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无CP向] 《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作者:花灯见【完结+番外】
文案:
一觉醒来,不仅回到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战国末年,还多了一位学生。
再过几年,秦国就会拥有一位千古一帝;再过几十年,秦国就会一统江山。
身为这样国家的皇室教师,顾衍觉得自己很安全。
除了自己那个眼神犀利,疑似生而知之的学生。
其他一切都好。
……
秦始皇嬴政重生了,一切都与前世一样。除了自己多了一个奇怪的老师。
老师什么都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神仙天降。
千古一帝,对自己的老师很感兴趣。
战国末年,六国势微。凤翔顾氏族地,长者次子于凤鸣时降生,时人异之。有行人望之曰:”此子必凤出岐山。”秦奉水以表德,族长因其志名曰:“衍”从水行,朝宗于海。
是岁,问其志向。
衍漠然,尊者催方笑之曰:“时人著书或有时而不章,学说也有时可商,唯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历千万祀。至于衍,胸无点墨,不过尔尔,不足道矣。”
衍既非翩翩公子,也非赳赳武夫,时人皆道此子乃泱泱圣贤。
ps.人称不用古称,就“你”,“我”,“他”,不是考据党。如有问题,欢迎指正。
顾衍说的那个时人著书的话来改自陈寅恪先生《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内容标签: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爽文 异想天开 轻松
搜索关键字:主角:顾衍,秦始皇嬴政 ┃ 配角:其他路人甲乙丙 ┃ 其它:基建
一句话简介:卿大夫,请留步——
立意:即使被命运裹挟,我们已经有崇高的理想永在心中
战国末年,六国势微。凤翔顾氏族地,长者次子于凤鸣时降生,时人异之。有行人望之曰:”此子必凤出岐山。”秦奉水以表德,族长因其志名曰:“衍”从水行,朝宗于海。
是岁,问其志向。
衍漠然,尊者催方笑之曰:“时人著书或有时而不章,学说也有时可商,唯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历千万祀。至于衍,胸无点墨,不过尔尔,不足道矣。”
衍既非翩翩公子,也非赳赳武夫,时人皆道此子乃泱泱圣贤。
ps.人称不用古称,就“你”,“我”,“他”,不是考据党。如有问题,欢迎指正。
顾衍说的那个时人著书的话来改自陈寅恪先生《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第1章
“召,芈姓顾氏衍为王太孙政之师——”
华服少年未带冠,披发束髻,形色肃穆于阶下两拜,轻轻的将自己的身体俯在青砖地上。耳边是钟磬合奏的大雅,恢弘的宫廷乐歌环绕在耳畔,兰脂香膏焚烧的味道有些刺鼻。明明离宫室如此远,为何还能如此震耳欲聋?为何还能如此香气翎绕?周围是在族地见不到的富丽堂皇,但这个看上去年岁不足一十的孩提面色沉静,目光坚定,没有一丝闪神。
他是白身,又是孩提。当然没有资格进入那个代表着这个时代最强国家权力中心的殿宇,但即使在殿外跪候也不是寻常黔首可以的。更不要说,刚刚侍者所传之言几乎是让这个还是总角之龄的孩童一步登天。——虽然是行宫,但王之所在便是秦国中心。
王于殿内,唯着玄衣绛裳端坐殿内,殿下未有文武百官列坐。这里是祈年观,距凤翔不远,是以秦王才忽然想起族地位于凤翔县的顾氏一族。顾氏随宣太后自楚归秦到如今已四代矣,军功卓著又得太后庇佑,算是大族,封于岐山凤翔,而顾氏子孙衍,是随凤鸣而生,天生异像又有大才,是远近闻名的天纵奇才。
此子年少便长于农政,有功于秦,按律当封。他此来祈年观,兴致忽长便招之一见,虽然听说这个少年岁数不大,没想到如此小。但秦王低眉敛目想起自己有个马上就要回国的太孙,刚好两人年纪应该相仿,大手一挥便让这个小天才去教书了。
“王太孙自齐归国,自幼未习秦言又无礼仪。精选博士恐会揠苗助长,不若择大族士子年岁相仿者引之,到其年岁稍长再另择名师也并无不可。”侍立左右的博士官赞同道,“王上英明。”
“不过尔尔,何来英明?”王却不受博士官的吹捧,示意侍者扶他起来离开了王座。他有不知几何的子孙,教导之事不用他费心。不过是没有料想到顾氏衍如此年幼无法奖赏,才想出这么个法子——至于要归国的太孙?是他方才想起来的理由。
博士官不过是怕他把那个顾氏子封为博士,压他们一头罢了。
深谙宫廷朝堂规则的秦王连眼皮都没抬就知道自己身边的人在想什么,无所谓的缓步离开,身上玉杂组一点声响都没有。博士官们连忙叩拜行礼。
当钟声节奏转变,在侍者的唱呼中顾衍终于从地上慢吞吞的起身。粉雕玉琢的少年,即使华服庄重也不见老城,行动间具是六国之风。他起身向侍者的方向再拜,侍者侧身不受让出台阶,他不也推辞自行缓步离开,在廊庑处转身又拜,侍者回礼。
不远处他刚刚长跪的青砖上,是两卷需要呈给秦王的奏章,等他离开侍者会将它们交到秦王案上。
“小先生,可还安好?”顾衍步出宫门,家人就快步赶到他身边,躬身将小少年扶住,关切的问。这个年代,家人的意思与后世不同,指代家族奴仆。这次陪他来的家人是他父亲身边的老人,行止皆有法度才来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