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第262章491
路君年很想在谢砚离开之前再见他一面,可路恒似乎也有事情在鹿州等着他,白叶城、鹿州、京城,处在三个角的位置,并不顺路,他必须有所取舍,赶在白叶城关闭城门之前。
“铃夜,从这里到京城,和从这里到鹿州,分别需要多少时间?”路君年问。
铃夜经常走南闯北,能预估出大概的车程,他说:“白叶城往鹿州的最短距离,要经过月城和黄古城,这两座城池都不小,中间隔着的荒野沙地还有许多乱石,需要绕道,最后到达鹿州,大概需要三十日。”
“白叶城跟京城之间隔着峳城和胡泉城,有两条路,一是经过峳城再穿过胡泉城到京城,二是经过峳城走另一条官道,再贴着云锦城北边的河道去京城,这些城池大多平坦,马车好走,但也需要差不多三十日时间才能到达。”
路君年听着铃夜的话,目光顺着他的话在舆图上游移。
无论哪一种,他们现在出发,都会在半路上的驿馆过年,没办法赶在年前到达,而且,万一中途遇到跟白叶城一样的特殊城门关闭规则,他们可能就得露宿在野外,风险非常大。
-
“既然这里的铃夜能安全收到京城的信,想来也能将信送回去。”路君年沉思良久,才说道:“我们暂时留在白叶城,我给太子写一封信。”
铃夜没有异议,路君年伏案提笔落字,没一会儿,写下了一封简单的书信。
“我在白叶城一切良好,勿念。我会在年后前往京城参加春试,并与你相见,若你在那时已经离开,还望你保重身体,在战场做决策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贪功,亦不可过于自负而忽视敌情。”
路君年没避开铃夜,将信封好,便交给了铃夜。
-
在那之后,日子过得快了起来,路君年在白叶城内找到了一份差事——看管瓷窖。
这份差事是附近的白叶城本地人推荐给路君年的,白叶城是个制作瓷器的大城,城内有不少瓷窖和匠人,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瓷窖也烧得火热热的。
瓷窖的温度不能有太大起伏,需要保持在一定的高温下,才能烧制出精美的瓷器,而看管瓷窖极耗时间,需要日夜不停地添柴保持高温,大多数匠人不愿意将时间花在枯燥无味的添柴中,便需要请人专门看着瓷窖,这样也能让匠人腾出时间去捏更多的瓷胚。
看管瓷窖没有太大的难度,只需要按照他们的吩咐添柴就行,路君年正好没找到事做,又不想一门心思都记挂着谢砚什么时候去边境,索性便应下了这差事。
-
瓷器,对路君年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京城的路家中曾有过很多精美靓丽的瓷器,可惜都被路恒送回了宫中,他只匆匆瞟到过一眼。
能够接触到这么多精通瓷器制造的匠人,对路君年来说也不算毫无收获,他在给瓷窖添柴的空闲时间,会走到泥屋中匠人的身边,观察他们的动作,看他们将一块泥慢慢塑造成一个花瓶或是蜂蜜坛子的形状,觉得新奇不已。
那一双双苍老粗糙的匠人之手,仿佛天生带着魔力,能化腐朽为神奇。
他也真正明白“巧夺天工”的含义。
路君年看着开窖后从窖中取出的色彩鲜艳的瓷器,眼睛都不愿意移开半分,瓷器的美不像书画,瓷器更多的是一种天然创造,在长久的等待过后,打开窖门之前,谁也不知道里面的瓷器究竟被烧成了什么模样。
是成功烧制,还是中途碎裂,是色彩偏移美得特立独行,还是中规中矩,美得让人无可挑剔,都在开窖的那一瞬间揭露。
这种长久等待之后瞬间愉悦的感觉前所未有,路君年很快被瓷器的制造工艺吸引,更加虔心地求知,他求学若渴,那些匠人也没有遮遮掩掩生怕人偷师,都热情又耐心地为他解答。
路君年整日里待在瓷窖附近,有人接了他添柴的班后,他闲暇之余也动手尝试过捏制,可瓷胚还没放进瓷窖,大多都已经瘫软不成形,他做了好些天,都没有做出一个像样的瓷胚来,不得不接受,他不适合制作瓷器这一现实。
-
学东西的日子过得飞快,路君年在瓷窖旁又长大一岁,直到多日后,城内的鞭炮声响起,新的一年到来,他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二十岁生辰日已经过去,而他当时毫无察觉。
那一日平平淡淡,他却过得格外充实。
也罢,左右身边也没其他人记得,也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路君年心道。
遂又继续投入到了瓷器制造中去。
-
元宵过后,白叶城的城门再次打开,一批批由路君年亲手烧制的瓷器被一车车运往其他城池,路君年看着商队满载着瓷器离去,心里感慨万分。
他在白叶城又收获了不少,遂提笔将这段时间的经历记在了《大元国游记》上。
捧着厚厚一本记录了一半内容的书籍,路君年心里尽是满足感,又十分宝贝地将游记放在了木匣下,目光触及谢砚的信,一时间还有些恍然。
该启程去京城了。路君年心想。
-
【262】
告别了热情的白叶城,走在回京的路上,路君年的心情格外复杂,有欣喜,也有担忧。
离皇宫太近,很可能被皇帝察觉他的存在,但他要参加春试,本也避无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