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82 章151
此时距离哨兵回来报信已经过去了将近一日的时间,若来人果真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将,定会带着大军急行军,整整一日,恐怕其距离邯郸只剩不到百里了!
司马尚顿感不妙,邯郸危矣。
他尽量安慰自己:“不,不会,中牟(今鹤壁市西,不是郑州中牟)尚有兵马,定能阻拦一二,不至于来得这么快!”
赵国都城初时为晋阳,后迁都中牟。中牟之于赵国,就如同雍城之于秦国,虽只是旧都,但到底与其他城池不同,人口经济兵力都更强一些,怎么着也能抵挡一下。
哎,没想到最不容易出变故的地方出现变故了,看来情报问题很大,也不知道庞将军那边怎么样了?说什么蒙骜要攻打代地,不会也是个幌子吧?
……
中原战事一触即发,甫一开战,秦军就以压倒性的形势打的赵国嗷嗷叫,主要谁也没想到,说好的攻打代地,结果蒙骜居然出现在了中牟!而且还是带着整整十万大军!
……那现在在代地搅风搅雨的又是谁?
最先意识到不对的还是庞煖,一开始得到消息,说疑似在代地发现蒙骜大军,举着蒙字旗,为首是一魁梧的方脸将军,麾下的兵卒骁勇善战,偏偏还爱搞夜间突袭,已经有好几个小城被其攻占,恐怕不日就要到达都山。
因为有赵仪的密信先入为主,庞煖下意识就以为来人正是蒙骜,听到只是几座小城被拔城,庞煖决定先按兵不动,等蒙骜再深入些,落入他与李牧设好的包围圈再迎战,如此可保万无一失。
可这消息多听了几次之后,庞煖发现不对劲,堂堂秦国上卿,还带着十万大军,怎么只敢搞夜袭?这分明是人数不够时兵行险着搞的戏码。
等等!
人数不够?
庞煖身体一顿,突然就想明白了,只敢夜袭,只敢攻打小城,还都是骑兵?这哪有十万大军的样子!
什么秦军主力,什么蒙骜,这分明是秦军布下的迷阵!
想到迷阵,就不得不想起伊阙之战,此战是白起的成名战。伊阙山谷易守难攻,跟秦国的函谷关有异曲同工之妙,正面强攻乃下下之选。
因此白起佯攻伊阙,还让士卒埋锅做饭时弄出大量的烟雾,制造出人很多的假象,使韩魏以为此处驻扎着秦军主力,实际上白起只在这里留了两万兵马,自己则带着八万人千里奔袭迂回包抄,成功完成突袭,最后连拔五城,斩首二十四万人,一举成名!
这与面前的局面多么相似啊,庞煖敢保证,蒙骜玩的绝对是这一套。秦国的这群老六,就会玩儿阴的!
既然蒙骜不在代地,那他在哪儿呢?
绕后突袭袭击的都是终极目标,为的就是快很准结束战斗,那么此战秦国的目的在何处呢?
邯郸!
从秦国入赵的路,无非一南一北,北边没有人,那最大的可能就是从上党进入,所以秦国用的计策的确与赵仪密信中的相同,可他们却将主将调换了!攻守形势天壤之别。
庞煖暗骂一声阴险,只来得及派人通知李牧,蒙骜不经过此地,让他守好代地,就匆匆带兵回援了。
好在他一直埋伏在都山,离邯郸不远,回援应该来得及。不,不是应该,是必须要来得及!
庞煖还在路上时,秦军已经与中牟的守备开战了,中牟守将看见蒙骜将旗的那一刻,也跟庞煖一样大骂了一声“阴险!”
本来以为防备成蟜就行了,一个草包,能费多大力气?结果说好的长安君呢?怎么他这里变成主战场了!
不管他如何崩溃,黑压压的秦军都已经包围了中牟邑,似乎即将展开一场攻城战,喊杀声穿透黄河两岸,很快就传到了韩王和魏王的耳朵里,他们这才知道,秦国和赵国居然开战了?
难怪前段时间赵王频繁给五国君主写信,提议重新结盟抗秦,原来是被秦国盯上了啊。
这也怪赵王在信里面不说清楚,要是早说你们要开战,我们肯定会帮忙的啊!现在都已经打起来了,我们想帮忙也帮不了,鞭长莫及啊,赵王你就自求多福吧。
韩王魏王摇摇头,象征性地遗憾了一下,然后就心安理得地吃起了瓜。
没有办法,韩魏现在落魄了,两国疆域加起来还没有秦国大,国力衰退地厉害,若是没有大国牵头,他俩帮忙也是上去送菜的,还不如安静吃瓜。
扶苏也想吃第一口瓜,奈何古代消息传递速度太慢,而且他爹那叫一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告诉蒙骜:一应战事不必报给寡人知晓,全由将军决断。
这种全身心的信任在后世看来很有魄力,但对于被信任的将军本人来说,有点慎得慌,这也难怪后来王翦带六十万大军出征前,反复跟嬴政确认:你不会怀疑我造反吧?你应该没怀疑我吧?我可真没想造反,是你让我带这么多兵出去的!
六十万差不多是秦国兵力总和了,有这个魄力和心胸的皇帝,古往今来也凑不够一只手,这也是秦国武将们的幸运。
武将是幸运了,可扶苏急得抓耳挠腮,也不知道现在打成什么样了?蒙骜跟庞煖见到面没有,不会又被埋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