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4章 中医监管协会
所有人都没想到,只是上交初步讨论的方案,上面的回复居然是秒批复。
按照惯例,类似这样影响深远的决策,通常走完流程都要一年半载。
他们却没想到如今,做大决策的人,是有非常极具大局观的老人。
或许年轻累得很了,老人这些年也是跑医院跑得很勤快,能明显感觉到,医院似乎在渐渐被西医取缔,而中医科却门可罗雀。
窥一斑而可知全豹,无需细想,都能看出如此发展下去,中医将慢慢变成可有可无。
因此,动了扶持中医的决心。
现在好了,事办下来了!且办得很妥帖。
但问题是。医馆未来的坐馆中医们,现在还是连楼门都未踏足的毛头学生。
“呵呵…,咱好像操之过急了!”
周璇心里却已有了主意,神秘一笑。
“主任或许进入误区了,不一定得等那些学生出来,毕竟他们就是学成,几年内也难以独当一面,医馆只能提供给他们一个很好的实习场所。
真正的坐馆大夫,还得是经验丰富,医术功底扎实的实力型中医大家。
事实上,有许多有真才实学的医都隐在民间,咱们可以以公家的名义,先将他们召集起来。
召集人手后,先把第一家中医馆支楞起来。
一来可先行试营,二来这些经验老道的中医,也将会是医院教导学生的有生力量之一。
毕竟靠我个人能力有限!”
其中一个领导,高兴的拍了下大腿。
“这主意好,我刚才差点一个头两个大,别我们搞那么大阵仗,好不容易敲定方案。
还要等学生毕业后再实施,谁知五年后是什么光景。”
他更想说的是五年后,学生终于培养出来了,领导们是否依然如现在这般积极。
如果不是,那可就尴尬了。
最后还是主任拍板,稳妥起见,可以在京城新开一家中医馆当试点。
如若后期的反响好,再考虑往周边城市辐射出去。
后面又召开了几次小会议,才初步敲定开中医馆的章程。
最初的坐馆医者,还是倾向于目前担任中医学院教授,或者祖上中医有家族传承的习医人士。
以确保招揽到的人,有所真材实料。
当然,后期那些散落在民间的中医,亦是不可或缺的人才之一。
周璇借这个良机,适时向各位领导提出建议。
既然上面有意扶持发展中医馆,那么必须设置中医协会来监管这样一批人。
第1674章 中医监管协会
另外中医这门学问,学习方式比较特殊。
有些是师傅领进门一对一教导,没有经过高校系统化教学。
那么面对一个现实就是,缺乏有效监管部门给予颁发的证书,属于无证治病。
如此的情况容易造成,良莠不一的情况出现。
有些人只学了点皮毛,就敢打着中医的幌子到处行医,却没有那个实力为病患排忧解难。
杜绝这种情况,官方必须组织一个审核部门,对这些散落在民间的中医师进行监管。
首先将散落在民间的中医师,召集在一起考核,考试的内容都是些,中医的常识和辨药能力。
考的是符合中医师所学的考核内容,那么但凡这人是真正,将中医学的融会贯通的,即便不是科班出身,都能给出满意答卷。
而只有通过中医协会考核过,并获得权威认可,拿到行医资格证,方可持证为病人开药治病。
这一点必须列入律法中,唯有如此才能够做到全面发展推广中医。
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别小看人性的恶劣和狡诈,监管越严格,这个行业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即可让身怀大本事,而抑郁不得志的中医大能们,获得展示他们的平台。
又能摘除一些披着中医外皮,坑蒙拐骗的西贝货。
卫健委的干部们也觉得,成立一个监管部门很重要。
恰好他们卫健委,也是管这个的。
于是决定趁热打铁,召集人手在单位增加,“中医监管协会”这个部门。
迅速往各国发布通告,召集各省的散落在民间的中医师,前往各省省会参加考核。
一旦持证行医的政策落实,未参加考核或者不通过的医师,将不可再私下行医。
…
周璇以为前面已经是最好的消息了,没想到卫健委和教育部,居然联手送给她一个大惊喜。
两大部门居然揽下替“仁和”中医大学招生的活计。
由卫健委配合教育局,特意给印刷了一本介绍手册。
阐述中央决心推广传统中医的计划方针,而该计划的试点高校,正是“仁和中医学院”。
并将该认定为重点中学之一。
如此一来,填写志愿的考生,就再也不会对该学校的资质问题而存疑。
等周璇忙完这摊事,整个人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而她也从儿女手中,拿到陆希在港岛推出的首张专辑。
看来唱片公司,果真下大决心要力捧她了。
唱片的质量非常高,陆希带过去的四首高质量的歌曲,都被拍成音乐短片MV。
听说销售火爆非常,歌曲朗朗上口,旋律动听新颖。
惹得京城的音乐发烧友争先抢购,先运过来的首批专辑供不应求。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代文 穿书 空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