下了一个重磅的消息。
“什么,一亩地两千多斤的粮食?”
“你们若是不信,不是还有许多人种了番薯的吗?到时候问问那些种了番薯的人,不就知道了吗?”
“一亩地真的能有两千多斤粮食?”
一亩地两千多斤的粮食,那是什么概念了?!
在这个亩产量只有两百斤的年头里,亩产量能达到两千斤,这简直就是一件十分惊人的事情了!
在场的百姓们得知了一亩地可以产出两千多斤的粮食之后,第一反应是不相信,但是有人又觉得,他们陛下庄子上的新粮已经收了,这应该没错才是。这里头不少人都记得二月那会朝廷还下发过新粮种给他们,但是那会儿大家都不当一回事,主要是住在城里的百姓也没地;住在城外有地的农民没有种过番薯,也不知道这个新粮的产量这么高,因此不少人都没把新粮放在心上。
但是这里头也有人想着,反正是朝廷免费送的新粮苗种,他们就随便种种,能种出来就种出来,种不出来明年就算了。因此,还是有一些人是种了番薯的。
于是大家很快的就把注意力从迁都到新粮上面来了。
后面传言传着传着,不知道怎么的就传成了他们陛下是天上帝君在人间的儿子,下来人间是为了把新粮种带给人间的百姓,让人间的百姓吃饱肚子,穿暖衣服,过上好日子。
外头的传言自然也传进了京城的那些高门贵府里头,这些府上的主子们没有对外头的传言发表任何的言论,倒是这些府上的下人们很是相信外头传言说他们陛下是天上帝君的亲儿子的这一套言论。
衙门下了值后,这一天户部尚书张大人应了吏部尚书钱大人的邀约,两人就在翡翠阁里喝酒,外头的那些传言他们自然也都听到了。就连张尚书都不得不感叹一句:“咱们这位陛下,是个好手段的。”
“也不知道这是咱们陛下的好手段,还是咱们傅皇后的好手段了。”钱尚书其实怀疑这是他们皇后殿下的好手段,他们陛下应该是想不出这么好的方法。
直到现在,朝中的这些官员们都还觉得新天子不是一个聪明人,真正的聪明人是站在他们陛下身后的傅秋白。
不过这一次他们就想错了。这次想出利用言论来引导百姓们支持朝廷迁都这个方法的人是他们的陛下本人,而不是他们陛下身边的皇后殿下了。
京城的这些官员们和他们身后的家族在迁都一事上表态,表示支持他们陛下迁都这个决议之后,就没有人敢在背地里搅浑京城的水和打乱他们陛下的计划。这个时候他们要是敢在背后搞事,一旦被查出来,非但他们要丢官不说,他们全族的人怕是都得去给他们陛下修路。
和他们陛下承诺给他们的好处相比起来,迁都燕北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的事情了。更何况,如果迁都去了燕北的话,他们家在上京城里的家产不会丢掉,还能到新的地方去开辟新的产业,两两相加,可谓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了。
这一日京都府的门口聚满了人,都是来这里排队申请作为代表进宫面见天子的京城百姓,因为要五户以上的人作保,他们一来都是来一大群人。
为了方便给这些来的百姓们办事,京都府尹大人就让人在衙门的门口摆了一排的桌子,还安排了好几个文书在这里替这些到来的百姓们登记,不但申请人的名字和籍贯住处要登记的清清楚楚,就连陪同作保的人的姓名和住处都要写得清清楚楚。
一旦这些进宫的代表们做出什么不利于天子的事情来,连同作保的人都要跟着一起受罚的。这也是为了避免有人浑水摸鱼,混进宫里去刺杀他们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