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小岗村的承包制大获成功185
她现在是把小说当参考,然后比照着他们这里的旧报纸,看看是不是真跟书上说的一样。
她看的旧报纸,但村里有人看的新报纸。
这一天,新报纸上宣布了一个大消息——
“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于前年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去年获得巨大成功,第一批签下保证书的村民承包土地,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
“具体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出事,村民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各承包户向国家交纳农业税,交售合同定购产品以及向集体上交公积金、公益金等公共提留。其余产品全部归农民自己所有。定产量、定投资、定工分,超产归自己,减产赔偿。”
“在金秋十月,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经计量,去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这大概是陈乔玉在老家这边听过的传播最快的消息了。
一夜之间,所有的乡镇、村庄,都在讨论这个包干到户,承包责任制。
大锅饭吃了好些年了,饿不死,但也是真的吃不饱吃不好。
姚家村的村民此时也才反应过来:“支书家的鸭子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
“好像是,我听说他就是每年给村里交一千二百只鸭子,每三天交一千只鸭蛋,剩下的就归自己。”
“交这么多?最后能剩下吗?”
“不知道啊!”
大家都十分关注,不少人直接涌进英子家打探消息。
连在河边放鸭子的姚大勇也没能幸免,往日里没几个人的河滩,现在乌泱泱全是人。
一天好几十上百号人,还有别的村的人都跟着过去打探。
光问还不止,还有人直接赶鸭子抓鸭子,说要算鸭子的数量,看鸭子的大小。
更叫人恼火的是,鸭子下蛋本来就有些散漫,以往姚大勇一家人跟在鸭子屁股后面满河滩找也就算了。
现在河滩上的鸭蛋,一个没留意就被人顺手牵羊摸走了。
姚大勇头一次连给供销社的三百个鸭蛋都没收齐。
气得姚得水在村里开会骂人:“去年你们没分钱啊?村里修路没花钱啊?村小学买的课桌椅没花钱啊?”
“那时候叫你们养鸭子,个个都怕鸭子跑了鸭子病了自己赔钱,不敢上,我叫我们家大勇上。”
“大勇在河边喂蚊子吹冷风的时候不见你们说啥,现在嫌他挣钱啦?我姚得水话放在这里,你们要是愿意,你们自己也养!姚大勇交多少,你们按着他的数交就行!”
你行你上的举措,这才叫那些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还要说种葡萄的人占便宜的闭嘴了。
不过村里也真有人动了心思,开始自己养鸡养鸭抱猪崽了。
刚开始抓回来还躲躲闪闪的,生怕被举报了,但是很快,发现村里其他人家里的鸡鸭也多了。
甚至不止姚家村,附近的好多乡镇村子都放开了。
公社那边也是默许的态度——今年各个村子抓的鸡鸭猪崽数量成十倍的增长,任谁都知道里面有问题。
但是公社没派人下来,足可见态度了。
陈青杨还问陈乔玉来着:“姐,咱们家养吗?”
陈乔玉摇摇头:“咱们不养了,我们两个人伺候不过来。”
准确地说是她一个人分身无术。
青杨上学呢,也没多少空余时间,而陈乔玉要忙的事情已经太多了。
况且对于她来说,养鸡养鸭也不是回报率最高的活儿,她搭着屠慧东他们养就行,自己不折腾了。
过了正月十五,青杨上学去了,陈乔玉总算是得了空闲,找到了机会去现代。
家里的鸡蛋已经没了,就剩下鸭蛋了。
她拿了两个鸭蛋,把厨房门反锁上,去了现代。
她有将近一个月没来过现代了,过年村里串门,加上青杨在家,还偶尔有些亲戚来拜年什么的,不好脱身。
陈乔玉出于谨慎,一次都没穿梭过。
她带了些菜干和老式酥糖给韩爹爹韩婆婆拜了年,又给周晓玲打了个电话。
周晓玲还没从老家回来,正窝在老家相亲呢。
电话里周晓玲吐槽自己像个相亲机器:“我咋不知道现在女孩子这么紧俏了,你敢信吗?从我回家开始算,除了大年三十没相亲之外,连大年初一都给我安排了相亲!”
周晓玲声泪俱下地控诉:“大年初一下午他们说去逛庙会,结果去了之后我才知道还有相亲!简直气死我了!”
周晓玲说:“保守估计,我回来一个月,相了起码六十个了,我快疯了!在城里还不觉得,回老家之后才发现,村里的单身汉怎么这么多!”
周晓玲的经历让陈乔玉哭笑不得。
但想起来“老家”那边的小姑娘徐招娣,陈乔玉又觉得这种情况是必然现象。
她在电话里跟周晓玲拜过年,然后就拎着竹篮去买东西了。
好长时间没过来,幸亏之前囤货多,加上村里过年发钱发东西,她跟青杨两个人才算是过了一个富足年。
她还真有点儿不敢想象要是没有这个现代,她跟青杨现在过的会是什么样的日子。
这么想着,陈乔玉的动作就加快了些,村里人都开始养鸡养猪了,想来距离真正开放的时候也快了吧?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