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商谈172
听到这个话冯氏也是愣了一下,下意识的就问道:“万人起步的大作坊?那得多大了?”
何管事也跟着一起出来了外头,此刻也和他们东家一起在这间包厢里,她才知道他们一直喊东家的人原来是个王爷。这个震惊还没过去,又听他们东家说要开的是一处万人起步的大作坊。
万人起步的大作坊,那得多大了?此刻她的心里也出现同样的一个问号。
“对,既然要干的话,咱们就把生意往大了做,而不是开一间小布庄。”韩凛看着在包间里的所有人,说出了自己想法和野心:“咱们要革新纺织技术,提高产量。我们要想办法找人来改进我们的生产设备,我们现在的织布技术太落后,织布速度也太慢了,一个织娘辛苦十天半个月才能织出一块布出来,布匹的产量很难上来。我们以后要做的是把这些织娘集中到一起来,让她们专事纺织生产。”
“如果我们能有更加精良的设备,就能让这些聚集在一起的织娘们在同样的时间里生产出更多的布匹。只要我们提高产量,就能把现在的布匹价格打下来,让人人买得起布,穿得起衣。穿衣吃饭,衣在前饭在后,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衣和饭都是不可缺少的两样东西。”
“好一个人人买得起布,穿得起衣,就冲你这一句话,本将军都支持你做这个事情!”严长平这才发现自己原来小看这个小子了。
“谢谢三舅的支持。等我们把成本降下来,我们便宜卖一批军需物品给三舅你。”韩凛咧嘴笑道。
“哼,我还以为你说捐一批军需物品给我们呢!还要跟我算钱了!”严长平嗤笑了一声,这个臭小子,生意都还没开张就想赚他的钱了!
“这没问题,既然三舅你开口了,今年冬天我们作坊给你们营地里的将士们捐一千套冬衣如何?”韩凛大方的许诺道。
“算了算了,你们这点小本生意,我不占你们的便宜。只要你们生产出来的冬衣好,我到时候派人来跟你们谈。”严长平忘记这有可能是自家夫人的生意,他可不敢让自家夫人做赔本生意了。
“如此咱们就这么说定了啊,我们作坊这里先预留一千套给你们。”没想到作坊才开起来,就先有一千套的订单了,韩凛的嘴角是控制不住的弧度。
冯氏嗔了自家夫君一眼。
严长平给夫人一个讨好卖乖的眼神。
冯氏看向韩凛,也坦诚她自己的想法,“既然我们来了这里,对你说的这处作坊,我还是有点意思的。”若不然她当初就还继续留在忻州,帮家里掌管中馈了。只是在后宅中关了数十年,她也想出来外面走走,正好这一次对她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后面关于合作的事情,两个人就一拍即合了。
“这段时间我们招人招了许久,才招到这么百来号人。咱们军中应该有不少将士,他们这些人里头不少都已成亲,家中有妻儿、妹妹母亲,若是能把他们的家人招到我们作坊里来做事,想必人员的事情咱们就不用担心不够了。”韩凛说到他们之前招人的事情,他们要开一个万人的大作坊,想要招到这么多员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里不是他从前所在的那个现代的社会,一个城市就有几百万人,招几万员工都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北地这里本来人就少,他们作坊现在招的全是女性,想要招到一万名以上的员工,那就很难了。
但是对他们来说很难的事情,对严家来说就不一定了。严家在北地这么多年,而且军中还有几十万军汉,这些人都是有妻子妹妹母亲等等这些家眷的,他们可以把这些军中将士的家人招进作坊里做事,既给这些将士们的家眷提供了工作的机会,也让这些将士们能在这里见到他们的妻儿母亲。
这也是为什么韩凛找上冯氏合作的原因,其实也是看上了冯氏背后的严家的关系网和人脉。
“哼,你还打的是我这里的人的主意啊?”严长平瞪了韩凛这小子一眼。
韩凛并不接受这种说法,“这怎么能叫打主意呢?咱们这最多叫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听听,换一种说法后不就舒服多了吗?打主意什么的不好听,虽然事实上他是打严家的主意,但是他不承认啊!
果然,严长平一听这话也找不到反驳的话了。
所以他们现在一个有人脉、有关系和有钱,一个是提供想法和主意、还带一个有基础的小作坊,后面合作的事情谈得自然是十分顺利了。
与之前水泥作坊的合作一样,韩凛只要前面十年里的三成红利,而且他只要决策权,不参与管理,大事上他们一起商量,小事就交给冯氏去拿主意。而冯氏这边拿的是作坊的经营权和决策权,负责厂子以后扩张的资金,以及拿前面十年的七成分红,满十年之后,这个纺织作坊就是她所有了。
这么好的事情冯氏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听说扩建的新作坊是建在蓟县这里,严将军对此有点小意见,“为何就不能把新作坊建到顺州去呢?”
“我们的作坊已经开在这里了,新作坊还是建在这里要更好一些。一来我们作坊现在招来的百来号织娘,她们大多都是蓟县本地或是蓟县周边村子的人,要是我们把作坊搬到顺州去,她们怕是不能跟着作坊一块去那边。”
“还有第二点就是,顺州那边是第一道纺线,万一顺州那边出了什么事,我们的作坊一时半会的很难搬迁,还有那么多人员很难在第一时间撤走。但是把作坊按在顺州的大后方,也就是蓟县这里,会比较安全一些。万一顺州那边出了什么事,我们这边也有时间转移机器和人员,不会损失那么大。”倒不是韩凛不信任严三舅了,而是天有不测风云,他们要做好两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