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薄情冷血的太子渣爹(23)317
一家四口很快上了马车,周婆婆望着那逐渐远去的马车,喃喃道:“这样就很好,闺女啊,一定要幸福啊。”她没有忘记,第一次见到这个闺女的时候,那时候闺女才差不多七八岁的样子,是红着眼眶来到她的烧饼摊前的,身边也没有其他人,那时候她想,这闺女,肯定是受了委屈的吧……如今有夫君护着,有可爱的孩子陪伴着,真好啊,她真特闺女觉得高兴。
-
张远霄一家四口上了马车,他的烧饼倒是很快吃完了,就是沈夕瑶和承嘉还没吃完,母女俩抱着烧饼细细地啃,就像是一大一小的仓鼠般,看着没由来让人心情愉悦,怀里的小闺女瞧着额娘和哥哥吃着香香的东西,眼睛直瞅,口水不小心就流出来,瞧着可怜巴巴。可惜她的额娘没有看到,至于她的哥哥。
承嘉瞧着妹妹嘴馋得可怜巴巴的样子,倒是想给妹妹吃,但阿玛说妹妹还小不能吃,只能吃奶。
只能歉意地看着在阿玛怀里手舞足蹈的承玥,“妹妹,等你长大了,哥哥就带你出来吃烧饼,你想吃多少就有多少。”说完,承嘉大大咬了手里的烧饼一口。嗯,真香,真好吃!
小承玥:……哇的一声哭出来,仿佛受到了来自哥哥一万点的伤害。哥哥,坏坏,阿玛,额娘也坏坏。
马车行驶没多久就到了郊外的庄园。
这处庄园,不是皇家庄园,是属于张远霄这个太子名下的庄园。
张远霄一行下车,庄园的管事立马就出来迎接,询问是否要让庄子上的人来见礼。
“不必了,各做各的吧,不过今日这庄子内外怎的这般热闹?”张远霄摆了摆手问。
“禀太子殿下,今日是踏青节。”
张远霄恍然大悟,是了,今日是踏青节。
大魏朝春日里就有一节日,便是这踏青节,这踏青节还是为纪念大魏国第一任国母而设的,那位国母,是史书上都记载了的,公认的贤良,爱民如子,为当时的百姓谋了许多的福祉,据说那一年,大魏国爆发了严重的疫病,无论是皇室中人,还是百姓,都染病,死去了不少人。
后来,这位国母发现她的血能治病,毅然献出了自己的血,救了皇家中人,救了当时染病的坤泰帝,救了无数的百姓,挽留了无数的家庭,可她却血竭而亡,百姓们感念国母的恩德,纷纷为她树立了长生牌,在这一日放风筝悼念她,只因这位最喜欢的东西便是风筝,这风筝也寄托着百姓们对她的哀思,而断了线的风筝,也代表疾病去除,能保健康平安。
当然这是流传在百姓间的故事,张远霄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但其实也差不多,那位国母的血根本没办法治疫病,但这位国母医术了得,历经很多个日夜的研究,终于研究出了解药,但她却也身体不支倒下,仙逝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总归这位国母确实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奇女子和贤良的好国母,值得百姓的挂念。
如今,几百年过去了,大魏的皇室倒是不怎么重视踏青节,没想到百姓们却还记得,感念当时那位国母的恩德。
沈夕瑶牵着承嘉的手,望着庄园外,蓝天上数不清的风筝,微微怔然。
那位国母,确实是好的。
等太子登基,她应该也是皇后,也是一国之母,她能做得到吗?哪怕做不到这位国母的一半,便是十分之一,也是可以的。
“额娘,那就是风筝吗?”小孩子奶奶糯糯的声音带着小小的期待与羡慕。
沈夕瑶想起,承嘉出生以来,除了节日里去宫里外,其余时间都是在太子府,今天还是他第一天出来,也是第一次接触新鲜的事物,原来,承嘉也是到现在才初初见到风筝是什么模样。沈夕瑶不由觉得有些愧对这个孩子。
自被张远霄冷落之后,她就陷入了自怨自艾中,对承嘉关注也少了,倒是承嘉总是小心翼翼地靠近,明明才几岁大的孩子,却操着担忧她的心,这些年,她这个额娘做得不够称职。
沈夕瑶紧紧握着承嘉小小软软的手,望着天上的风筝,心念微微一动,下一秒,就听见张远霄道,“要不我们去看看吧,你们想不想放风筝,难得今天是个好天气。刘德,去,找几只风筝来。”
“走吧,我们出去瞧瞧。”张远霄牵起沈夕瑶的手,一手仍抱着小承玥,小家伙躺在阿玛的臂弯里,一双漂亮的眼睛望着天上的风筝,看着目不转睛的,偶尔小手伸出手,似乎想要去抓般。
沈夕瑶本就有所意动,这会见张远霄主动,便也出去了。
一家四口出了庄园,身边并没有跟多少人。出了庄园,走出一段距离,就看到了数不清的人群,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有。这一处地方,是郊外,种着不少花和果树,如今是春天,果树还没结果,却都开了小花,各色各样的,引得蝴蝶和蜜蜂停留,绿草地如茵,远远瞧着,像是一绿毯,不少小孩子都在上面跑跑跳跳着,也有牵着风筝线,奔跑着放风筝的人,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微风拂过,春日里,生机勃勃,欢声笑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其中在放风筝的多数都是一家子一起,年幼的儿女在绿草地上奔跑放着风筝,父母露出慈爱的笑容。他们身上的穿着并不华贵,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但他们身上也有偶尔难得的,独有的属于一家人的快乐。沈夕瑶看着很是动容。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快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