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卖大蒜挣钱啦!
付老师拿出特地带上的报纸——
“喏,你看,乔玉,你都上报纸啦!”
报纸上,直接刊登了陈乔玉的旅游专线信息,还对她的小册子大为赞扬。
陈乔玉翻着报纸,哭笑不得:“我怎么不知道啊。”
她已经是第二次上报纸了,这次虽然是好事儿,但是这报社的人怎么也没跟她说一声啊。
万幸他们还知道在下面标注一下,该信息来源于《姚家村综合信息手册》。
不然陈乔玉真是要生气了。
闲言碎语的管不过来,但劳动成果被窃取了,那可真是叫人生气。
好在有出处说明,虽然大家并不知道这个手册是陈乔玉编写的,但付老师跟葛老师是知道的。
陈乔玉最近出出进进忙活卖大蒜的事儿,路过县城就住在付老师和葛老师家里。
小乔丽玩了两天,脸都晒红了。
戴着顶小草帽,牵着陈乔玉的手撒娇:“姐姐,你也跟我们一块儿去玩吧!”
“我们昨天去爬山了,那个山上有好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可奇特了。”
陈乔玉心里高兴,笑着捏了捏乔丽肉乎乎的小手:“等姐姐忙完这阵子就带你出去玩儿,不过最近不行,最近太忙了。”
乔丽遗憾不已,付老师他们见状,也接过乔丽,对陈乔玉说道:“那我们就不打扰了,我们一会儿就在你们镇上转车,准备去杨树岭了。”
陈乔玉连忙把准备好的一兜子吃食,有罐头面包话梅什么的,递了过去。
“付老师葛老师,这个你们拿在路上吃。”
然后又叮嘱了付老师他们一些关于杨树岭游玩的注意事项,引得一众老师纷纷做笔记,当攻略。
在车站送走付老师他们一行旅游团,陈乔玉摸摸鼻子,对这种意外的左红方式感到有些哭笑不得。
虽然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被报社不告而取地窃取了劳动成果,但,陈乔玉也意外获得了她想要的收获。
当初她在出册子的时候,就在里面夹带了“私货”。
三类信息里面,她把姚家村和自己的信息都给加了上去。
第一类,有她的红薯粉,和村里的茄子干,还有鸭子。
当然,最重要的大蒜也放上去了。
第二类,有她从现代批发来的货物,和从县城吴大哥手里拿到的喇叭裤和蝙蝠衫。
第三类,自然也是把跟自己相熟的地区特色都写了进去。
陈乔玉在见完付老师他们的第二天,村里就收到了电报——有人要买大蒜了!
第569章 卖大蒜挣钱啦!
县城晚报的影响力到底比陈乔玉个人弄的小册子大多了。
报纸上一登,大多数人看个热闹稀奇。
觉得这年头弄这种周边游玩吃喝信息的人少。
少部分就关注到了这个《姚家村综合信息手册》。
这会儿大家获取信息的途径都少,别说报纸了,就连饼干袋子上印的字,都要翻来覆去地看。
上厕所的时候手里绝对不能缺了有字的纸。
陈乔玉推出的三条路线都不错,当然了,这会儿不能叫旅游路线,叫“考察路线”。
考察,可是八十年代最火热的活动之一。
上到领导干部,下到乡镇农民,都喜欢出去“考察考察”。
陈乔玉这抛砖引玉做的不错,人家自然就好奇那个册子上还有些什么信息,是不是有其他的考察路线啥的。
于是就打听,上哪儿能弄到这个手册。
除了枫桥镇上的人之外,最先拿到这个手册的,是一个去省城出差的人。
他本来在县里看到了报纸,扫了一眼这个姚家村的综合信息手册,但也不知道这玩意儿上哪儿弄去。
结果巧不巧?去了省城。
住进招待所里,人家招待所的前台就放着一摞这个东西。
那人一问,前台的年轻姑娘笑道:“这玩意儿是我朋友放在这儿的,不要钱,你要愿意拿就拿,只要不浪费,拿回去发给别人也是可以的。”
那人就拿了一摞回来,然后同事邻居一分,大家就都看到了这个小册子。
这里面就真有个别有信息需求的人。
比如要买稻谷壳的,按照手册上的联系方式写信过去,还真收到回信了,促成了生意。
这么的,就越来越多人重视这个小册子。
有的单位就一个人有,于是单位又叫人去复印,或者誊抄、剪报张贴……反正没有网络的时代,老百姓也有的是办法传递消息。
在别人的生意都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姚家村终于也沾了一回光,收到了求购大蒜的消息。
姚金宝喜不自胜,还特别顺利地谈了个二十八的价格——这已经算是去年大蒜价格的最高点了。
但即便是这样,县里来的商人还喜笑颜开:“不错不错,你们这大蒜价格合适,我们先要八百斤,后面再看看。”
姚金宝万万没想到,大蒜都卖到28一百斤了,还有人说价格合适。
这玩意儿在农村……家家户户田间地头或者院墙屋檐下随便栽点儿,谁还当个钱是咋的?
跟辣椒花椒韭菜小葱一样,就是随手一扔的事儿。
现在居然能挣这么多钱了?
八百斤,二十八一百斤,就是224块钱。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