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起居郎不过从六品,都运使可是从三品官,到了地方除了燕地三城的知府,再没人比都运使官位更高了,你为何觉得,你能够胜任这么高的官职?”皇帝问。
路君年静默良久,才道:“皇上一定听监制考说起过微臣在定方城的事迹,我不畏强权和人言,一步步联系各方的力量,最终顺利解决了定方城积攒多年的危害。在这过程中,虽然微臣不是最重要的一环,但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皇帝听完路君年大言不惭的话,淡淡笑了两声,说:“你倒是不吝惜夸赞自己。”
“微臣只是想让皇上明白,微臣有足够解决重大事件的能力。”路君年说完,又将他在云梦湖以及洛城之后发生过的事跟皇帝简述了一遍,着重讲了他的处事能力。
路君年全程没有抬头,不然一定能够看到,皇帝眼中的赞许。
-
许久过后,皇帝才让路君年起身,说:“此事要在朝堂上商讨过后才能有结论。”
路君年明白,这样重大官职的任命必然不是他们二人说了算,得经过朝官大半人的同意,以及四位重臣的认可。
两人又谈论了一些其他政务,皇帝这才起身,往皇狮园后的庭院走去。
路君年正要拿着纸笔跟上,大太监拦下了他,小声说:“接下来那种事情就不需要记录了。”
路君年不明白大太监说的是哪种事,问:“起居郎不是要时刻随侍皇上吗?”
大太监左右看了看,动作小心地将路君年拉到了殿内角落,细声细语地说:“虞贵妃娘娘在后院呢!”
路君年瞬间明了,皇帝这是去宠幸妃子了,嘴上说着感谢大太监提醒的话,心里却在想着另一件事。
燕地离边境不远,若他真的成为了燕地的粮草转运使,该用怎样的说辞跟随着粮队去边境见谢砚?
第281章
路君年想要成为都运使的道路并不顺畅,提出这条谏言的第一天,就遭到了殿堂下大多数官员的反对。
堂下众人议论纷纷,不仅仅是对路君年能力的怀疑,还因为谢砚之前闹腾起来的那件事,官员们下意识地认为,路君年就是个以色侍君的男媚子,他们不觉得他能成事,指不定会借着这重身份中饱私囊。
都运使这个身份非常敏感,虽然辛苦,但运作得好了,能长期敛财。
虽不能中途贪墨,但对军粮进行掉包,以次充好,将优质粮换成陈粮,进而从中收取差价,赚得盆满钵满的事情时有发生,不怪官员们怀疑。
路君年每日早朝时站在帘后,一边记录着官员们和皇帝的话,一边神色淡淡地观察众人,时间一久,也观察出了些苗头。
刘郎中跟周郎中虽然在殿下吵得厉害,但私下里,有人看到过他们来往,冯郎中是在替王义凛说话,而整个户部又跟吏部的李家走得很近,如今李元迁身体每况愈下,已经缺席了好几次早朝,就连王义凛那边的呼声都小了许多,气势有所收敛。
钟月然不作为,左右逢迎,又左右都不搭边,似乎已经知道了朝堂上的风云,选择明哲保身,而方明崇则是事不关己,只有事情涉及到刑部,他才会出声回应,是一种无声地对抗。
谢棱渊与白家结亲,想来兵部、礼部的人都在偏向谢棱渊说话,即便谢棱渊不在朝堂,这两部的人表达的谏言,也一定提前跟谢棱渊串通过。
以谢砚的性格,不会去往了边境后,就不理身后的朝堂,他在朝堂上也一定留了人为他做事、说话。
在哪里呢?路君年双眸微凝,目光一一扫过殿堂下的众人。
路君年不是没怀疑过吏部和户部中有谢砚的人,只是李元迁不像是会参与党政的人,而王义凛上任没有几年,谢砚选择他,会不会不太稳妥?
-
这样的疑惑在十月的某一天有了答复。
彼时,边境的粮草已经彻底缩减,之后的每月都只会送过去一次军粮,等军粮送到,都已经是来年了,决定都运使让燕地交粮迫在眉睫。
事态严重,殿堂下的朝官都慢慢松了口,已经有近半数官员默许了路君年成为都运使的提议,还有部分固执的官员虽然口上仍有异议,但让他们举荐能人,他们又戚戚然地闭口不言。
路君年成为都运使,已经算是板上定钉的事了,就差一道圣旨。
这一日,下了早朝,第二日就是休沐日,路君年正要跟在皇帝身后回养心殿,突然身边经过一个宫外谁家的府人,待那人走后,路君年手中便多了一张字条。
有人邀他明日宫外一见,落笔是王义凛。
王义凛敢直接在字条下落笔,不担心路君年告发他私通起居郎,路君年就基本已经确定了对方的立场。
王义凛,确实是谢砚身边的人。
路君年将字条收好,很快追上了皇帝的队伍,没让任何人察觉刚刚发生的事,待晚上回到自己屋中后,才将字条拿出,又仔细看了一遍,记牢了会面地点,这才将字条烧尽。
-
翌日,月香阁。
路君年再次从后门进入了楼内,被人带到了雅间,没过一会儿,乔装打扮的王义凛也走了进来。
路君年听到雅间外还有其他人的脚步声,还不止一人,转眼又看向王义凛,将刚刚沏好的热茶推到了对方面前,以眼神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