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可皇帝也清楚不可能不见,深吸口气才让内侍宣裴清进殿。
内侍注意到皇帝的神情变化,对裴清也有几分佩服,这满朝文武,能让皇帝展现如此态度的也就只有裴清一人了。
裴清还不知道自己都让皇帝有了心理阴影,进殿行礼后抬头,就发现皇帝的脸色似乎有点差,下意识关心了一句。
皇帝嘴角微抽,他的脸色差那还不是因为裴清,不说裴清入宫给他的惊吓,就他这些天,处理朝政之余就时不时地想起裴清说的土地兼并,哪怕知道急不来,可还是不时的发愁,脸色怎么可能好看。
只是对上裴清关切的眼神,皇帝也知道裴清大概是不清楚这点,是在真心关心他,而不是阴阳怪气。
皇帝略过这个话题,直接问裴清入宫是为了什么事,皇帝实在是没有闲心和裴清绕弯子了。
裴清有些意外皇帝今天居然这么爽快,既然皇帝爽快,那他也不纠结了,直接将他进宫来的来意说了出来。
皇帝听完裴清的话松了口气,还好不是什么要命的话题,不过是给参加科举的学子一些便利,这也没有什么。
皇帝对于一些风言风语也是有所耳闻的,猜测裴清大概也是听到了这些流言,才想着要做些事证明自己,不由得有些好笑,感叹裴清还是少年性子,受不得一点委屈,若是换个人,就这样赚到银子了,哪里会去管这些事。
不过裴清越是表现出这种性子来,皇帝越是喜爱,毕竟他身边已经很少能见到这般澄澈的心性了。
皇帝没有问裴清为什么不直接去做,因为他稍微想一下就反应过来,这次来的学子定然是有不少能当官的,甚至可以说在第一届科举中能当官的学子,个个都是难得的英才,没有意外的话,其中不少人都能在随后的十几年、几十年里,官职不断提高。
若是裴清真直接去给便利,那就是有预谋地施恩了,哪怕他知晓裴清没有什么恶意,可也很容易在心底留一根刺,而裴清进宫来和他说清楚这事,还要将银子交到他手上,让他以皇帝的名义去施恩,这就很好了。
若是能多些像裴清这样的臣子,这朝堂……
皇帝顿住,想起裴清说过的事,忽然打了个寒战,感觉像裴清这样的臣子还是别来太多的好,这要是来了太多,他怕是有些吃不消了。
为了以防万一裴清又给他来个惊喜,皇帝追问了几句,确定除了这件事外,裴清没有其他事了,这才松了口气,然后才和裴清说起给穷困的入京学子便利的事来。
皇帝也清楚,这京都定居最不易的就是吃住了,或者说吃都还好,住才是最麻烦的事。
原本京都的房价和租赁价格都不算太高,可是随着京都的人越来越多,住房方面的价格也是越来越高了,而进京科举的学子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住房价格定然是会水涨船高,若不安排一下,指不定一些比较穷困的学子就住不起了。
随着交谈深入,皇帝越发意识到靠着裴清的这些银子恐怕还不够,怕是朝廷还要再补点,不然这第一届科举怕是要出问题。
而且这事还要快点安排下去,不然时间恐怕都不够用了。
皇帝忽然有些庆幸,还好裴清来找他说了这事,不然的话,怕是等学子都朝京都来了,朝廷怕是才反应过来,可等那个时候,想要安置好学子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面对皇帝的夸赞,裴清有点不好意思,摇了摇头道:“陛下,其实臣之所以想要帮扶这贫困学子,其实也是有别的考虑。”
皇帝听到裴清这么一说,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第147章
“什么考虑?”皇帝沉默了半晌,问道。
“陛下,若是朝廷不能帮这些贫困学子考科举,那自然会有有心人去扶持他们。”裴清正色道。
他想做这事也是想到了一些官商勾结的例子,尤其是明朝的例子,更是触目惊心,虽说在大盛大概是成不了明朝那般严重的后果,但是让别有用心的去资助考生,肯定是会扰乱官场秩序的。
徇私枉法都是从小事做起,而只要有了漏洞,那疏漏就会越来越大,到最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所以最好还是在事情没有开始前就挡住这点。
为了避免皇帝觉得这事不够严重,裴清还举了几个有可能的例子,将明代的事情稍微换一下,转成他猜测的一种可能性。
皇帝本来还觉得裴清有些小题大做,这种敬献一直不少见,何至于此。
可听着裴清举的例子,皇帝猛地发现了一个他疏忽了的点,以往能当官的人没有几个是真贫困的,就算是寒门,那也不至于到缺钱用的地步,自然也不可能被敬献的那些钱财迷了眼睛。
可这科举出现,是只论才华不论出身的,哪怕是家中贫困的人家,也是可能出骄子的。
能考上科举的人才华自然是不缺的,当上官之后,大盛给的俸禄也很足,也能让他们过得舒服,可在他们没有当上官之前,这一段时间是会比较艰难,也容易被人乘虚而入。
毕竟这时候其他人资助他们,那叫雪中送炭,若是对恩人过于冷淡了,那就叫忘恩负义,当官后尤其是要注重名声,真背负了这么个名声,那就不好听了。
可若是亲近了,万一对方试图让他做点什么徇私之事,也是不好彻底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