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一些日常
离开前叔伯们真去后山摘了一大筐菌子,鸡枞最多,乌桃说家里有,不要了,没用,硬塞都给她塞过去,还送了一袋活竹虫。
没办法,只得拿上。
她带张清让沿村河的小径下去,从社公庙底下的临时小码头上小广场,牛羊鹿就散在旧村坪的河岸让它们吃草,来药地除草的阿婆笑眯眯的说帮她看着,保证不会丢。
路过茶室,管事的那个年轻女孩跑出来塞给她一包点心,说道:“从县城请了位很会做糕点的老师傅,这是今天刚出的贵妃糕和枣泥酥,夏林叔公说你喜欢吃酥饼,所以我放了点牛舌饼和荷花酥。”
@无限好文,尽在 5 2 shu ku.vip
都专门打听她的喜好了,不接都不行,乌桃笑着谢她,“那么忙还给我拿这个,怪不好意思的,谢谢啊,得空了来我家吃饭。”
女孩笑得眼睛都弯成了月牙,“哎!那我先回去忙啦,桃桃姐。”
“等等,”乌桃从张清让提的那个大篮子挑了几朵鸡枞菌递给女孩,“这是叔叔伯伯们从山上摘的,晚上拿回去炒肉吃吧。”
女孩喜滋滋的接过,她家里人也上山摘鸡枞,不过她家的林地只是很小的一片地方,以前还种过桉树,现在不怎么长鸡枞菌。
她拿着鸡枞回茶室,香味吸引了在店品茶的游客,询问她卖不卖。
野山菌特别受欢迎,村民每回下来卖鸡枞都会被游客围住,但村民要忙地里的活,也不是每天都来,小孩们也要上学,采摘的鸡枞也有限,供不应求,像女孩手里拿的这么大朵,也不多见的。
女孩对问者笑着摇了摇头,“不好意思,这个不卖。”
上回莫慈萍招进来干活的几个女人向女孩投来羡慕的眼神,倒不是因为鸡枞,是羡慕她是本村人,家住这里,天天都能吃到好东西。
以前都是村里人羡慕住在城里的,多好啊,高楼大夏,什么都方便,现在反过来了,不少人开始打听乌家庄有没有宅基地出售,按规定不管有没有,宅基地都不可以买卖,如果双方都是本村的户口,倒是有使用权,买方可以在上面建房子,这也是需要经村委会批准才行的。
村民都不傻,不会有人干这种事,乌夏林也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要是都这样搞,乌家庄就真成度假村了,是不是再过个几年,村民还得被迫搬迁啊,肯定不行的,谁来打听都没用,不批。
乌桃到后院的时候还听婶娘们在讨论这个事,她们家的房屋还有宅基地都有人打听,给的价格还不低,以前谁想过农村的老房子还能成抢手货。
“桃桃今天怎么有空下来啊,哎哟,你朋友手上提的什么东西,是不是竹虫?”
“对,桃桃去看竹蜂,那边的叔叔伯伯送了点竹虫和菌子。”张清让主动打开袋子让她们看,最近常在村里露面,村民也眼熟她,还拉着聊过天。
“是听说有小竹蜂出来了,你们中午不回家吃饭的吧?在这里吃得啦,十三叔公做了芋头饺,对了!”婶娘一拍大腿,“还有油茶,我去给你们端。”
十三叔公跟乌桃说的新样式就是芋头饺,其实不算新,在别的地方这是一道特色了,将蒸熟的小芋头趁热捣成泥,加木薯淀粉揉匀再分成大小相同的剂子,就像包普通饺子那样把提前备好的馅儿包进去,封口捏紧,水开了下锅煮。
一个个胖乎乎的芋饺盛在瓷碗中,外皮香糯弹牙,肉馅儿咸香回味,汤底有很浓郁的奶芋的口感,一起端过来的还有辣椒油和香醋,要是觉得滋味清淡也可以放进去。
油茶则是桂区这边少数民族的打油茶,常见的主要配料是炸米花、花生碎、酥黄豆、油炸果之类,打油茶里的“油茶”用的是没有经过炒制的生茶叶,制作过程较为繁琐,茶叶要经过反复捶打才能制出其独特的风味,也因此会有些游客不太能接受,觉得味道怪怪的。
以前去桂北旅游的时候吃过那边的打油茶,用料相当丰富,回南桂之后就没再吃过,乌桃还挺怀念的,和张清让一块坐在后院的树底下一边吃一边听婶娘们张家长李家短的闲聊。
晚春的风一吹,社公庙鼎盛的香火味和榕树上的叮叮当当声就传过来,还有大水牛浑厚的哞哞,小羊的咩咩,小鹿的啾啾,成群飞过去的燕子叽叽喳喳。
很多游客进来了就不想离开,除了美食,吸引他们的就是这样娴静又生机勃勃的原生态环境,能让人精神放松,哪怕是坐在河边发呆,都是一种享受。
知道今天乌桃下来,日理万机今天中午总算得闲的乌夏林也来小摊吃芋饺,他端着一个大碗进院,屁颠屁颠的蹭坐到乌桃旁边,狗腿的跟张清让打招呼,套关系。
乌桃瞅着他笑,“夏林叔,我跟你商量个事呗?”
乌夏林看她笑眯眯的,总感觉不是好事,他身体往后一仰,非常警惕。
第95章 一些日常
乌桃说想承包三岭塘, 乌夏林笑开了花,听到不打算给钱还得把藕田添进去,又立马装可怜, 就差哭天抹泪说自己这个村主任当的多么多么不容易了, 乌桃才不吃他这套, 免费就承包,要钱那就没得谈,谁想接这个烂摊子就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