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普信皇帝朱祁镇(42)
李世民面上带笑,眼中有光彩湛湛,他一生打过无数场漂亮仗,甚至可以说,整个大唐江山,就是他打下来的,可是他依旧为这种军民同心,全国协力的事儿感动震撼。各朝各代都会出不少将才,但谁也不敢说,能一直打胜仗,可是此时,他突然领悟,若是能掌握黎民百姓这一势力,那么战无不胜便不再是神话!难怪!难怪天幕说:“走人民群众路线,永远是对的!”
赵匡胤也陷入深思,他想尽办法,将跟着自己一起打天下的人手中的兵权,夺下来,似乎格局有些小了?
玄烨眼神闪烁,看到天幕所描述的军民齐心抗敌一事,他是帝王中最堵心的,大明虽气数早尽,但汉民却从未放弃过斗争。虽大清一直试图将汉民驯化,“剃发易服”却更激起民愤……难道,大清江山注定坐不稳?玄烨闭了闭眼睛,只感觉心中堵得慌。
朱元璋虽嘴角眉梢带笑,却不敢放下一颗心。京师虽保住了,大明却也元气大伤啊!
【瓦剌军撤退时,于谦命石亨等大将集中火力炮轰瓦剌军,一气儿炸死了万余人,真可谓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此时的穷寇当然要追。而且也先这一路撤退依旧烧杀抢掠,抢了许多财物人口;明军紧追其后,石亨在清风店大破瓦剌军,范广也在安固击败了瓦剌军……明军的追击,也让瓦剌军无暇分心掠夺更多,一定程度上保全了财产安全。也先逃出了紫荆关,东路的脱脱不花见势不妙,中路西路都败了,他也只好跟着撤退。】
【瓦剌军退回关外,宣告京师守卫战的胜利。如此,大明差点要直接被断绝的国运,堪堪是续上了。二十日时,瓦剌遣使臣来京师进贡议和。不过大家也知道,像也先这样的人,向来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就像土木堡一战,表面诈降,实际上是想收割人头。此次遣使和谈,也并非诚心诚意,和谈期间还不忘一直骚扰大明边境,贼心不死。】
【幸而大明防范严密,再加上比玩弄政治手段心机,大明亦有千多年的老祖宗积累,只要不是朱祁镇上场,哪里会玩不过也先此等小学鸡?在战场和政治场上双失利,草原又因连续出兵征战,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内部实力越发地虚空,也先也不得不停下小动作,真正与明朝议和,并于景泰元年八月放回了朱祁镇,恢复了与大明的外交关系。】
听到这里,大臣们的脸色真是精彩纷呈了,谁也没想到,朱祁镇去瓦剌转了一圈,竟然还能全须全尾地回来。这全朝上下,除了太后是真心高兴,恐怕没几个人乐得他回来吧?这丫就是大明之耻啊!
朱元璋更是心里一咯噔,他虽预感朱祁镇没那么容易死,却猜着也先不会善待他,不死也得去半条命,没想到朱祁镇竟好端端地回来了?朱元璋暗暗咬牙切齿,这蠢东西别的都不行,就是这命太好!他要是死在了草原,反倒能给大明一个压制草原势力的理由,活着才是个祸害!
第42章 普信皇帝朱祁镇(42)
群臣中, 心情最复杂的是朱祁钰。
被推举为皇帝,本不是他所愿,自他生下来, 就未想过要当皇帝, 不料世事弄人, 大明国难当前, 他作为唯一的帝王兄弟,不得不成为代皇帝,可是国家平安度过危机时,皇兄竟然要回来了!如此一来, 最尴尬的便是他了!
此时, 他也终于明白,为何自己会被天幕说成是“大冤种”, 有困难的时候就让他顶上,用完了就要让他下来, 把位置让出来吗?确实是很“怨种”了。
这样的情形,确实是令人左右为难, 若是朱祁镇是个贤明的皇帝,或者说, 是个正常的皇帝, 大臣们也不会喜欢上朱祁钰当皇帝。可朱祁镇不仅偏听偏信, 他还是卖国好手啊!“叫门天子”的名号遗臭万年了。可从祖宗法制来说,朱祁镇才是那个名正言顺继承皇位的,若是坏了规矩,后面也极容易因继承权而引起政治动荡。
这时, 许多大臣心中竟然生出了和朱元璋一样的想法:朱祁镇死在瓦剌就好了!
【对于大明来说,京师保卫战, 就是保住国运的一战,于谦是整个大明的救命恩人。从此一战可以看出,大明虽然内政外交都有着极大的问题,可毕竟前几任皇帝都算明君,攒下的家底够厚。被朱祁镇霍霍了十几年后,遭遇了土木堡那样的惨败,只备战了一个多月,再次迎击瓦剌这样的强敌,依旧能打出如此漂亮的胜仗,说明什么?说明朱祁镇当皇帝,狗都嫌弃。】
【没有了朱祁镇这个猪队友拖后腿……啊,应该说,朱祁镇尝试拖后腿没成功,大明在于谦的带领下,上下一心,成功扭转局势。这里胜利的原因,一是于谦等主战派,能迅速稳定局面和人心,第一时间诛杀了阉党一派后,抓住关键问题是抗击瓦剌,而不是营救朱祁镇,并将所有的人都团结到这个事情上来了;二是知人善任,不计前嫌任用石亨等大将;三是扬长避短,发挥明军三大营的优势,并不千里奔袭,而是据城守营,三大营在朱祁镇手底下成了土鸡瓦狗,就是因为辗转行军一个月,不仅跑丢了战斗意志,连生存都保障不了;四是上下团结一心,不仅是在土木堡惨败的三大营能迅速重整旗鼓,重新投入战斗,而且普通百姓也在战前准备和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土木堡之变和京师保卫战,是非常好的对照组,能够鲜明地看出大明的问题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