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二十年前的英语课本
他确实有些害怕知道未来后,会出现路时境口中所说的,适得其反的结果。
“等我……”陈繁犹豫地开口,“等我想清楚了再问你吧。”
——
老太太敲了敲房门,待门内的人回应后,才走了进去。
她将手里的报纸递给路时境。
一边絮絮叨叨,“你要的信息应该都在上面了,这年头,查一下电脑不就都一清二楚了吗?”
路时境说,“纸媒会更具权威性。”
“可花了我不少时间啊,还好有认识的一个老头,修手表的,有收集报纸的习惯,才能给你找到03年的报纸。”
“辛苦了。”
“你可真会使唤我这个老太太,还非得具体要到03年6月9号的报纸。”
“下次用奖学金给你买个金镯。”
听到这,老太太顿时喜上眉梢,“还用不用其他日期的报纸?就算三十年前的,我也给你找到。”
“不用。”
路时境淡淡地结束了话题。
关于陈繁的未来,他早就一清二楚。
面对陈繁的询问,第一次用“分道扬镳”为借口,第二次用“适得其反”的一通说法来避免告诉陈繁有关二十年后的真相。
至于第三次,他依然不会让陈繁知道。
在老太太将收音机交给路时境的那一天。
“我女儿的遗物,就交给你吧,这台收音机还挺神奇的。”
“怎么说。”
“你妈说,以前有个学生听到这台收音机传出有人说话的声音,还具体说到一个75.9的频率,那学生就想买下来,但是因为钱不够,就只能租,本来你妈以为他会租个一两年,一直到攒够钱或者经济独立后买下来,结果在高考后没多久,这台收音机就被他父母送回给店里了。”
“由他父母送过来?”
“因为那孩子去世了。”
“什么时候。”
“就在高考结束那天,6月8号。”
“死因是。”
“那孩子考完试后,照常坐107路回家,结果那辆公交在十字路口就发生了连环车祸,具体是公交前面的货车挡住了一辆在左侧的摩托车,当107路从货车的右侧超车过去,那辆摩托车刚好要进入右转车道,公交急转弯刹车后,车尾撞到了那辆大型货车,整辆车同时向左倾斜侧翻,油箱的油没一会儿就漏得满地都是,还发生了爆炸,过程引发其他车辆也都撞在了一起,等警察和救护车到后,公交上大多数尸体早就被烧得面目全非。地点就在池华路的第一个红绿灯路口,以前附近还开着一家母婴店来着,在那之后没两天就关门搬家了,大概老板觉得店开在那个路口附近很晦气吧。那场车祸死的人太多了,其中有好几个学生都是刚刚结束高考,裤兜里还装着去考试用的身份证,第二天的报纸和电视都在报道这件事,那些孩子的家属,又哭又闹的,真是轰动一时。”
“他父母是怎么发现他的收音机是租借的。”
“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抽屉里有一张红色票据,就是店里开的租借凭证。唉,真是造化弄人,听说那孩子成绩不错,不用上补习班也能经常保持在班级前十名,人长得很白净,还特别有礼貌。”
“那张凭证票据还在吗?”
“他父母送过来的那张吗?”
“嗯。”
“应该早就不在了,不过,你妈保留了那学生租借这台收音机的第一张票据,你想看的话,待会儿拿给你,整理你妈的遗物时,那张票据就跟这台收音机放在一块儿。”
“第一张票据?”
“看上面的租借日期,应该是第一张没错,因为租借日期就在古董店开张后的第一个月里,我去拿一下。”
片刻后,老太太将票据带到路时境面前,她戴着老花镜,凝视着票据的背面一角,皱着眉头,面露疑虑。
“戴上眼镜后,我才发现这票据背面还有一句话,应该是那学生写的,看起来像是要传达给他朋友。”
“写了什么内容。”
“给你看一下。”老太太将票据递给路时境。
路时境看完后,陷入沉默。
老太太的语调依旧充满困惑。
“他这朋友的名字,怎么跟你的一模一样?”
……
回忆中止,路时境摊开手里那张来自03年的南城晚报,劣质粗糙的纸质,整页印刷着密密麻麻的灰底黑字,文字逼仄,不留一丝空隙,其中一则新闻占据头条,格外醒目。
报道的内容跟老太太说的基本如出一辙。
但比起网上的资料,以及老太太的口述,报纸上的信息呈现了更多细节。
路时境凝视着新闻上的每一行字,深沉的眸色隐约透露着几分偏执。
报纸上任何一个字眼,他都不容错过。
他正是要了解到每一个细节,甚至要细节到,可以运筹帷幄的地步。
并在最终。
打破这场被印刷在劣质纸页上的宿命。
第11章 二十年前的英语课本
第二节晚自习下课的时间,高三五班的学生大部分挤在班级前门的位置。
门上正贴着刚出来的班级成绩排名表。
陈繁趴在桌子上假寐,他的座位在进门第一组的倒数第三个位置,右手边靠墙。
耳边传来一阵又一阵同学谈论成绩的声音。