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周瑞家的失心疯了,她给老太太送了一坛子屎
第44章 周瑞家的失心疯了,她给老太太送了一坛子屎
简单的安排了住处,顾庆之匆忙洗漱过后,就进宫见皇帝去了。
“许久不进宫,陛下还是如以往一样。”
顾庆之刚拜下去,就被皇帝托起来了,“不过三月未见,你怎么又长高了好大一截子?”
皇帝一边说,一边转头跟全公公道,“他如今看着是真的像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了。”
全公公笑道:“跟在陛下身边,谁都是神采飞扬的。”
顾庆之小声辩解道:“我原先也是意气风发的。”
“就是不像少年,原先还像个孩童。”皇帝接了上来,之后又笑了几声,“你回来就好,钦天监的张大人,恨不得每日都来问你什么时候回来。还有四哥,也催了朕好几次。”
顾庆之回应道:“进宫的时候就叫卫公公给他送了天气预报,下午若是得空,再去看看他。”
还没等他说忠顺王呢,皇帝就笑着打断了他,“可见中午是打定主意要在宫里吃饭了。全福仁,赶紧去吩咐一声,叫御膳房捡安国公爱吃的做来。”
“早就吩咐了,早上来回报船到岸的时候,奴婢就顺路去了御膳房。”全公公一边说一边就笑了两声,“上回安国公说菜不够脆,严师傅一直记在心里,这次一定叫安国公吃到脆的。”
皇帝就又吩咐了一句,“你端午不在京里,御膳房有个姓贝的御厨,包粽子是一绝。他们备东西肯定是往多的备,全福仁,你再去御膳房吩咐一声,捡新鲜的给安国公也包些带回去。庆之,你爱吃咸粽子还是甜粽子?”
“我倒不挑这个。”顾庆之回答的很是谨慎,“我都吃,好吃的都喜欢。”
皇帝笑了两声,全公公出去吩咐小太监,“安国公回来了,正跟陛下说话,我估摸着得到申时了,今儿要求见皇帝的,就别叫他们等了。”
卫公公也在外头候着,见全公公出来,把去扬州前皇帝给他的两道密旨还了回来。
全公公上下打量他,笑道:“看着的确不错。”
“多谢干爹。”卫公公行礼,“跟着安国公,我倒是干了许多太监该干的事情。”
屋里,顾庆之跟皇帝说了扬州见闻,还有跟林如海商量的事情。
顾庆之挺认得清自己地位的,总之是不能瞒着皇帝,再说这中间也得皇帝配合。
皇帝叹了两声,道:“这些读书人,有的时候过于执拗了,不过……”
不过怎样,他倒是没说,顾庆之也不追问这个,生怕皇帝这停顿是没想到合适的词儿的那种。
皇帝很快就换了个话题,“你随朕来。”
顾庆之跟着皇帝到了内室,皇帝亲手去架子上拿了卷轴,在大案桌上打开,正是两淮盐场的堪舆图。
“晒盐比煮盐要来得方便,也更便宜些,每年都有官员上本请再开盐场。不过你说得对,两淮巡盐御史管得的确是太多了。若是巡盐御史真的只做一年,这些盐场他都没法去过一遍。”
皇帝沉思道:“若是拆成五六个,差不多每两三个月能看一轮,为何你要说只拆成三个?”
顾庆之道:“主要是三个人没法结党营私,您想:第二跟第一就差一个名次,跟第三也只差一个名次,若是换了五六个人,只有排名最后的那人会努力了,中间的横竖都安全。”
三个人永远没法达成一致的意见,这还是顾庆之记忆里某个心理学实验的结论,虽然过程忘记了,不过这个结论记得牢牢的。
皇帝仔细想想,道:“也是,所以这些盐场怎么分——回头朕叫林如海来,他身体可好些了?”
顾庆之道:“好多了,就是比去年还瘦些。乔太医手艺高超,非常人所能及。”
这么夸人还挺少见了,皇帝道:“朕知道了,一会儿就赏他。”
“臣还有个主意。”顾庆之道:“不管是矿盐还是井盐,开采起来都比海盐要麻烦,相对来说,盐商也是倾向于从两淮两广进盐,然后卖去内地,所以两淮盐场是肯定要增加的。”
皇帝点头,“正好趁这次两淮盐场拆分,再加几个。”
“那不如加给盐税可能会收的最少的那一位。”
皇帝立即就明白他什么意思了,“的确是好主意,他要是能把这个盐场好好建起来,盐税很有可能就收到第一了。”
“还有一件事儿,林大人得是累病的。”
皇帝沉思片刻,道:“可以,他是累病的,朕后日早朝便叫他们商议此事。过两日等他进宫,上了弹劾太上皇的折子之后,朕便封他女儿做县君,就不赏林如海了。”
朝廷封赏官员,最多也就是惠及父母和夫人,子女也不是没有,多数是在儿子身上,比方一子入国子监。
但是不管怎么说,封赏父母子女,那都是封赏官员的延伸,反推一下,连女儿都封了县君,林如海肯定是深得帝心,可他偏偏什么都没有,那多半是太上皇动了手脚。
毕竟太上皇一直都上蹿下跳的,尤其这半年,那是逮着机会就说皇帝不好。
权力中心的人能看出来这是垂死挣扎,可站在权力中心的又有能几个人?
所以太上皇又要风评被害了。
“走,去吃饭。”皇帝招呼顾庆之出来,顾庆之忽然笑了一声,皇帝回头看他,“这又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