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智能火!

智能小说网分类书库 手机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智能小说网 > 玄幻 > 《[武周]问鼎最新完结》在线阅读 > 正文 [武周]问鼎_分节阅读_第414节

[武周]问鼎_分节阅读_第414节

千里江风 13099字 2024-08-28
  “襄王的情况如何了?”
  信使连忙快速地将先前的情况通报了一番。
  他一边说,一边在心中叫苦不迭。
  倘若他知道为襄王报信会引来李弘这样大的反应, 甚至眼看着要将他送上死路去,他无论如何也不会走这一趟。
  不错, 听闻襄王在朝堂之上曾经将陛下给直接气昏过去, 但他终究还是被陛下寄予厚望的孩子,光是看着今日此地的太医阵仗,便可见一斑。
  那么谁也没法做出断言, 天皇若是知道了此地的情况,能不能只怪责于让他来送信的人, 不要牵连无辜……
  “医官怎么说?”
  医官答:“襄王此前就忧思郁结在心,体内正气虚弱, 自来到南方后又突感痨虫——”
  “我不要听那些多余的。”襄王妃打断了他的话,“你直接说现在的情况。”
  “他此次愁绪攻心,导致体内再次失调,痨瘵难控,现如今正在昏厥之中, 盗汗情况尤为明显, 加上先前还有咳血症状, 恐怕……”
  医官心中惶恐,却也不得不给出了答案:“恐怕已到痨瘵最为严重的时候, 就算是圣手神医到来,也难以治愈了。”
  就算是寻常人感染了这样的病症,都很难有治愈的希望,何况是襄王这样的情况。
  他本就有不足体虚之症,严重到成亲至今也不曾有后,更动辄感染疾病在肺。
  他们这些医官是人而不是神,又怎么可能在李弘自己都不注意身体的情况下保住他的性命!
  襄王妃朝着余下几名医官凝视了须臾,清楚地看到在他们的脸上分明已写有了一个相似的答案。
  这个“回天无力”的答案摆在她面前了。
  他没救了……
  “罢了,我会向天皇天后陛下写明缘由的。”她垂眸之间轻声开口,掩住了向来娴静温顺的目光里掠过的一抹决绝,忽然抬步朝着屋中走去,“襄王这边由我来陪着。”
  此地的太医如蒙大赦,“多谢襄王妃。”
  谢她做什么呢?
  襄王妃迈步踏入屋中的时候便不免在心中想着。
  若不是襄王和她这对夫妻的缘故,这些太医也根本不必这样担惊受怕。
  好在,这样的日子终于快要结束了。
  对于大唐的那位陛下来说,他的风疾之病影响到了头脑,在发作后病情更为错综复杂,要醒来不容易,可对于李弘来说,他是因为一时之间的气血上涌而倒下去,又很快因为胸肺的咳疾而被惊醒了过来。
  襄王妃刚在李弘的病榻边坐下,就见他已翻覆着试图起身,几乎是下意识地夺过了她递过去的巾帕,好一阵的呛咳。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先前两次咳血,已让他暂时咳空了积存,这次在巾帕上只有淡淡的血痕。
  可这抹象征着病入膏肓的颜色,在李弘看来依然刺眼得吓人。
  他缓缓躺下来的时候,脸上已又多了几分颓丧死气,像是过了有好一阵的失神,才从那种梦游一般的状态下缓和过来,对上了身旁之人的眼睛。
  确实是眼睛而不是整张脸。
  自孙思邈在东都提出要对会彼此传染的疾病做好预防后,口罩这种东西就被传播了开来,也自然被用在了此时。
  只露出一双眼睛的状态下,她那稍显冷漠清凌的眸光也就更显得突出了些。而在那其中,还有着一抹不难错认的伤感。
  李弘记得,就连被跟随着贬谪到襄州来,她都不曾有这样的表现。那么这其中的意味好像不言而喻了。
  李弘虚弱开口:“明舒,我是不是快死了……”
  杨明舒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襄王不该想那么多的。”
  一个天生体弱的人若是生在民间,或许还可以说是不好养活,但当他是天下最尊贵的两个人的孩子,还当上了一个吃穿不愁的闲散宗室之时,是完全有机会养好的。
  偏偏李弘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可李弘自己是不愿意接受这个了,哪怕到了此刻,他也觉得襄王妃的那番话,是直接在朝着他的伤疤戳。
  “我想太多?”这话竟像是半颗灵丹妙药,让李弘强撑着半坐了起来,脸上闪过了愠怒之色,“你到底明不明白,我做了十六年的太子啊!”
