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臣何时诓骗过陛下?”顾衍装傻道,心里琢磨着嬴政这话的可靠性。要是他只是套自己话,自己就老老实实把知道的都告诉他,那还不知道要出什么乱子呢。
嬴政哼笑了一下,见顾衍不上当也没放弃。他转而说,“琅琊、济北、东海、胶东四郡长于造船,朕有意派船出海探寻诸国。”
既然要探寻,自然是要亲自去考察一下造船厂,看看实际水平的。这个想法自从他见过琅琊和济北两郡合送给他的那个宝船后,就产生了。既然能造出那样精美的船只,造远洋船应该也不在话下吧!
顾衍揉了揉额头,他就知道!嬴政突然想去泰山,还要东巡目的不仅仅是单纯的震慑诸郡,他还想派船出行。
顾衍甚至现在就想拿出算筹给他算账,忍了忍又叹了口气,“陛下想出海干什么呢?”总不能是找海外仙山吧!
“多了解一些未知?”嬴政用不确定的语气和顾衍说,其实他也不清楚自己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是探索的感觉确实让人着迷。尤其是他看过吕不韦带回来的关于西域的笔记后。
顾衍理解的点点头,就和未来人类的乐此不疲的探索宇宙一样,对于现在的嬴政来说大海就代表着未知。
他没有说可行,也没有说不可行。毕竟派人出海的话,还要筹备很长一段时间,这不是他一句话就能承诺的。
本身派吕不韦出使西域的目的就不纯,顾衍和嬴政都是抱着让他死在异国的想法下达的命令,所以当时的准备相当草率,除了粮食、财物和一些随性的军队外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准备。但是如果嬴政希望能够探索海外,当然要做很多细致的工作,从各种技术支撑到物资准备,人才的培养,各种事情千头万绪,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做成的。
他将这些话咽下去,然后笑着说,“那就先看看造船厂吧。”他对如今的造船能力并不是很了解,尤其是近海的船和远洋用的船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嬴政是对的,还是先看看才好。
张苍和耿寿昌(1)重新编了数学教材,在经过订正后已经开始使用。里面有一章《重差》就是用三角法计算高远深广问题,稍加改变就能作为计算海上距离的理论基础(2)。但是其他的航海仪器还需要研制。
他一边想,一边琢磨着怎么做个十几年的计划。而且,耿寿昌又不能整天在太学研究数学,他还是民部农司的司农中丞,负责常平仓(3),研究数学和天文只是个人兴趣使然,总不能让他放下手头工作吧!
“人手问题也需要解决。”嬴政也考虑到这一点,他想了想说,“如果国库调不出钱,就先拿朕的私库设立一个专门的经费培养人才,做基本的工作。等到能腾出空余来,再调拨经费就行。”
“诺。”
顾衍毫不犹豫的点头同意。因为不需要建新的宫殿,如今也只有皇陵和咸阳宫的修缮这两个工程,所以皇帝的私库还算宽裕。嬴政并不是太贪图享乐的人,因为每年都要专门的经费调拨给皇帝私库,所以顾衍合理怀疑嬴政现在比大秦的国库都有钱。
两个人确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后,顾衍直接提笔给咸阳留守的萧何写信,让他代为执行。
嬴政一边看他写丞相令,一边笑着问出自己多年的疑惑,“话说先生,朕一直有个问题想不通。”
“嗯?”顾衍应了一声,脑子里还想着把水池实验也添进去,嘱咐太学博士们上点心嬴政总是用这种话开头,他已经非常习惯嬴政后面会带着一些奇怪的问题。嘴上应着,心里还在想着别的政策。
果然,嬴政直接无视顾衍的心不在焉接着说,“现在想来,我们总是面对非常突发的问题,各种天灾是根本不可预知的,但是先生好像每一次都胸有成竹。难道先生真的可以预知未来?”不论他说什么,顾衍都能很快的做出决断并且设计出执行方案。
“啊——”顾衍将丞相令写完收好,抬头说,“只是一些准备。”
“准备?”嬴政巧巧案几,这是他被顾衍影响养成的习惯。
“陛下,不得不说我们只能接受一个事实。”顾衍笑着整理好政令,然后坐直身子温和的说,“我们不可能生活在确定当中。不论是天灾还是其实都是无法预知的,臣能做的只不过不断地猜测有什么样的灾祸,并且做好迎接它的准备。”每一个他能想到的意外和灾祸,在丞相府都要相应的预案。这是很多年前,嬴政无视他的劝阻,争取改革,破坏稳定的时候顾衍做出的保险措施——如果因为大刀阔斧的改革而破坏了百姓数千年如一日的生活,并且带来危机的话,他会是国家最后一道防线。
“毕竟,我唯一确定的事情就是明天太阳会照常升起。”而他也要带着大家面对无数的挑战。
皇帝是国家的傀儡,是国家的牺牲者,同样也指引着国家方向。而朝臣们,便是实际操作者,是国家前进的齿轮,而百姓便是国家基石,国家的动力来源。
嬴政掀开自己车架的窗帘,眯着眼睛看着夕阳西下。
“啊,明天太阳会照常升起。”而大秦,也会日日不息,正如太阳不息一般。
第110章
其实到泰山附近的时候,这里已经两个月都未下雨了。但是顾衍并没有看到受灾的情况发生,让韩徒私底下走遍周遭后,确定没有官吏驱赶灾民为皇帝开路的情况发生,顾衍稍微送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