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如果忽略韩非是韩国的公子,谁都会更喜欢追随像嬴政一样的王。
同样韩非也能理解魏无忌在一边为秦国出谋划策时,感慨于秦王的英明,也会怨恨他们为什么没能遇上这样英明的王,最终没有办法,只能成为秦国的座上宾。
“寡人不问你们到底对秦国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认可,只要你们没有做出损于秦国的事情,寡人都会容你们。但是寡人也得提醒你们,一旦你们让寡人发现你们做出损及秦国的事情,那么寡人一定会让你们付出代价,也会让你们的国付出代价。”魏无忌那里有赵姬说出底线,约束着魏无忌,韩非这里得嬴政出面表明。
嬴政转过头和韩非对视,韩非低下头,“非明白。”
在韩非面前的嬴政愿意给予他们信任,让他们为秦国效力,可是如果他们辜负了嬴政的信任,嬴政也一定会让他们为之付出代价,这是人之常情。
韩非比较想知道的是,魏无忌当真为此而屈服了吗?
这个问题韩非是绝不可能询问魏无忌的,只能通过观察。或许能从观察中得知魏无忌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归顺秦国。
从那以后的韩非,虽然没有在秦国的朝堂之上出现,慢慢的,大家伙也把这位忘得一干二净,独独李斯比谁都更清楚,嬴政对韩非的信任,还有倚重,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的加重。
李斯刚开始也在反省,他到底比韩非差在哪。
慢慢的李斯明白了,他确实不如韩非,以前读书的时候不如,现在针对天下时事,甚至包括将来秦国该用何种方法来治理秦国,也不如韩非一般有独到的见解。
李斯根本没有考虑到的问题,韩非早已经有了答案,并且给出了嬴政,更得到嬴政的认可。
差距摆在眼前,逼得李斯必须承认他确实不如。
但是李斯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他口齿伶俐。哪怕韩非再怎么得到嬴政的重任,嬴政都不可能让韩非接替丞相之位,一个结巴做不到承上启下,调和阴阳。
李斯明白,只要自己稳得住,好好的办好差事,尽心尽力地为秦国谋划,秦国绝不会亏待他。
哪怕嬴政更喜欢听韩非讲课,不介意韩非的结巴,但是在国家大事的处理上,亲自出手处理的人是李斯。
没有丞相可以躲在王的身后,那么韩非就绝不可能夺去李斯的所有光芒。李斯该找到自身的价值,并且无限的放大,让嬴政和赵姬甚至是整个秦国的人都能看到。
明白这一点后的李斯更加踏踏实实的做事,没有一丁点要和韩非争宠的意思,赵姬稍稍满意的点头。吕不韦寻着一个机会提醒赵姬道:“韩国传来消息,韩非在离开韩国之前得韩王召见,韩王让韩非潜入秦国伺机而动。”
“意料之中的事,否则韩非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出使秦国?”赵姬一点都不觉得意外,但凡只要是心系自家国的人,都觉得来到别的国,为了自家的国,不管让他们做什么他们都愿意。
“太后不觉得一个信陵侯,一个韩非,非忠于秦国,对秦国并不利。”吕不韦是有危机的,那是对不安定因素的存在所生出的些许不满意。更希望赵姬能因此有那么一点点的危机感。
“丞相放心,该防备的大王会防备。况且纵然大王防不住,也有丞相在。”赵姬依然得肯定吕不韦的存在,对大秦而言是一颗定海神针。
吕不韦有些汗颜,“臣只怕大王伤心。”
赵姬反倒不以为然,“大好的男儿若是连这点挫折都受不起,他不配为王。”
当母亲的人完全不在意自家的儿子会遭受怎样的欺骗和背叛,反倒是挺期待看到嬴政受到挫折的。
吕不韦有时候觉得自己完全像是不认识赵姬一般,眼前的赵姬根本没有从前他所熟悉的样子。甚至在对待嬴政的态度上,也并没有寻常母亲一般,恨不得把孩子护在身后,事事为孩子谋划齐全,避免让孩子受到任何伤害和委屈的态度。
“身为秦国的王,他注定要面对无数的算计,或许也会得到很多的背叛。我们如今还在能够为他遮风挡雨,倒不如让他放心大胆的去闯,出了任何问题,还有我们为他收拾残局,不怕秦国因此而掀起多大的动荡。这难道不比以后我们都不在了,逼得大王只能一边伤心一边去收拾残局要好?”
吕不韦大抵对嬴政是付出了真心的,很是希望能让嬴政将来的一生能够顺遂。可是又怎么可能呢?
作为秦国的王,注定了这一辈子要经历许多的风雨,坐在这个位置上,天下人都是他的敌人,他得有和天下人抗衡的勇气,也得有这份和他们抗衡的本事。
“当年触龙说太后,最让我认同颇深的一句话莫过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相信李丞相看着大王时,必然是想为大王荡平所有的障碍。这一份心情和先王是相似的,这是大王的幸运。但我也希望丞相可以放手大胆,让大王自己去应付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所谓的算计。我们的大王已经年纪不小了,马上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信陵侯和韩非,用他们两个来锻炼大王,让大王知道这世间到底有多少人在谋算他,难道不好吗?”赵姬说来说去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即是用不着把那些没有暴露的所谓暗探解决掉,反而应该把他们留着,让嬴政拿他们练练手。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