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县城购物
所以陈乔玉只能硬着头皮说:“我手里也不少了,跟爱花姐差不多吧。”
英子看了看她,没说话。
柴爱花笑道:“红薯粉作坊很费钱吧?没事儿,不管多少,咱们这回都花个痛快!以后再努力挣!”
辛辛苦苦挣钱,不就是为了花吗?
陈乔玉高兴点头:“对!甭管钱多钱少,反正咱们都能再赚。”
英子也笑了起来:“我就是这么打算的!”
陈乔玉对县城已经不算陌生。
英子也跟着村里给县城厂子拉冬储菜的机会,来过几次。
反倒是柴爱花来的比较少。
英子和陈乔玉就一人一边,拉着柴爱花,到处逛逛看看。
八十年代的祖国,虽然还有不少地方都十分落后,但改革的春风已经吹起来了,县城里的冬日都不见多少凋敝,反而因为忙碌了一年,大家都在过冬备年货,而显得热闹非凡。
街边有人直接拖了一车鞋子在卖。
陈乔玉她们挤进去看看,嚯,这一车橡胶底子的鞋子,有布鞋有劳动鞋有棉鞋,看上去相当扎实啊。
除了棉鞋陈乔玉没怎么在现代看过之外,其他的鞋子真有点儿夜市步行街跟批发市场清货的感觉。
卖货的人直接坐在堆成小山的鞋子上,手里拿着一叠钞票,在叫卖。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都是质量杠杠硬的好鞋子!买一双穿十年,买两双穿二十年,买给爹妈,爹妈夸,买给孩子,孩子笑!”
“五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但五块钱能买你十年不用换鞋,鞋底子断了裂了尽管来找我,我直接给你换新的!”
买东西的人词儿一套一套的,陈乔玉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
周姐教了她不少现代通行的商业推销模式,但对她来说,这种朴实又热闹的家乡风味才最对她的胃口啊。
英子听得直乐,悄悄跟陈乔玉咬耳朵:“你说他这车明年还在这儿吗?断了裂了,怎么找他啊?”
这不明摆着逗人吗?
陈乔玉也跟着乐。
柴爱花倒是一边听,一边还真瞧上了鞋子。
“这鞋子才五块钱,是真不贵,橡胶底子肯定结实,这布面都缝进去了,实用。”
柴爱花娘家婆家亲戚都不少,她心里琢磨着,公婆再怎么样也是公婆,过年不能不表示。
买吃的还不如买两双鞋子回去呢,一人一双,能管他们一年,甚至好几年,看到这双鞋子都能想起来这是柴爱花买的。
免得送钱送吃的,过段时间就翻脸不认人了。
再就是自己娘家的亲戚。
柴爱花现在手里有钱了,也想回报一些给娘家亲戚。
她结婚还不到两年,但是靠着娘家给的烧饼配方,还有一些手艺人口口相传别处学不来的生意经,她都挣了两三千了。
就算有一半是张永华的吧,那她手里的钱也不少了。
公婆要孝敬,那给了他们吃饭家伙事儿的亲爹亲妈,更要孝敬了。
想到这里,柴爱花就拉上了陈乔玉和英子:“帮我挑挑,我想给我爹妈,还有公婆,一人一双鞋子。”
柴爱花想了想:“给我爸妈买棉鞋,我爸42的脚,我妈37的脚,我公婆的应该是43和38的,帮我挑挑。”
这种一车拖来的货物,不像供销社和百货大楼里摆得整整齐齐,全是随便堆的。
被人一翻,早就乱了。
找得到这只,找不到那只。
陈乔玉跟英子像两个伏在水里找小鱼的鸭子一样,低着头扒拉着鞋子山。
第436章 县城购物
一会儿对一对颜色花样款式,三人一起上,总算是把四双鞋子凑齐了。
二十块钱,柴爱花一点儿磕绊不打就给付了。
这些鞋子质量确实不错,能穿很久。
卖鞋的人也高兴,拿出几根鞋带来,给她把鞋子穿起来:“您拿好。”
英子犹犹豫豫的,临了,还是挑了两双:“给我爸和我哥一人一双吧,他们脚臭,勤换鞋好。”
她跟金二婶的鞋子,都是金二婶自己做的。
但老支书跟姚大勇走路多,费鞋,多买两双,挺好的。
三人这才开始逛,就买了六双鞋子,拿着怪费劲的。
幸好陈乔玉早有准备,直接往背篓里一放:“出门的时候叫你们带背篓,你们还不愿意,看,现在用上了吧?”
英子有点儿嫌弃,又不太好意思,毕竟陈乔玉帮她背着鞋子呢。
但她还是要说:“谁上县城玩儿还背背篓啊!”
陈乔玉说:“背篓咋啦?背篓实用啊!”
她不光带了背篓,背篓里面还放着行李袋呢。
等背篓装不下了,东西还能装行李袋里。
作为进货大户,陈乔玉对这些容器可是如数家珍。
过了鞋子摊几步路,就有一个人在卖削皮刀。
“来瞧一瞧看一看咯,专利产品削皮刀,削土豆削黄瓜削萝卜,只削皮,不削肉。”
一边说,一边手里还拿着个大萝卜,卖力地示范着。
商家双手翻飞,削皮刀在他手里轻得跟没有刀一样,轻轻一削,萝卜就下来一层薄薄的皮。
很快,卖削皮刀的人面前就堆起了一堆薄如纸的萝卜片。
英子看得叹为观止:“这个东西好啊,比咱们用菜刀削得快多了。”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