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两级反转李隆基(10)171
想到此,再喝茶时,虽然依旧觉得淡,赵匡胤也不觉得酒有多好喝了。
朱元璋捂着胸口叹气连连:“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啊!李隆基因为自己一点疑心就杀掉太子,而我的标儿,老天爷怎么就那么狠,给我收了去呢?”
朱棣的嘴努了努,最终还是没说什么,伸手拍了拍老父亲的手。
想到朱标,哪怕去后世待了三年多,回来也大半年了,朱元璋依旧觉得心痛不已,眼里冒出了浑浊的泪花来。
朱棣忙掏了手绢出来,双手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轻叹了口气,道:“我失态了。”
朱棣摇头:“父皇爱子心切,儿臣当了父亲以后,也能体会一二,所以能理解您的心情。更何况,儿臣也十分想念大哥,如果大哥还在,许多事他便能帮您分担,父皇不必那么劳累,儿臣也不必忧心。”
朱元璋点了点头,叹道:“在我心中,标儿可谓是天下第一太子,自古以来,没有一个太子能像他这般优秀出众,能像他这般天纵英才。他那么突然地没了,我的心像是被挖掉了一样……”
朱棣听到朱元璋这剖心之语,也忍不住眼睛发酸,微微湿润:“大哥当得起天下第一太子的美誉。儿臣幼时,也得到过大哥的颇多照拂与指导。大哥的早逝,不仅是父皇失去了最好的儿子,儿臣失去了最敬重的大哥,也是我们大明,损失了最重要最好的继承人,于国于家,都是损失惨重。”
朱标在时,朱棣还真未曾生出过当皇帝的心思。年少时,哪怕知道父亲对大哥和对其他兄弟不一样,众兄弟也无法生出嫉妒之心,只因大哥朱标当得起这一切。
父子二人,被李隆基杀太子李瑛等三人一事,勾起了对朱标的种种回忆,忍不住对坐哭了一场。
说起太子,玄烨也忍不住一声长叹,太子胤礽已经被他圈禁了,正如天幕所说,即便是胤礽心术不正想造反,他也舍不得杀,只是将他囚禁了起来。
可是玄烨想不通,自己精心养育的太子,从小就带在身边教养、寄予厚望的太子,怎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太子胤礽的结局,给康熙造成的心理创伤,即便是有十几个优秀出众的儿子,也无法抹平抵消。
看着李隆基对儿子下狠手的事,李世民不知该作何想,难道李家的父子关系,特别是皇帝与太子的父子关系,就是这样,一直不得和谐吗?
从李世民与李渊,再到李世民与李承乾,再到武皇与李显,到现在的李隆基与李瑛……
李世民感觉,这就像是一个魔咒一样,一直笼罩着他们李唐。
【开元二十九年后,李隆基改元为天宝。开元和天宝虽然都是李隆基在位的年号,却像是两个皇帝的年号一样,一个政治清明,四海升平,一个奸佞当道,奢靡无度。武惠妃死后,李隆基对着满后宫的美人都不满意,一直想要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听说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生得貌美无双,且通音律舞蹈,与李隆基喜好歌舞的兴趣爱好也不谋而合,于是李隆基立马召见了杨玉环。】
【十分有意思的是,杨玉环正是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妻子。武惠妃当初处心积虑,将太子李瑛弄死,想让自己儿子上位时,估计没想到儿子不但上位没成,还被亲爹戴了老大一顶绿帽子,不仅举国皆知,千百年后的人亦知此事吧?若武惠妃好好活着,不搞那些阴谋诡计,不因害死太子三兄弟而吓死自己,牢牢把持住李隆基的后宫,杨玉环还会不会进宫,也是说不好的事。】
【李隆基对杨玉环一见倾心后,也知道直接召儿媳妇入宫为妃不好,于是采取了迂回方法,先命杨玉环以给婆婆武惠妃祈福的名义,入道观出家,脱去了寿王妃这层身份,这时还是开元二十八年。硬生生等了五年,一直到天宝四年时,才将杨玉环接入宫中,直接册封为贵妃,世人习惯称她为杨贵妃。】
【诶!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个操作很熟悉?没错了,当初李治把他爹的才人武媚娘纳入宫中,也是这样一个流程。以为宫中女子,这么走一遭就是洗白了身份,能掩人耳目,事实上皇家的一举一动,都被万民盯着,谁能看不出那点猫腻呢?只能说,祖宗怎么做事,后面的子孙辈就会有样学样。】
李世民直接哽住,他之前没多想,这个武皇到底是什么来路,只知道是个女子,也是儿子李治的皇后,本以为是他自己后来纳了武家的哪个姑娘,封了皇后,没想到她就是自己宫里的武才人?!
难怪李隆基那么不知羞耻地扒灰,原来李治这个祖父,给他立了那样一个榜样啊?!
李世民只感觉眼前黑乎乎的,他一直觉得李治是个乖巧的孩子,不闹腾很安静,所以听说他继承了皇位,李世民也没很意外,他哥哥们不行他上也是可以的,只要是观音婢的孩子就好。更何况天幕也说他在位时,是政治清明的时候,朝局也稳,说明当的不赖。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死孩子,竟然敢那么做!
李世民靠在椅子上,感觉气都快喘不上来了,难怪李隆基这东西不学好!不是自己这个曾祖父没做好,是李治这死孩子带了个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