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24)297
大明当然知道, 自己本朝也有许多问题,史书中记录下不光彩之处, 是正常,但如果故意扭曲和抹黑,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朱元璋双手坐在那里,用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将心中的怒火压下去一些:“将东西都拾起来吧!”
“是,父皇。”
朱棣小心地将桌子放回来,又将碗碟笔墨纸砚都捡回来放好,这次有了经验,碗碟都换成了金银制的了,倒是没摔坏,就是一方上好的砚台,被摔成了两半。
看着朱元璋那阴沉得像风雨欲来的脸色,朱棣道:“父皇,儿臣听到了……”
朱元璋抬手,让他别往下说了。
“老四,往日只觉得,天幕所说的大明的盛世,是本可以而未实现的愿望,今日才发现,那是大明不得不去做的事!即便是成为最后一个帝王王朝,也好过被那种东西篡改抹黑。大明所做的所发生的事,会有错处,会有见不得人的,但一切都应该交给后人公正品评研究,而不是被人拿去,锦绣搓成破烂布,还要被踏上几脚!”
“是,父皇!”朱棣只感觉,格局一下子打开了。他本来还只惦记着那个势力的名字,被朱元璋点醒后,才发觉,自己重点错了。
大明被抹黑,作为大明储君,最重要的不是从对手身上找原因,去报仇,重点是要考虑到己身。就算是提前灭了建州女真,若大明的国运依旧腰斩,往后还是那般经济不稳,贪腐横行,还是有别的势力能趁虚而入的。天幕也说了,有些事,就是历史的必然,是历史选择了谁,而不是谁创造了历史,一如安禄山。
李世民也脸色难看:“此等手段,未免过于小人了。”
谁人不知,发生的事就是发生的事,记下来就是要给后人评鉴的,是要给后人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的,被篡改扭曲过后的史书,如何给后人看?如何让后人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教训和经验?这不仅仅是要抹黑大明,断大明生机的问题,更是误导后人、给后人指错路的问题!
李治也十分愤怒:“即便是厌恶前朝,想要使得自己入主中原更合理,也不可这般下作行事吧?果然这些没文化的外族人就是可恶。”
这话启发了李世民一些,缓缓道:“或许正是因为那边的部族势力,此消彼长,今日看上去还是横扫诸部,明日便可能成为他人手下败将,甚至整个部族都消失,所以才不知道,后人需要这样一份前人用命用血试出来的经验。”
李治一想,觉得也对,许多蛮夷之族,在了解到大唐竟然或记录几百上千年前的历史后,都十分吃惊,可见他们都是没这个习惯的。他们别说记录历史了,有些甚至连文字都没有,还学了中原的文化,回去以后再创制出自己的文字。说白了,还是因为他们部族历史太短,未能生出这些文化来。
至于他们这些前人的经验,对后人多重要,不用看别人,看天幕所说就知道了。天幕时常提起一些王朝的事,对她们所在时代与国家的影响,便可知,这种事,确实是有着长长久久的影响的,不仅大唐的盛世在千年以后,依旧令人向往流连,相隔两千年的始皇帝也能被后世一直推崇铭记,可见记录是有用的。纸张虽脆弱,但亦能携往事穿越千年。
“父皇,我发现,天幕对这个弘历皇帝,评价倒是挺精准的,十分自恋,十分好面子,好大喜功。若非在意他人评价,在意后人说法,又如何会费那么大功夫,篡改史书,毁掉古籍呢?”李治似笑非笑道。
若不是中间隔了差不多千年的时间,李治也想让这个弘历好看。
李世民赞同道:“你说的不错,所以做帝王的人,不仅要才能高,品性性情亦十分重要,不可愚蠢,不可胆小自私,也不可这般,自恋至极。”
若非爱面子,怕后人骂他们爱新觉罗家,弘历又何至于搞那大规模的篡改扭曲抹黑的动作?而且,为何他爷爷和父亲都没有做这种事,弘历这个百多年以后的皇帝,却突然跳出来做这种事了?说白了,还是弘历这个人的性格决定的。
天幕说得极对,皇帝这份工作,并不容易,是一份高难度工作,并非人人可做的,除了专业技能要高,还时时刻刻考验着人心人性啊!
听到弘历大规模毁书、篡改历史的操作,赵家父子都怒了,怎么能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呢?!
“此种人,果然是我们读书人与士子的天敌!”赵德昭拳头都攥紧了。
赵匡胤也十分愤怒:“毁书?最该毁了的是那个皇帝!”
这几期天幕下来,除了赵构为苟活而卖国这事,让他气血冲顶,恨不得能直接要了赵构的小命,弘历是第二个让他动了杀心的人。
朝代更替,皇位也在换人坐,只有书,只有书里的道理,才是能一直流传下去的,才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瑰宝!
赵德芳被父亲和哥哥的怒意,惊得瞌睡都散了:“父皇,大哥,怎么了?”
赵德昭牙齿咬得咯吱作响,恨恨道:“没什么,就是这无能昏庸的皇帝毁书,让我生气。”
赵德芳一下子就知道,这不仅是戳了大哥的怒点,也戳了自家父皇的怒点了。再看父皇的脸色,果然难看得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