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寄长风(二十)220
戚少商是连云寨大当家,在江湖中亦是小有名气,顾惜朝从太子的角度出发自然是想法设法地将此人拉入太子阵营;但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他把戚少商当朋友,已和戚少商互相引为知己,将对方拉入太子阵营的事情已成功了一半。
晏良收到顾惜朝的信后乐呵呵地将这件事对苏梦枕说了,苏梦枕惊奇不已,戚少商带人退金兵他仰慕对方已久,竟没想到顾惜朝能和戚少商谈得来。
他没见过顾惜朝,只知对方在边疆做事雷厉风行,甚合他意,还能与戚少商谈得来,想必也是位出色的人才。
苏梦枕转念一想,又改了想法——倒不如说被太子看中的人都有其过人之处,譬如白愁飞与王小石两人各有所长,同他们合作时也十分愉快。
晏良的高兴显而易见,苏梦枕心里奇怪,便问他:“你为何如此高兴?”
“因为顾惜朝找了个好帮手。”
晏良笑吟吟的。
苏梦枕却觉得太子的高兴不仅仅是因为顾惜朝找了个好帮手。
等他看见晏良往外走,路上碰见抱着书籍的白愁飞与王小石时为两人大声鼓劲,苏梦枕方才明了太子的高兴是为招揽了一个人才、又有了能帮他做事的人。
“你去哪里?”白愁飞不爽地问他,“别说你又要去找庞瑾。”
晏良很无辜:“我是要去办正事,不要把我说的像是整天玩乐一样。”
听到晏良说要去办正事,院中的几人都默然了。
之前他们几个在太子府中聚众吃鱼,被蔡京一党以此为借口向官家进言,道太子擅自结交江湖人士,隐晦地抨击太子结党营私。蔡京等人本是想借官家之手打击太子,谁料官家的关注点与众不同——他在早朝上什么也没说,下了早朝后却叫太子去后宫为他烤鱼。
据从宫中烤完鱼回来的太子陈述,赵佶表达了对他能邀到几位江湖名士的惊讶,并无任何不满之意。
自从吃过晏良烤的鱼,赵佶闲着没事就会让晏良进宫露一手。
这就是晏良口中所谓的“正事”。
苏白王三人目送着太子迈着欢快的步伐离开,心中对晏良如此高兴的原因约莫有了底——这人估计是想着又能偷懒了才如此高兴。
*
晏良很乐意替赵佶烤鱼,宫中一切皆为上品,连鱼肉也是精挑细选后送入宫中的。他帮赵佶烤鱼,自己也能一饱口福。
赵佶早已备好东西在老地方等着他,晏良搬着板凳坐在边上烤鱼,赵佶也跟着搬了个矮凳坐在一旁盯着滋滋冒油的鱼。
“唉。”
赵佶叹气。
晏良有点想装作没听见,但赵佶早已习惯了向他倾吐心事,这回不等晏良追问便又说出了心中纠结的内容。
“朕,近来心烦得紧。”
赵佶如是说。
晏良心想就算你不说光是从你叹气的次数就知道了啊。
他知道赵佶在心烦些什么,无非是朝臣中有人劝赵佶好好工作莫要在花费心思在绘画逗鸟上——那些人和他站一边,但也没放弃把赵佶扳回正轨,每次早朝乐此不疲,最近因为太子的对比劝告变得更为激烈。
赵佶刚开始当皇帝时也想当一个好皇帝,但时间久了便觉得当皇帝劳心又费力,还占据了他的时间。
蔡京等人的阿谀奉承使赵佶向艺术!皇帝的方向一去不回。大宋繁荣昌盛,赵佶自认无需自己继续费心,这既有他人蒙蔽的结果,亦有他自己不愿去看的原因。
如今朝堂上对太子的夸赞声日益增加,赵佶看太子年轻俊秀,做事有条有理,今日找来太子除了让他为自己烤鱼,还有便是想同他谈谈。
他看向身旁的太子,温黄的火光映在太子脸上,少年盯着炉中火,神情懒散。
自从那日在青楼相遇,晏良私下与赵佶相处便多了些随性,而这正是赵佶亲口要求的。
“太子……”
赵佶开口,欲言又止,晏良侧脸看他,心中隐隐觉得不妙。
“你觉得朕这个皇帝当的如何?”
晏良:……
这是一道送命题,不管是答还是不答,都很难。
皇帝老爹,你这问题超纲了啊。
赵佶看着晏良,认真地等待着太子的回答。
“儿臣并无资格评断您。”
晏良给予了暧昧的回答。
“那太子认为谁有资格评断朕?”
赵佶追问。
晏良答:“后世之人。”
赵佶盯着他瞅了一会儿,收回视线,长叹一声:“唉——”
晏良很想装作没听到。
赵佶之后便没再提这件事,耐心地等晏良烤好鱼后捧着烤鱼吃得满嘴流油,唇齿留香,对太子的手艺再一次赞不绝口,直道太子照着古书秘法烤鱼一点就通,果然是天资聪颖。
他借着夸晏良的功夫把自己也隐晦地夸了一遍,然而转头又见太子一脸认真地吃烤鱼,他与对方在对待食物的态度上相形见绌——赵佶心中奇怪为何此前不知太子竟然是贪图口腹之欲的人,思及此,顿觉自己过去对太子的喜好知之甚少,只因其木讷寡言而不喜他。
于是赵佶又叹了口气。
晏良无可奈何地抬头,心道这皇帝老爹怎么这么多愁善感,难不成是因为有一颗热爱艺术的心吗?
赵佶见太子抬头,郑重其事地说出了自己在心中酝酿多日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