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260
李元迁说完,又叹了口气,很快有下人捧着痰盂上前,李元迁背过身咳痰。
路君年听到奏章不少的时候,跟谢砚对视一眼,又很快移开视线。
谢砚肯定一早也接到了消息,所以才赶来的。
洛青丹听完,率先开口:“那么多奏章,当真是一个没少?”
李元迁回过身来,笃定道:“刑部出的结论,我也去看过了,确实一个没少,只偶尔有几本烧到了边角。”
“既然没有少奏章,想来皇上也不会太怪罪于你,李大人可安心些。”路恒说道。
李元迁摇了摇头,眼里还有忧愁。
洛青丹:“李大人可曾亲眼看过那些奏章?会不会有人更换了奏章,将不利于他们的内容掩盖掉。”
“确有这种可能,所以前几日我亲自去刑部看的,我写的那几本奏章没有被人替换过,其他的奏章也没有任何增减的内容,奏章上写的全是事实。”李元迁说。
“笔迹可曾对过?”洛青丹又问。
“洛大人。”谢砚一直在把玩着桌上的红枣,打断了两人之间的对话,看向洛青丹,“吏部上下能写奏章的人大概有二十余人,每个人的字迹都不一样,每一位吏部官员记录的朝官都是随机的,若是一一比对,岂不是将谁写的全都透露出来了?吏部官员都是如实记载,谁没有个小毛病,万一有人肆意报复,或是暗中贿赂,又该如何处理?”
“这……”洛青丹这了很久,才说:“确有道理,太子说得对。”
“洛大人既然这么关注李家的事,不如我们一道去刑部看看那些奏章,挨个翻开检查,看是不是遗漏了哪些朝官的奏章。”谢砚左手压着椅子扶手,笑看着洛青丹,“如何?”
刑部提前查看奏章是案件所需,但其他有利益关联的人去查看,会被人诟病,洛青丹自然是不愿去沾这一身臊。
何况呈堂的奏章一般只会被皇帝和太子看到,皇帝若是对朝官做的一点小错不予追究,那这些小事便再无人可知,可这些小事一旦被其他官员看到,很可能被人加以利用,成为胁迫官员的大事。
“不可。”洛青丹还没说话,李元迁抢先反驳。
李元迁:“太子若是想去看,皇上一定准允,但路大人、洛大人,还是别再过问此事,交由刑部审理罢。”
李元迁在减少不必要的嫌隙,毕竟每年年后开朝前的这个时候,吏部最为敏感。
路君年在一旁没有说话,静静地听他们谈及其他事,路恒后面也没再说话,一直在吃桌上的葡萄。
没过一会儿,有一人捧着一个木盒进门,走到了路君年身边,洛青丹很快说道:“路侄,这是从云锦城运回来的一套青花瓷茶具,我见你爱饮茶,这茶具赠你刚刚好。”
路君年打开,里面确实是一套青花瓷茶具,茶壶、茶叶罐、奶壶、茶杯和杯托,一应俱全。
路君年赶忙谢过洛青丹,便盖好木盒放在手边。
“洛大人送出这么好的茶具,普通的茶叶可不敢往里泡啊。”谢砚看着这一幕,调笑道。
路恒终于从葡萄中抽出神,抬眼看了谢砚一眼,说:“府上有御赐的碧螺春,应当配得上这青花瓷了。”
路君年诧异,顺着路恒的话问:“府上还有碧螺春?”为何他从不曾喝过?
路恒啃着葡萄,一时间顾不上说话,倒是洛青丹笑了起来,说:“皇上赏的好东西,路大人都喜欢藏起来,说不定也跟那御赐的金轮马车一样,收在了你不知道的地方。”
“原来如此。”路君年见路恒没有反驳,心下了然。
众人很快又聊起其他,路君年却总觉得刚刚关于青花瓷茶具的谈话氛围很怪,尤其是谢砚平白无故插上的那一句话,路恒还顺着他的话往下说起碧螺春。
但见路恒没有说什么,路君年便一直等着,直到茶过三壶,他们才起身告辞。
路君年跟着路恒往外走,到了李家的门口,谢砚突然上前,对他说:“路侍读,借一步说话。”
路君年看向路恒,路恒冲他们摆摆手,率先上了路家的马车,坐在车上等着他。
两人走到了李家院墙外的转角处,路君年刚想问谢砚有什么事,谢砚伸手抓住了竹节玉佩,问:“为什么把铃铛里面的小珠去掉了?”
离开李府的时候,谢砚特意离路君年很近,在他身后听了一会儿,发现那铃铛根本就不会响。
路君年看着两个小铃铛,这是他额外挂在玉佩上的。
“这身衣服不常穿,因为颜色太重了,”路君年说,衣摆处的刺绣太多,才让整件衣服稍显精细厚重,“竹节玉佩浅绿色,刚好配这身竹绿色衣服,且玉佩能随着行走微动,铃铛轻盈好看,能让衣服动起来。凡事过犹不及,如果不把小珠去掉,反而显得吵闹,这衣服给人的静谧感便破坏了。”
谢砚放下竹节玉佩,两个小铃铛撞在一起,才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他又摸上路君年腰上的竹叶绣纹,掌下的腰身窄瘦,他摸着摸着,就顺手环住了路君年的腰。
“你做什么?”路君年很快按住谢砚环在他腰后的手,左右看了下,虽然四下无人,但现在是白天,随时有人可能出现在这里,而且从他所在的角度,能看到路家马车后面的一角。
谢砚抱着人不松手,埋首在路君年颈窝,嗅着路君年身上的味道,喃喃道:“我喜欢你穿这身衣服,你明天还穿,我出宫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