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在意向书里,对于“装潢”则是有几套截然不同的后续方案。其中一套很吸引云栖栀的注意力,是全网络机械化,由电脑智能化全程操作,达到一键敲击就能同时为数万个点位投放饲料。并且配备专门的活猪运送货电梯、监控*,优势和缺点都相当明显。
其他的就是跟云栖栀预想里大差不差的方案了。比如分区制,母猪猪舍、产房区、保育区育肥区以及肥料再处理*等。优点和缺点同样。
翟嵇在后面都有三两句的批语,对那个机械智能化的尤其辛辣:仗着有云董事,这野心和浮躁都快要捅破天了。下一步是不是就该让云董事继续投资太空飞行计划,趁早直接离开这个遭瘟的星球?
当然,即便是如此不看好,他还是把全部的策划都递交了上来。
云栖栀笑了下,继续往下看。
下一部分是当前每日支出和每日收获。前者依旧是个看着都觉得心里发颤的大数字,后者依旧基本保持着零蛋。
云栖栀忍不住打开了《星星谷》。
从密山到春米……密山那时有十几万人,云栖栀供养了他们差不多半年多些,只有支出,没有任何“收入”。
中途出行怡米的这段时间排去不算,再回国,定好春米后,从起初的春米本地人,到召集密山原职员、最后建立新基.地,陆陆续续有幸存者投奔过来,到目前为止,统计下的是六万四千人左右。
说也赶巧,云栖栀是去年六月份在春米找好地点、办好相关手续的,再过三个月,就又到了今天的六月。不仅是小云老板的生日,还是她来到春米的整一年纪念日。
也就是说,来到春米后,她又供养了这几万人接近一年,没有“收入”。
云栖栀一瞬间对纸面上那些长长的数字都失去了概念,脑袋也被动则七八位的加减乘除给搞晕头,但她知道,原本那些用来做储存的房子,现在只剩大片的空荡。
里面原本是摆成一排一排、密密麻麻的箱子,箱子里面还是一排一排、密密麻麻,装得满满的格子,现在全都没有了。
第217章
对于一个囤货癖来说, 没有什么比“箱子空了”带来的打击更大。
云栖栀甚至连行动计划都看不进去,满脑子都是接下来该怎么办。
一开始在《星星谷》里储藏时,其中背靠边界山,面朝西, 正对着“家”建立了4x5座大房屋。
每个大房屋里摆了133个箱子。每个箱子都是8x20的容积, 每个格子可以叠加999,基本上是尽数装满。
这4x5座大房屋全都是吃的喝的。左数第一竖排是冷冻食品、冷冻食品、海鲜、海鲜。左数第二竖排就是米屋、面屋、玉米屋和豆屋。
也幸好《星星谷》是个种田养殖游戏, 本身还有产出。
游戏与现实内外是3:1的流速, 像防风草、大蒜、小麦、小白菜这类原本四天能收获的短季作物, 放在现实就是一天多几个小时就可以长成。甘蓝、土豆、小萝卜、茄子这类五六天的, 放在现实也不过两天。
加上升级后只要有足够的货币就能够999“进货”的星星谷超市、医院、服装铺、新鲜时蔬铺;被更改后可以产出肉类和自繁殖的鱼池和禽畜棚;以及各类果树、加工厂以及野外采集物,总算是能有个缓冲的余地。
可即便这样,云栖栀的米屋也已经能看到底,面屋倒还剩几个箱子,玉米剩下一小半,豆类剩下五分之二。
已经是能让囤物癖毛骨悚然、在心里狂拉警铃的地步了。
当然, 云栖栀可以跟之前一样, 宛如上班似的一天三波全天候经营《星星谷》, 天天007, 疯狂挤榨每一寸地和每一秒钟,再配上“日常任务”再加上一点储备资源,以现在不到七万的总人口,继续维持现状,问题也不大。
可要是以后有更多的人过来呢?
是收还是不收?
小云老板低头抱住脑袋, 安静片刻后打起精神, 重新翻出刚才那两张计划总结,这次重点查看预计时间。
食物、或者说进食需求就是主粮、荤素与水。
水这个不用愁, 《星星谷》源源不断。
那么主粮(碳水化合物/淀粉类)可以通过玉米、豆子、部分小麦、根茎类得以解决,这部分可以全放入目前的“温室”中,作为一级品严密关照。
荤类暂时全靠猪楼。
素食来源《星星谷》就比较多了。并且在之前云栖栀就有过“在野外寻找良tຊ性可食用变异植物”的想法,就算苦涩难吃、纤维感重也没关系,只要没毒就行。
能找到的话,带回来能在污染土壤中生长,还能进行研究,总能在一代代的“基因培育”中变得更符合人类需求——实际上以前的人类就是这么“驯化”那些植物的。毕竟以前的稻子可不会种挂满穗、量产千斤,以前的玉米不会那么多棒,以前的野果皮厚肉少还酸涩。
那么这样,荤素负担都能够移出去一部分,她只负责水、榈叶制品以及医药品之类的,事情也许能少很多,也能缓解一下《星星谷》里的压力。
不过这些也都还是预计划。毕竟建猪楼前还有交易加工楼要建,野生植物那边,研究员还在分析,没有结果呢。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爽文 空间文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