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邓元现在就有点撑不住了,眼前发黑,呆呆的坐在原地好一会才回过神来,可脸上的表情还是一片空茫茫。
邓元看着裴清,张口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可开口后却没有一点声音,裴清赶紧递给他一杯茶水,让他先喝口茶,压压惊。
裴清有点后悔说的这么直白了,他主要是看皇帝和太子对于小冰河期的接受还挺良好的,而回来和谢云煜说过后,对方也是接受良好,加上皇帝说过让他和找上门来的臣子说,他看邓元也已经猜到,就没有遮掩什么,没想到对方最后还是受到惊吓。
“伯父,这小冰河期也是要慢慢来的,如今还没有什么威力,况且这天灾放在前朝危害巨大,可如今大盛,农学不断提升,还有各种良种……”裴清只能将之前和皇帝说过的一番话,再重新说了一次。
这话的安慰效果显著,邓元听了一阵后,心态也平和了不少。
邓元回想起天灾,这几年大盛也是有天灾,虽说还是难熬,可比起以前,日子是好过了些的。进步虽然比较小,可这才过去了几年,若是长时间有这样的进步,等到后来,说不定大盛面对小冰河期也有了抵抗之力。
第141章
邓元放松之余,却也有了一些迫切感,毕竟以前不知道之后的天灾如此厉害,倒是可以慢慢地研究,虽说进步缓慢,可比之前有了些进步也就够了。
可现在,天灾就在后面追赶,此时若是松懈下来,那以后可要怎么办?
邓元忽然想到一件事,原本科举制都定好了,为了考什么,如何录取,朝堂上是争论了很久,如今定下来的算是让大部分人都认同的,可皇帝这几天突然又表示要让农学多占几分,说是大盛以农为本,要多兴农学。
这兴农学,就相当于是从其他学家身上割肉了,能瓜分的利益就这么大,农学多占,其他学家就要少占,这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尤其是一些人在前一轮的分配中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可之前已经定下了,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可如今一看到有改变的机会,自然是不肯放过的,他们这一浑水摸鱼,自然就弄得局面乱起来。
邓元虽然赞同皇帝的看法,可也觉得皇帝这么做有些操之过急了,这事情才刚刚定下来,又要改,太急切了些。
可现在,邓元终于明白皇帝为什么如此急切了,换他他也急。
甚至在他看来,皇帝还可以更加激进一点,对农学的扶持力度更大。
不过要说到政务的话,邓元记得这些天似乎不光是科举的事,甚至皇帝还想派官船出海,这事和私人商船出海探索就不一样了。
私人商船出海探索,哪怕是获得了什么,从朝廷这边得到了好处,可也是自负盈亏,朝廷不需要多支出,可若是朝廷派船出海,这一笔支出可不小。
作为户部尚书,邓元哪怕还没有特意地去了解过,可也知道出海的耗费有多高,毕竟朝廷又不能和普通商船那般,组建一支小船队就轻易出海,哪怕走不远也能快速回来。
若是要建船队,那必然是要组建可以远航的船队,船队也要大,才能彰显大盛的气势,毕竟这是官船,等于是代表了大盛去巡视天下,船队过于寒酸的话有损大盛的颜面。
而这样的一支船队组建起来,人力物力耗费无数,若是能有什么好处也就罢了,偏偏看不出什么好处,只是为了出海宣扬国威,在邓元看来就有些不值得了。
要知道哪怕是大盛这些年逐渐地富裕了起来,可这才富裕几年啊,如果不建造船队的,这些税银可以用在其他地方,可一建船队,银子全花了可能还不够
尤其是船队的组建是会不断地消耗钱财,只要开了这个头,后面就不好停下来,一停下来,前面花出去的银子就有点浪费了。
所以最开始的时候邓元就有些不太能接受,后面猜测到了气候的问题后,更加不能接受了,在他看来,与其将钱财用在这些地方,不如用到百姓身上。
可现在,联系上裴清的话,加上皇帝这突然的改变,邓元下意识地将这两件事联想了起来,莫非其中有什么他没有猜到的事。
“出海是不是和小冰河期有关?”邓元脱口而出。
裴清没想到邓元居然联想得这么快,点了点头。
得到了裴清的准话,邓元忍不住追问:“这出海有什么好处?”
若说是为了良种,固然官船出海能走得更远,可要说搜寻的面积,那大概是不如商船的,就算商船队小,可数量太多了,官船只能走一个方向,而商船可以走无数方向。
两相对比,显然还是商船效果更好,可如果不是为了良种,那又是为了什么?
邓元陷入冥思苦想,只是他一时半会地怎么也想不出其中的缘由,忍不住看向裴清,裴清应当是知道的。
尽管邓元没有开口,可裴清一眼就看出了他想要问的问题,也不卖关子,直接将南方的气候也给说了一遍。
邓元眼睛越听越亮,刚才听那小冰河期,他是真的感觉无解,天灾如此,人力面对这种天灾能够自保就不错了,如何能够逆转。
可听裴清现在一说,才发现这天灾有危险,可也有生机。
对于南方,邓元也是有一定的了解,以前算是蛮荒之地,酷热难耐,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南方也算是开发出来了,虽然还是不如北方繁荣,可比起以前也是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