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72
绿竹太后薨逝后,武帝撕开了乖孙子的面具,对绿竹氏进行了毫无人性的清洗,甚至将绿竹八子和绿竹八子给他生的两个儿子一起打包扔到了偏远的燕国。武帝对绿竹氏的后人如此不留情,在史书上当然不会允许绿竹太后有什么好名声在。
最疯狂的时候,武帝甚至篡改历史,往绿竹太后身上泼了无数的脏水。其余史官畏惧武帝威严一声不敢吭,唯独一位姓董的史官坚持不改,捍卫绿竹太后,也捍卫正史的尊严。
被逼急的时候,这位董姓史官更是对武帝放言: “乃公不改!”
“乃公”翻译一下就是“你爸爸我”,想当皇帝的爸爸,皇帝当然想送董姓史官去见他真正的爸爸。好在最终武帝还是在众位大臣的劝说下放过了董姓史官,捏着鼻子继续任用他。
毕竟没有正史记录历史进程,就没有人证明野史上的都是假的,武帝真的没有对自己的舅父卖沟子。
但是董姓史官是史官,史官杀不得,绿竹璧可不是。
白未晞真心实意地劝说道: “在下觉得,主公可能不是很想用绿竹兄。”
绿竹璧笑: “因为在下是绿竹氏的人?”
何止,你可是游溯的舅爷爷。
白未晞道: “绿竹兄著了一辈子的书,应该明白,自己的姓氏意味着什么。”
当年有人反对绿竹太后摄政,称其执政为牝鸡司晨,绿竹太后闻言,回了一句: “家父家兄为晋室立国立下汗马功劳,晋室的一半天下都是我绿竹氏打下来的,予来执政,有何问题?”
没问题,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说晋室的一半天下都是绿竹氏打下来的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晋室这个草台班子最开始成立的时候,活动资金都是绿竹氏提供的。
晋室最危急的时候,高祖孤身入险境,晋室的草台班子想的可都是“一旦主公死了,就推选绿竹箦为新的主公”。
若非绿竹氏担忧枪打出头鸟,一心推出高祖做靶子,否则天下究竟是姓季还是姓绿竹都是两说。
只可惜一念之差为人作嫁,高祖成了靶子,也收获了最大的果实。
但也是从此,高祖对绿竹氏的忌惮就从未停止。废嫡立庶,废长立幼是为了剪除绿竹氏的羽翼,宠爱其他夫人是为了扶持其他外戚。
但真刀真枪打出来的辉煌,任何上不得台面的小伎俩都没办法抵消,高祖倾尽全力,也没办法将绿竹氏从神坛上拉下来。
直到武帝年间,季氏皇族才第一次摧毁了绿竹氏的辉煌。但没过多久,绿竹氏便又在战争中胜利,杀死征战西域的襄帝,将被流放燕国的绿竹八子和崇帝接了回来。
只是可惜,当初的国舅绿竹弁太过耀眼,耀眼到明明有从龙之功和血脉相连双重保命符,崇帝最终还是容不下这个和他年纪相仿,一起长大的舅父。
绿竹氏从此一蹶不振,因为傲慢了一辈子的绿竹弁在临死前留下了一句话: “终有一日,我绿竹氏的子孙将登上那个因先祖一念之差而错失的位置!”
他的豪言放的轻巧,却让绿竹氏剩余的血脉吃尽了苦。若非崇帝还有最后一丝良知,念着绿竹氏对他的恩情,只怕绿竹氏都要从历史上被抹去了。
但即便如此,绿竹氏也逐渐在朝堂上失去了身影。绿竹氏的子弟开始宗孔子,著经书,远离朝堂的是是非非,这才将家族传承到了现在。
白未晞甚至好奇: “绿竹兄的家族知道你的决定吗?”
绿竹璧摇头: “不知道。”
白未晞: “……”
竟是丝毫都不意外呢。
毕竟是一家子儒生中出来的道士,绿竹璧此人的叛逆可想而知。
有一件事白未晞想问很久了: “绿竹氏远离是非,著书修史,绿竹兄当初为什么要接受朝廷的印绶,来司州一趟?”
这样叛逆的少年,总不会是怕了朝廷的兵马吧?
事实证明确实不是,绿竹璧道: “白兄应当知道,如今的京兆史氏的家主是谁?”
这个白未晞当然知道,史子都,前几日刚刚因为在司州传播时疫而被游溯下了大狱,游溯想让白未晞审问史子都,但白未晞现在都没去。
一听史子都的名字,白未晞瞬间来了精神: “绿竹兄这是何意?”
绿竹璧道: “实不相瞒,史子都是在下的师兄。当年在下和史师兄一同拜在师傅明阳道人的座下,后来师傅云游,便让在下和师兄下山自己思考学问。从那时起,在下便和师兄断了联系。”
白未晞问: “那绿竹兄此来司州,是为了见自己的师兄的?”
绿竹璧摇头: “这只是一个因素……白兄可能不知,在下和师兄的关系并不是很好,因为在下与他理念不同。”
“哦?”白未晞这下子来了兴趣, “愿闻其详。”
绿竹璧道: “师兄学黄老,学是的无为而治,心中的理想盛世是小国寡民,民之老死不相往来,师兄认为天下间最好的岁月,便是上古时代那些民不知民,国不知国的时代。若是有一天天下恢复成上古之时,必然天下安乐。”
白未晞懂了——简而言之,史子都法古王,而且古的还比较早。
绿竹璧: “但是关于师兄的想法,在下不以为然。在下觉得小国寡民,民之老死不相往来的场景固然听起来美好,但自始皇一统天下起,这样的场景早已是不可能的事情。既然无论如何都不能达到,那么吹捧这样的政/治主张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