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我亦是。”
所有人全纷纷议论着杨泠,而容城街上一栋酒楼之上,一位郎君抬起一手,搁置在凭栏上,低头看那骑在马背上的黑黝小娘子。
“哦?是杨泠。”周瑛一手轻轻抚摸着半截面具,一边笑道,面上露出丝见到故人久违的神情,
“真是许久不见了啊,还以为她命折荒原了,原来她还活着,真想不到,杨娘竟能有如此造化,实叫我惊讶,果真莫欺少年穷。”
孙娘子更是吃惊不已,站在周瑛身侧一起看着杨泠的身影,“想不到杨三娘竟成了北胡的使臣,她家祖上坟埋在了哪?我也想迁我家祖坟过去。”
周瑛嘴角笑得更深,“你可要想清楚了,万一你迁到的地方,不是冒青烟的坟...”
孙娘子疑惑地看一眼周瑛,周瑛不再说下去,他不住抚摸面具,看楼下杨泠的身影往前远去,许久,他才悠悠道一句,
“欢迎回来,杨三娘。”
陶玥也在酒楼上见到了杨泠,许渊很是吃惊,“这几年我在北胡,没少听见杨三娘的名字,却一直不得见,万万没想到,北胡的杨泠,真的是那个杨三娘。”
陶玥却有点苦恼,“哎,还以为她死了呢,没死也无妨,一样能用得上。谁知她现在不仅活着,还如此有名,却叫我为难了。”
第105章
杨泠一行人进入宫中。
珍宗带着通事, 与所有朝臣,在长春殿会见了杨泠与孟恩等人,珍宗亲和地同杨泠、孟恩走在一起, 慢慢前行,边行边笑道,“听说北胡草原一碧千里,而贵使千里之行,将北胡的情意送到朕的这儿, 朕实动容。”
通事忙将珍宗的话转述给孟恩一行人听。
其实北胡这个时候, 已经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对于女国语言, 北胡设有中原学馆, 人人皆能懂上一些,这也是杨泠为何能在北胡迅速闻名的原因。
珍宗却依旧让通事跟随身侧,只为照顾北胡贵使们。
孟恩听完笑了一下,看向领队人杨泠, 等她来说话。
而乌仁娜、巴彦娜、赛纳几人也不多言, 纷纷跟在孟恩身后沉默。
杨泠应声, “中原现在正是夏山如碧时,将我们自北胡而来的风雪消融殆尽,这是中原圣人的天恩浩荡, 令我等感激不已, 北胡唯愿此行,从此与女国世代交好。”
珍宗听完, 哈哈大笑, “我们中原好客,不输你们北胡, 先进朕的家门,同朕宴饮一杯再议。”
所有朝臣与北胡大臣,都一起欢笑起来,不住点头,珍宗兴致上来,对北胡人生出几许好感。
一行人进到殿内,珍宗坐在上首,所有人在内宦引领下,坐到自己的位上。
宫宴上桌,朝臣们话未出口,酒香已溢,珍宗指着桌上的御酒道,
“朕看了你们送来的货物,知晓你们的心意,便在此,先送你们一壶女国的蔷薇露酒,请贵使们先品尝看看,和你们北胡的烈酒有何不同。”
孟恩喝了一口,道,“北胡的酒要配烈马,国主的酒,我看,配安达最好。”
“我女国一向礼仪之邦,对北胡,从来友好往来。”见北胡使臣急着要将互市一事提上来,赵婉出声打趣,
“毕竟两国子民,从前互市时,丝绸、粮米等,一向南北往来,运河不堵,天下钱币不断,不曾有过纷争。”
哦?那...后来呢?为何北胡与女国不再似从前,而是纷争不断?
是因为...北胡的原因吗?
为何赵大人要委婉提起此处?
“赵大人说的是。”看见孟恩几人不知如何回应的模样,杨泠面上客气笑着说道,
“说到中原的丝绸,从养蚕织锦,到木棉搅车,衣被天下是为一绝,我们北胡叹服惊异,而中原土壤更比北胡多丽,所谓‘百谷草木丽乎土’,种出来的粮米,滋养了中原无数子民。”
“北胡子民脚踩的土地,种不出那么多的粮米,但北胡有数不尽的马牛羊,我愿在此请陛下与各位大人品尝,我北胡此次带过来的心意。”杨泠说完,抬头看方和一眼,方和笑起来。
“不错,北胡信使昨日问臣,今日面见圣人时,能否在宫宴上献上北胡的牛羊,她们已备好在外,可臣不敢做主,就让她们等候着。”
“哦?”珍宗抬头看向杨泠,“贵使有心,呈上来吧。”
宫人便抬着一只只完整巨大的牛羊搬到殿中,牛羊已被烤熟,一呈上殿内,香气瞬间盖住蔷薇酒的香气。
杨泠继续道,“南北往来,运河不堵,天下财利能够往来,不仅因中原有通利天下的河道,还有盛于世界的造船术舭龙骨,舭龙骨构造极简,不占船舶内里过多位置,便能起到显著的减摇之效,而北胡还在马背上奔驰于草原上。”
“是以,北胡对中原,唯有敬意,绝无他心。无论是从前,还是以后,北胡都盼着能与女国敦睦邦交,不止因为需要中原的丝绸、粮米,互通往来,不仅因为敬仰中原的强大,也因为希望天下民安稳定。”
随着杨泠从善如流地将赵婉话里各方面暗示的话头,全都长袖善舞般回应过去,珍宗看杨泠的眼神,也从一开始的亲和,变成惊异。
这个汉人学识富斗,可她心思更是聪慧,她有意放低北胡的姿态,高捧女国的方方面面,只希望所有人能明白,中原在互市上,是制约北胡的,北胡依存于女国,是真心想请求女国打开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