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至于程安民、施家望和潘荣华这批厂领导,他们人人都过了50岁。
在他们接下来的人生中,他们有可能等到一艘LNG船的诞生,也可能永远都等不到。
林叙忍不住反问施家望tຊ:“厂长,你干嘛那么悲观?”
“用不了太久的,我跟你保证。”
施家望:“保证什么,保证你能在几年之内把LNG船造出来?”
林叙摇了摇头:“我不能保证一定是我造出来,但我可以保证,再过20年,你一定能看到咱们国家的LNG船和航母。”
施家望看了他一眼,摇摇头:“你这说得跟真的一样。”
“不过我得提前告诉你,船舶总公司很重视高附加值船的建造,目前在起草相关规范,厂里计划让你负责LNG船和LPG船的建造,你现在就可以做好准备了。”
林叙点了点头:“我明白的。”
林叙也在查阅LPG船和LNG船的相关资料,不过他目前只是找了一些资料,这阵子他全身心都在那艘集装箱船上,也就没有往LPG船和LNG船分散太多的精力。
集装箱船已经交付给坡国船东了,在这艘船建造的过程中,林叙和项目组的成员们所搜集的资料、所做的相关尝试以及所积累的经验,他都全部整理了出来,交到了厂里,这样下次再有集装箱船的订单,厂里可以更高效地完成。
林叙本以为,订单不会下得那么快。
结果这艘船交付给坡国不到两个月,坡国方面居然又发来了新订单,而且指名要给南江厂做,合同上甚至附加了一条“最好能由林叙来负责”。
施家望相当高兴:“这说明你造的船得到了人家的认可。”
在坡国这边,南江厂得到了口碑,而坡国对附近国家包括港岛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南江厂连续接到坡国的两笔订单,想必接下来,南江厂会有更多的集装箱船的订单。
坡国方面指名林叙,但这一艘集装箱船,南江厂的建造就没有第一艘时那么吃力了,项目组成员和工人们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除此之外,由于眼下国际船舶市场整体衰微,哪怕造进口船,国内船厂能够获得的利润也不如前几年高。
然而,南江厂造的第一艘700TEU集装箱船就没有亏本,第二艘700TEU集装箱船的订单发过来之后,工人们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工期缩短了,加上购买材料等方面节省下来的经费,第二艘船的利润比第一艘上涨了20%。
在接到海外订单的同时,南江厂也在为国内船东生产集装箱船,这些项目未必都由林叙来负责,但和“南江”号巴拿马型散货船的建造模式一样,后续的集装箱船的生产都有赖于第一艘700TEU集装箱船的经验。
厂领导清楚林叙能赚钱,因而才派他去负责出口集装箱船的建造。
不过由于整体形势糟糕,厂领导对林叙的要求可能只是让他赚100块,但林叙通常能赚到150块以上。
获得利润的同时,厂里就能把更多的经费用于研发——不管怎么说,南江厂总不能守着上级部门要经费,还是得自身想办法去创造收入。
研发和购买设备是大头,等上级部门批下来,那得等到不知什么时候了!
“回头咱们厂里再盘点盘点,还有什么能赚钱的项目,都叫林叙去试试看。”潘荣华开玩笑道,“林叙不止能节省成本,他还能吸引更多订单,你们有没有发现,不管他造了什么类型的船,后续都能有订单。”
民用船是如此,军船也是如此,厂里几位领导私下里甚至会偷偷嘀咕,难道林叙是有什么招财的体质?
以往他们也听过类似的传闻,比如谁谁谁更招财之类的,虽说封建迷信要不得,可在他们船厂这种动辄千万订单的地方,能招一回财过来,那绝对都是了不得的天文数字!
第98章
读书
南江厂集装箱船的建造格外忙碌, 除此之外,“南江”号散货船的订单依然在持续, 林叙主导的6万吨级散货船是第一代,而目前,厂里已经在进行更新换代,把“南江”号逐渐向第二代升级。
升级的部分林叙没有参与,不过他去现场观摩过,厂里想对新一代“南江”号进行怎样的改动,林叙心里是有数的。
“咱们厂这几年的变化其实挺大。”陈辽指着一号和二号船坞在建的船,“咱们刚分过来的时候,这些还都没有呢。”
林叙点了点头:“是啊。”
他刚进厂的时候负责的还是些边边角角的任务, 当时厂里建造的最大的散货船只是3万吨级的,连现在吨位的一半都不如。
“南江”号建造的时候,船台都不够长, 可现在, 7万吨级的大船已经能够在船台上完整建造。
林叙细算了一下, 他来南江厂也没有太长时间。
……
700TEU集装箱船的新订单依然由林叙来负责,但他不过是把曾经走过的流程重新走了一遍,所以并没有什么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