  人生能有几个十六年?
  忽略掉不记事的幼年时期,李弘一直享受的是太子的待遇。两个弟弟的表现,更是让他无比确定,他会安稳地坐在这个位置上,直到继承大统。
  可突然之间,什么都变了。阿耶甚至无比狠心地在将他驱逐出关中后,又仅仅隔了数月,就将这个太子的位置给了弟弟。
  而他的妹妹也终于在上头再无兄长的情况下,拿下了镇国安定公主的位置。
  相比于这镇国公主和新上位的太子,他这位废太子……显然已彻底变成了翻篇的过去。
  这要让他如何能够以平常心去接受这个事实!
  “可我一直觉得,您并不适合当这个太子。”
  李弘惊愕地对上了妻子的眼睛,怎么都没想到她并未在此时关照于他的病情,而是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杨明舒却慢慢地在口罩之下弯起了唇角,仿佛在这样一个本该举哀的局面里,她也不是不能多说两句话。
  “您跟我太像了,这样的性子,怎么能做太子呢?”
  她自顾自地说了下去:“我还只有七八岁的时候,荣国夫人和家中提到,让我去给安定公主做伴读,但我父亲觉得不行,要让我更为循规蹈矩一些,我听了,继续在家中学规矩读诗书。他让我去当太子妃,我也听了。”
  “他说要让我将太子和弘农杨氏捆绑在一起,让我说安定公主的坏话,我也听了。太子倒了,变成了襄王,我要自此做个乖顺安分的襄王妃,我也做了。”
  “我不需要凡事寻根究底,只需要按照旁人的指点去做事,反正我已有了尊贵的出身,无边的前途,总有人会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我是如此,太子难道不是这样吗?”
  只要没有人告诉他,就算是在这样一个位置上也需要居安思危,需要自己去想,到底如何才能做好一个太子,李弘自己也就不会去想。
  他的父亲告诉他需要监国,他就去批阅那些臣属递交上来的奏折,他的父亲告诉他要去校阅府兵,他就巡查河南河北,天皇天后让他赈灾,他便出现在洛阳,以皇太子的身份交出一个循规蹈矩的答案。
  这不是和她很像吗?
  “我被人往前推一步,就走一步,我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么您若也能如此随遇而安的话,恐怕也不会让自己过得这么累了。”
  “可惜……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李弘很想反驳她一些什么,却发觉被襄王妃以何其平静的语气说出来的话,简直真实得像是在说他本人。
  当他试图去回顾他这担任太子位置的十六年时,发觉这其中有太多都如杨明舒所说,就是在被人推着往前走。
  他也如同安定在宣旨之时所说,根本没在这等推动的力量中分清楚,到底谁才是真正能够让他与之为伍的人。
  可这样的一番实话,说在他这个将死之人的面前,和杀人诛心有何分别!
  “你……”
  “我如何?”杨明舒摘下了面上的口罩,“我说了,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李弘惊惧变色:“把它戴回去,你明知道这是要命的病。”
  杨明舒依然笑意淡淡。
  自嫁入东宫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像是太子的一道影子,淡漠得没什么存在感。唯独在今日,她的这个动作里,方有了几分属于她自己的意愿。
  “您以为我不知道,信使从何而来吗?天皇天后改立太子,居然放在安定公主之后,还放在了大朝会之后,正月十五之前,怕是还在顾虑你的心情,势必会让人小心瞒着您的。怎么就有人先将其告诉了您,生怕您不会在收到消息后去闹去争呢?”
