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第113 章216
上一次变天是秦国绝周祀的时候,秦国灭了东周置三川郡,就此迈出了东出最具有决定性的一步。
在此之前,秦国不管如何扩张,都是在西面折腾, 对中原及东方各国影响不是特别大, 可自从灭了东周, 秦国就像打开任督二脉一样, 疯狂向东扩张。
别看秦庄襄王在位时间不长,但他的功绩可是一点也不少, 只不过儿子名声太大, 导致庄襄王直接在历史传说中隐身了, 不然单拎出来看看, 这位也是个吞并天下的好手。
秦国历代先君都不曾忘了对中原的向往, 每个人都在为此努力, 从三次东迁都城开始, 到灭掉东周, 再到现在,将中原大地从西到东贯穿, 彻底阻断六国合纵的可能。
去年联军进犯秦国的五国人望着中原,恨得牙痒痒,这份恨意七分是针对秦国,剩下三分则是针对齐国。
合纵你不参加也就算了,我们只当你窝囊,结果现在居然旗帜鲜明地支持起了秦国!还帮着秦国踩了合纵一脚,直接将合纵给踩断了!齐王到底有没有脑子啊!
齐王悠闲地投着壶:脑子?那是什么?能玩吗?
可就算他们把后槽牙都咬碎了,既定的事实也无法更改,秦国甚至已经将冠县和莘县的人都迁出来了,分散到秦国各地,主要是西北对抗戎狄的地方,让这些新秦人充当先锋。
然后再将原本的秦人迁入两县,分地开垦,以及收获两县原本种下去的粮食。
这次战争持续的时间不长,等新住民迁进来时,还没到秋收的时候,规模也不大,别看人数挺多,实际上因为顾虑太多,打得并不激烈,也就没到坚壁清野的程度,原来种下去的粮食都还保留着,正好收获一波。
这些都是战利品,当然充入国库,只留了三成充当新住民的口粮,这部分粮食是免费给他们的,也算是让他们远离故乡的一点补偿。
当然最主要的是,如果不给他们分一些粮食的话,恐怕这些人根本活不到明年春耕,毕竟迁过来的路上,他们都是要自备口粮的。
黔首又没有秦军那样的身体素质,走得非常慢,一路走来说不定将存粮都吃光了——他们去年种的粮食还没收呢!
当然,那一部分已经被他们卖给了同里的村民,现在已经变成刀币随他们跋山涉水过来了。
但是刀币终究比不上粮食,若冠县和莘县的粮食十成都缴了税,本地没有存粮,就要从其他城运过来,粮食价格就要上涨,他们卖地赚的那点钱根本不够吃的,黔首们还是会饿死。
所以为了保证新住民的存活,也为了增加他们对新城的归属感,秦王下令只收七成粮食,剩余的三成分发给所有新住民,让他们过个好年。
没错,马上就要到夏历十月,也就是瑞顼历的新年了,秦国打了胜仗,除了个别几个遭受旱灾或水灾的城池,其他城都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已经喜气洋洋地准备起了新年。
王宫自然更加热闹,扶苏经常看到宫人来来去去的忙碌,去年过年时,他还在襁褓中,吃和睡占据了他大半的时间,没有过多关注。
所以严格来说,今年才是他穿越秦国后,过的第一个年。
不过,秦国过年的习俗跟后世似乎不太相同,没有挂什么红灯笼也没有贴春联,他甚至见不到什么红色。
这也正常,毕竟秦国崇尚黑色。
看着看着,扶苏一拍脑袋,秦国连纸都没有,哪来的春联,又怎么可能糊灯笼?
他真是傻了。
嗯……也不知道用丝绸糊灯笼行不行得通?
想了一会儿,发现自己并没有这方面的记忆,扶苏摇摇头,算了,这会儿连蜡烛都没有,灯盏里点的都是动物油脂,想什么灯笼。
倒是没有纸这事,他必须要尽快解决了,看他爹每天都要批竹简,要是早点把纸制造出来,何必每日批阅一百二十斤。
单手执竹简的样子是很帅,灯光下的剪影像是一幅名画,可是时间久了,扶苏真怕他爹那只手会脱臼啊。
或者有左右手臂肌肉不一样大情况出现,那就不太美观了。
以及,蒙武已经回来了,武师父就位,难保他爹不会将老师也一并给他安排上,不知什么时候他就要开始读书写字。
穿越到古代,扶苏已经做好了练毛笔字的准备,可没想到他比其他穿越者的待遇更差,毕竟虽然毛笔字不好写,但刻刀更不好用啊!
他真的有在竹简上刻字的力气吗?扶苏表示怀疑。
(此时的扶苏还没对自己的力气有个正确的认知。)
他觉得自己是不行的,还是毛笔更亲切一点,所以必须要想个办法,把蔡侯纸造出来了!
热血过后,扶苏又将下巴搭在膝头开始发愁。
但是……这件事交给谁比较好呢?他爹手下有这样的人才吗?
是不是交给墨家更合适啊?扶苏沉思。
不过说到墨家,扶苏很容易就联想到孟芽,以及她那个折戟无数次的豆浆改良。
她知道求助自己的父母,寻找好用的工具,方向是好的,可惜人脉有限,一直没找对人。
他是不是应该想个办法,让孟芽和这些最会用工具的人碰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