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林叙全程见证了一艘LNG船的建造难关是如何一一被攻克的。
作为项目的见证者,他可以说,请外援这个决定显然是南江厂做出的最重要的决定,只按LPG船的建造经验去造一艘LNG船的话,就要做好每个环节都要增添新问题的心理准备。
而研究所和高校的技术水平要比南江厂更高,研究所使用的仪器也更先进一些,毕竟在船舶的行业链上,负责最终生产的船厂其实一直处在最底层。
南江厂这种行业顶尖的造船厂好歹还有技术创新,换成那些实力、资金和人员都不足的小船厂,技术创新根本只是妄想。
举个例子说,在造LPG船的时候,南江厂还没有开发出液货舱的研发软件,但在LNG船项目启动,并且有外援加入后,南江厂立刻开发出了一套C型液货舱的设计研发软件,这个软件还经过了现实的计算和校核实,并且满足IGC规则的要求。(注2)
除此之外,项目启动之后,南江厂也逐渐克服了超低温钢焊接和高强度、高镍合金钢液货舱焊接技术。(注3)
而面对LNG船建造难度最大的围护系统,南江厂方面首先购买了来自国外的图纸,之后就在研究所和高校的帮助下对图纸进行改进,这个过程林叙也参与了,他可以说,修改图纸的过程就赶得上他们自己设计一套独立的图纸了,因为内容相当多,图纸就有几千张。
不过因为南江厂此前没有造过LNG船,购买图纸之后再进行修改其实是一个理智的决定。
在现有图纸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建造的危险性就能减少一些,除此之外,修改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光是改结构这一部分,林叙就觉得受益良多。
他觉得,自己不仅是在修改图纸,更是在全面深入了解一艘LNG船。
第125章
造船日常
“是不是很有难度?”
一大早, 林叙继续处理昨天没有完成的工作,一道身影忽然来到了他身后。
“是啊, 颜老师。”
和林叙搭话的是交大船舶系这次安排到南江厂的老师颜永年,年纪很轻,理论能力和研究实力却相当强劲。
这段时间,林叙因为参与货物围护系统的研究和对方有了交集,林叙本身就是交大船舶系的毕业生,和系里不少老师都认识。
自然而然地,他和颜永年慢慢熟悉了起来。
LNG船的货物围护系统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两个人就能成功研发的,其中涉及的核心技术相当之多。
林叙一旦投入起来就会忘记周围,颜永年也是如此, 他当初原本有机会进研究所,却阴错阳差来了学校。
“在哪儿都一样。”颜永年挠了挠头发,“只是其他老师比, 我教学的能力弱了一些。”
这也是他这次被派到南江厂的原因。
林叙和颜永年聊了片刻, 两人便都专注投入到图纸的修改中了。
南江厂购买的这一套图纸数量实在太多, 林叙这段时间完全没有做其他事,光负责核查结构强度了。
“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了。”林叙重重叹了口气,接下来便认命一般开始了修改。
他手头在改的是T型框架连接套管结构,对这一结构的设计工艺进行了改进, 而这只是货物围护系统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结构。
除了负责设计部分外,在生产准备阶段,林叙同样派上了用场——在南江厂的技术员里,他毫无疑问是最懂焊接的那个, 因而, 针对LNG船建造所需的殷瓦钢的焊接,厂里直接把任务派到了林叙头上, 安排他来培训焊接工人。
林叙:“……”
“这叫能者多劳,你就放心大胆地上吧。”陈辽拍了林叙一下,“等以后你把技术练出来,就又能编一本《焊接指南》了。”
“那应该属于不外传的技术吧?”
“不要在意那些细节,总而言之,你一定行!”
殷瓦钢即超因瓦合金,多用于精密仪器的制造,因为它能在高温和低温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稳定性,LNG船的货物围护系统,主要零部件包括绝缘箱、殷瓦钢三面体、泵塔等,这些零部件都需要准确无误地安装到船上。
想要建好货物围护系统,也就意味着南江厂的焊接工人们需要掌握0.7毫米殷瓦钢板焊接技术,而由于0.7毫米厚度的殷瓦钢是承担不了一舱液货的重量的,它实在是太薄了,因而需要用绝缘箱来支撑,殷瓦钢需要和绝缘箱紧密贴合在一起。
除此之外,殷瓦钢自身的建造难度也相当大,在当下这个时代,买自然是最合适的选择。
不过自LNG船这个项目筹备之初,南江厂上下就意识到,被卡脖子的技术早已超出了预期,这一艘船的建造如果全依赖进口的话,只会对南江厂自身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可以说,从决定发展出口船开始,南江厂给自身的定位就不是配件安装厂。
难关是要一点一点被攻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