  “弘农杨氏表面上驱逐了杨思正,也对我父亲杨思俭有所疏远,可还依然觉得您是一枚相当重要的棋子。可惜啊,他们高估了您的心性,也低估了我的想法。”
  她说到这一句的时候,唇畔的笑意已越来越盛,连带着整张脸都像是在熠然生光,“我不知道一个已经死了的废太子的王妃,对他们来说到底还有没有用,但我想,她还是不要存在为好。”
  李弘眼神里的复杂情绪一览无余:“你完全可以去重新跟着安定,就像你说的,当年你原本就应该做她的伴读。”
  “哈,您看,您自己都承认了她的本事。但您知道吗……”杨明舒的笑容里闪动着一点泪光,“已经错过的东西,再去强求,或许只会让人两头成空。”
  “我用前太子妃的身份出现在安定公主面前又算什么呢?没有人会相信这是安定公主对您的仁慈,只会觉得这是在装腔作势,收买人心。反倒是那些一直在推着我往前走的人,还会试图重新聚拢在我的身边。而这,就是世家的惯用手段。”
  这就是世家啊……
  不经由一把火,永远会将人黏着在蛛网之上的世家啊。
  李弘呆在了原地。
  哪怕明知道在摘下了口罩,毫无顾忌地坐在他身边,对她而言有多大的危险,杨明舒依然并未有任何一点避让。
  “襄王,您现在还觉得,是陛下无视了您在襄州的反省,直接选择了新的太子,好生对不住您吗?”
  李弘已经答不上来了。
  他在昏厥之前被满心的愤懑冲昏了头脑,以至于喊出了那样一句控诉天子无情的话,可现在襄王妃以己为喻,又分明是在告诉他——
  能容忍一个他这样脾性的人坐在太子的位置上,当真是天皇的宽宥了。不是因为他堪配这个位置,而是因为他有幸,能做天后的第一个儿子。
  杨明舒无力挣脱的旋涡,也何尝不是他的真实写照,可他……
  他还要更为逊色得多,因为他连面对死亡的勇气都没有。
  “去帮我准备纸笔吧,我想写一封信。”
  当杨明舒隔着门扇对外传递出这句话的时候,李弘下意识地往窗口看了出去。
  南方的春日来得要比北方更早。
  在襄阳这个山灵水秀的地方,春风早已将一片新绿吹到窗前了。
  但窗内和窗外,早已变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
  因襄王病笃而阴云密布的襄州,和此时的关中,也是截然不同的气象。
  在关中那头,从来不缺话题,还随着开春制举将近而越发热闹了起来。
  就连李治好像都为这份自元月大酺后热切的气氛所感染,这几日病情有所好转。
  他虽不想承认自己已越发不能掌控住当前的局面,必须更进一步地受制于安定公主和天后,但结果总归是好的,便还能让他继续自欺欺人下去。
  何况,科举的事情他就算想要插手,也终究是有心无力,但有一件事,倒是还能彰显他这个“父亲”的地位。
  趁着李贤被改立为太子,不如好事成双,直接将李贤的婚事敲定,也算是双喜临门了。
  “陛下在犹豫于人选?”武媚娘看着李治的目光游移于两份文书之间,出声问道。
  “适龄又身份相匹配的有两人,我实在拿不定主意要选哪一个。”李治将其递到了武媚娘的面前,“你看看?”
  “我看……”武媚娘扫了一眼两份文书,直接将两份都给丢在了一边,“还是两个都不选的为好。”
  李治刚想发问,就听到武媚娘说道:“陛下难道忘了前车之鉴吗?”
  摆在李治面前的两个人选,一个是河东裴氏出身,一个是清河房氏出身。
  虽说太子妃人选也不可能从寻常身份里选出,但现在的这两个候选人,情况还要特别一点。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