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诏书已经下达好几天,你打算何时出面见见诸子百家?”嬴稷提醒嬴政时间已经过去好些天了,该不会直到现在为止,嬴政还没有想好怎么出面吧。审视的目光落在嬴政的身上,嬴稷又眯起眼睛瞅着嬴政不错眼。
“倘若他们连这点耐心都没有,又怎么能静得下心著书立说。”嬴政理直气壮的回答,丝毫不觉得他没有在第一时间出面见人有何不妥。
无论是嬴稷还是赵姬,都审视的盯着嬴政。
“难道事情交由我去办,大王信不过我?”嬴政认为这才刚刚开始,都无需着急才对。要是等嬴政出手,证明嬴政没有能力办好事,那才是他们怪责他的时候。
既然嬴政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关系信不信,不管嬴稷和赵姬到底信不信得过小小年纪的嬴政,既然把事情交给嬴政来办了,这种时候就得由着嬴政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然而七国都因为嬴稷下达的诏令而沸腾,越来越多的人不停的奔向咸阳城。
可是被嬴稷委以重任的嬴政迟迟没有出现,看那架式完全没有要见一见他们的意思,这就让各国已经聚集在咸阳的人们都渐生不满了。
这样一来也就有人从中搅局了。
本来看着诸子百家蜂拥而至于咸阳,多少国家的探子生出恐惧自不必说。人才对于国家而言的重要性,谁家还能不清楚。真要是全让秦国拢住了,他们以后还怎么跟秦国斗。
是以,一看秦国放了话,结果再没有下文,瞧那架式难道不像是哄骗诸子百家的人都赶来咸阳城,最后只说不做?
秦国不守信约又不是今天的事,必须得有人请诸子百家们想想秦国的信誉。
确实,一旦说起秦国的信誉挺让人七上八下。
秦国的确不是一个说话算数的国。
也有人提出,秦国纵然从前不讲信誉,并不代表在现在这回事上,依然要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秦国还没有将天下人全都戏弄于股掌之间的底气吧。
这句话说的也没有错。况且他们自打进入咸阳城之后,秦国那是好吃好喝的款待着他们。他们来到大秦的咸阳城,到现在为止也只得大秦一味的善待,并没有让他们有所付出。这种情况下,要是他们指责秦国,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
是的。早在嬴稷得到赵姬给出的许多赚钱的法子之后,有钱的秦王底气那是十分的足,对于诸子百家既然有心笼络,必须好好的款待。
只要是诸子百家进入到咸阳城,他们的路费还有一应吃穿用度都由秦国包了。
诸子百家那是多少人啊?秦国如此气魄,也是让人没敢再挑秦国毛病的原因之一。
虽说这么多年七国为了笼络人才是手段层出不穷,但要说像秦国这般财大气粗,秦国是第一个。
有句话说得好,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得了便宜的人也不好计较一时半会儿秦国忙不过来,没法儿跟他们仔细聊聊著书立说之类的事。
可是,一个孩子平常有事儿?
更何况既然嬴稷已然下令,让嬴政负责此事,又哪里来的事儿再交给嬴政一个孩子?
莫不是秦国想借一个孩子的手杀一杀他们诸子百家的锐气?
要是真把话说透到这个份上,诸子百家的人也觉得,或许他们也需要时间仔细的看一看秦国这么多年究竟有没有变化。
能够想到为他们著书立说的秦国,究竟是得了哪里的高人指点?
或者更应该说,诸子百家的人都好奇于到底谁能说动秦国开始包容诸子百家,而不是一味推崇法家?
自秦国推行商鞅变法之后,诸子百家的人都能够感受到强大起来的秦国对于法家人的推崇。
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人人都知道法家想要出头应该来到秦国。
倒也不是说其他各家的人没有半点出头的机会,但如果说身居高位,尤其是作为秦国的宰相,必须得是坚定不移的执行商鞅变法的人。大家相互观望,本是人之常情。
作为各有想法的人们,秦国只要不着急,他们这些白吃白喝的人又为何而急。
为何不喜吕不韦
可以说, 挑拨离间的人也是万万没有想到,秦国不按牌理出牌,诸子百家也不像以前一样, 动不动就被人挑拨的火冒三丈,一言不合即转身离去。
事情发展到眼下的情况,挑拨不成, 各国的探子都懂了,秦国下定决心讨好诸子百家, 他们哪家也没有秦国的底气,敢说出同样的话,做同类,那就只能等着秦国出面捅出篓子。
但,除了各国的探子,就连嬴政何尝不是也在等着能有人出来闹一闹, 他就想有人能闹一场, 大闹特闹的最好。结果小半个月过去了, 悄无声息。
还是赵姬知道嬴政的打算,笑道:“你要是能好吃好喝被人招待,哪怕没有立刻将之前说的事付之行动,你会跟人闹?”
嬴政......
“俗话说得好,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要是他们敢闹腾, 那怕是有不少人指着他们骂他们没良心。”赵姬一看嬴政就知道他不服, 继续把根本原因说出口。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