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17
有科班出身的,其中有一位新进厂不久的交大船舶系研究生,也有靠自己的经验成为技术能手的,对方的理论或许不足,讲不出专业的原理知识,但论对船只的熟悉程度,整个南江厂都没有几个人比得过对方。
除此之外,项目还找来了对液化气领域比较熟悉的专业人士。
陈辽和徐军杨自然加入了这个项目,陈辽主要负责船舱的整体设计, 他画设计图的稳定性和精确性相当高,可以说是人肉测量仪,这是陈辽的天赋, 一般人确实比不过。
研究的一开始, 项目组一行人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整理液化气船相关的资料。
“我们目前只能从陆上液化气站去获取液化气压缩的信息, 船厂几乎没有类似的实践。”
“液化气舱的设计,已知的资料也十分有限,考虑到安全性,我们要设置独立的液化气舱, 还要准备安全阀,这些都是难点所在。”
“还有液化气装卸系统,这一系统的装配必须要选用国外设备,国内目前没有生产相应产品的厂家, 从安全性上来考虑, 就目前而言,国外厂家的产品安全性更高。”
在国外读研期间, 林叙已经很注重液化气船相关的各种资料,他尽力搜罗了不少资料,可眼下国内并没有建造LNG船的先例,设计本身就存在着大量的难点。
“咱们这个项目能成吗?”
项目组里,进厂不久的卢沛用笔敲了敲身边的张爱林。
张爱林是去年进南江厂的,他也是这批进厂的年轻人里唯一一个研究生学历,不过他本科没有在海城交大读,读研之后才来到了海城。
卢沛和张爱林关系不错,两人都对林叙的能力有些将信将疑,虽然周围不少同事都向他们渲染过林叙多么厉害,可他们却不是很相信。
没想到南江厂第一艘液化气船的项目居然交给了林叙,而他们也被厂里安排到了林叙手下。
“以前没有先例吧,我觉得到处都是难点。”张爱林为难道。
他指了指手里的白纸,就目前来说,这个项目俨然是一片空白,从这种毫无基础的状态起步,想造出一艘3000立方米的液化气船,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就算林叙再能干,也不至于是万能的吧?
卢沛和张爱林看一眼四周,几乎所有人都眉头紧锁,对于这番景象,林叙脸上倒看不出什么异样的表情。
过了片刻,就听他道:“我的计划是,将这艘液化气船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所遇上的难题,由擅长这一专业的成员解决,如果是涉及到总体的技术难题,则开会之后配合解决。”
说罢,林叙便将自己的计划分发下去。
卢沛和张爱林两人接过了计划书,发现两人被分到了液罐及附件的结构设计小组。
这一小组负责计算液罐各点的附加动压力及设计压力,最终确定液罐的构件尺寸以及附件的构件尺寸,除此之外,还要负责测试液罐强度。(注1)
这一部分要求小组成员对于材料、焊接以及支承构件设计方面有深刻的了解,眼下设施缺乏,成员们在研究时还要经过高强度的计算。(注1)
初看到计划书,确定自己所在的小组之后,卢沛和张爱林两人并不明白他们在整艘船的建造中发挥了什么作用,然而,在将计划书彻底看过之后,他们心里渐渐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林叙走到了他们几位组员的面前:“这艘船的设计必须充分尊重IGC规则,在设计之初就要做好规范。”
IGC,即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是由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对液化气船的设计、构造和设备方面的强制性规则。(注2)
换而言之,液化气船不是能随意建造的,违背了IGC规则,南江厂造的这艘液化气船就不能通过船级社的验收。
而除了他们这个小组外,还有负责安全阀配置、液化气装卸系统配置的小组,以及负责装配控制和监测报警系统的小组……林叙分配小组和组员的方式显然是根据液化气船各部分的性能来的,但关键在于——(注3)
“林科长之前造过液化气船吗?”
“液压甲板机械的研制……甲板机械我懂,但是液压船的甲板……我之前没有接触过啊。”
“安全阀的配置……”
卢沛是正经的本科毕业生,读书期间各方面的表现都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张爱林也是如此,他是被学校推荐到南江厂来的,说实话,进厂这么长时间,他没有一点不适应的地方。
然而此刻,看着眼前这份内容详尽的计划书,他都有些茫然了。
他发现,这份计划书里的某些部分,他甚至没有看懂。
唯一让张爱林感到安慰的是,他看不懂的地方,其他人好像也没有看懂。
“林叙,这讲的是什么,能详细说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